时间:2024-05-30
安徽省当涂县塘南镇是全国闻名的养蟹大镇,现有养殖水面3万多亩,所产螃蟹个大黄肥,在市场上竞争力很强,当地流传一句话:一只螃蟹一担稻,一斤螃蟹一克金。塘南也是我国生态养殖技术的发源地,该镇运用的“植草、投螺、稀育、立体养殖”模式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当涂模式”。而今,随意泛舟在塘南任何一家养殖户承包的水面上,视野所及,满眼碧水,清澈的河底水草丰盈摇曳,成群的螺蛳在河床上留下一道道爬行轨迹,你会惊叹河蟹养殖水面居然也能拥有如此明净的水质与良好的生态。然而,谁能想到,十多年前此处景象却是一片萧条冷寂,水面生态破坏殆尽,农民被迫弃养转产。是生态养蟹的生物修复技术让养殖水面起死回生,继而成为江南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面旗帜。
目光短视血本无归
塘南镇境内河网密布,水资源十分丰富。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河蟹暴利的刺激,该镇涌起“全民大养蟹”热潮,农民把所有水面都用来养蟹,长江里的自然蟹苗不够,养殖户们就从江苏沿海大量采购,或在河塘中围栏养殖,或开挖稻田养蟹,每亩水面投苗多达1000~2000只,依赖水乡良好的生态资源,当时公螃蟹最大的一只竟然长到500克,母的最大一只长到400克,平均每只重达200~250克,且水面承包费最高只有200元1亩,平均100元1亩。当时在当地老百姓中流传这样一句话:有水就有蟹,有蟹就发财。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掠夺性放养,盲目投苗,靠资源吃饭,导致水域养殖品种单一,小水体、高密度、大规格的放养养殖,在高温季节必然导致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体严重缺氧,从而出现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严重时致使水中生物大面积死亡。在获得短期诱人效益后的1995年,塘南河渠中养殖密度过大的螃蟹将底栖生物吃光,不仅破坏了河床生物多样性,也直接导致提供鱼类生物饵料的生态链被破坏,还使水体自净能力减弱,造成水质恶化,水面生态资源破坏殆尽:水草绝迹了,螺蛳消失了,贝壳死光了,水面发黑发浑发红发绿,相当一部分养殖水域的水质已经下降为四类水,个别水域水质夏季甚至降为五类水,此时不仅养啥死啥,而且影响到居民生活用水,居民吃水只得打井。浑水里生长的河蟹也突然变小,最大的不过100克,多数是50克左右病歪歪的小个头,20元1斤也鲜有人问津。至此,塘南养殖迅速暴富的神话如同肥皂泡一样突然破灭,不少养殖户前几年靠天收赚的钱全打了水漂,有的甚至还背上了巨额债务,河蟹养不下去了,养殖户纷纷退水还田。在全镇水产养殖的低谷期,水面承包费每亩100~200元都无人问津。
生态修复振奋人心
2000年,迷惘中的塘南镇政府邀请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研究中心和上海水产大学河蟹养殖专家,来到现场查“病根”,在确定了养殖效益锐降主因是高密度养殖导致水域环境质量恶化后,镇里接受了专家们的建议,走生态养殖之路,重振河蟹雄风。
2002年12月,当涂县政府与上海水产大学共同编制完成了《当涂县“河蟹振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塘南镇也开始实施水环境治理和以“蟹鳜混养”为主的结构调整两大工程。镇政府筹措资金一百余万元,从湖北等地统一购进轮叶黑藻、金鱼藻、伊乐藻等草种1万千克,螺蛳8万千克,鳜鱼苗数万尾,实施水环境治理。该县规定蟹种必须是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同时制定了稻田养蟹、河沟养蟹、围网养蟹的操作规程及幼蟹培育操作规程,确定了“种草、投螺、稀放、配养、调水”的生态环境修复“十字方针”,号召养殖户养殖螺蛳,栽种再生能力强的伊乐藻(被螃蟹夹断落后可再生)、金鱼藻、苦草等水草,为河蟹提供天然优质动物性蛋白质饵料,定期加水换水,投放生石灰,通过生物手段改良水质。专家们一再告诫养殖户,水面绝不能投喂小杂鱼,因为投喂小杂鱼增加了养殖病害发生和药品使用概率,威胁到水产品质量安全。专家们还建议,养殖户可利用鱼类的不同食性,配养一些适合水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鱼类品种,以修复生物链条,如提倡蟹、鳜、虾套养模式和蟹、颡、虾套养模式,每亩水面放养15~20条鳜鱼,一年可长到500~1000克。