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国时期吉安士绅与地方公共事务

时间:2024-04-24

陈功林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民国时期吉安士绅与地方公共事务

陈功林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士绅阶层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与科举制度密切相关。作为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中介,士绅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晚晴、民国以来,科举制度废除,封建社会瓦解,传统的士绅阶层开始分化转型。然而,士绅在地方社会的作用却没有立即消失,而是继续存在和发展。在儒学发达、影响深远的吉安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吉安;士绅;公共事务

一、士绅的组成与作用

士绅或绅士,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阶层。张仲礼将绅士定义为“取得功名、学品、学衔和官职”的人。瞿同祖则认为中国士绅实质上是一个以“非正规权力”方式控制地方事务的权利层,他用地方精英这个词来表示中国士绅。而费孝通认为“绅士可能是退休官员或者官员的亲