因为鳜鱼既能吃掉水里的野杂鱼,防止野杂鱼与河蟹争饵,又能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虾既能给河蟹提供天然蛋白质饵料,又能把河蟹吃剩的残渣利用,改善水质;黄颡鱼既能吃掉小型鱼类,又能消化河蟹的残饵。还可以配养一些黄条鱼食用青苔,促进水草生长,避免青苔危害幼蟹生长。尽管技术相当成熟可操作性强,政府的热情也很高涨,可经历了“血本无归”惨痛教训的养殖户对镇里养蟹的号召并不买账,依旧畏缩不前。榜样的力量胜于空洞说教,针对一些养殖户的徘徊观望心理,为树立生态养殖信心,塘南镇在推广水产生态养殖中,意识到示范辐射将产生巨大影响。于是,2003年镇政府以无偿提供草种、螺蛳等方式,说服一批养殖大户率先建起了3000亩示范基地,还对从事生态养殖的先进户给予奖励。看到示范户们一个个恢复了元气,其他养殖户也动了心。
实施河蟹“振兴和提升”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系统性工程,生态养殖不是单纯的“种草、投螺”那么简单,需要经过大量的试验并在科学指导下进行。如栽种水草要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以充足的实验数据做依据,防止水草大量滋生、无法控制的局面出现。尤其是引进的新品种水草,更要做好科学监测。为寻求技术支撑,塘南镇与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进行广泛的技术合作,并多次聘请水产专家来塘南开展技术讲座和技术指导,几年来,共举办水产养殖培训班八十多期,累计培训养殖户四千多人次。实践出真知,通过不断地实践摸索,养殖户们发现在养殖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控制放养密度,当涂养殖河蟹的放养密度,每立方水体放养量不能超过1只,每亩养殖密度宜为300~500只;稻田养蟹每亩只能投放300只蟹苗,充足的生活空间及平衡的生态环境可确保河蟹的养成规格,反之,放养量增加势必导致环境被破坏、水产品品质降低。
生态养殖良性循环
绝境反击现生机。2003年实施生态养蟹后,塘南镇养殖户当年全部盈利,亩纯利都在千元以上。兴永村农民于灯春告诉笔者,1995年,他养殖的河蟹亩产只有20千克,规格为每只110克,而2013年他养殖的158亩螃蟹亩产达到50千克,平均单只重达170克,纯收入46万元,而且出售河里多余的水草还获利3万多元,平均每亩效益3000元。塘南生态养殖河蟹一路高歌猛进,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得到了国家农业部的高度重视。2006年,全国内陆水产工作现场会在塘南镇盛大召开,与会人员专门调研了当地精细化养殖方法,并将塘南镇的河蟹养殖方法命名为“当涂模式”。塘南螃蟹出了名,附近的宣城、芜湖及江苏高淳等地养殖户纷纷上门请塘南养殖户当师傅,或者联合出资养殖,迅速加长了养殖产业链。
塘南镇人大副主席周先虎告诉笔者,2012年全镇水产品总产量五千多吨,水产养殖产值达两亿多元,河蟹平均规格达180克以上,且品质大幅度提升,市场销售看好。现在该镇农民人均承包水面20~30亩,大户达到一百多亩,河沟养蟹平均纯利每亩达5000~10000元。酒好也得勤吆喝,近两年,镇政府还拨出专款,举办了两届“蟹王、蟹后”大赛,扩大了品牌知名度,每年在镇经济工作会议上对水产生态养殖先进户进行表彰,通过奖励先进鞭策后进,使全镇上下比学赶帮超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周先虎还表示,水面生态修复后,2012年一般的水面承包费就要500~900元/亩,高的每亩达千元以上。水面发包费的增加,壮大了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如去年塘南镇集体水面发包总收入达一千六百余万元,其中有4个村的水面发包费超过一百万元,水产业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而且为巩固基层政权,为发展农村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作者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8号安徽环保宣教中心 邮编:23006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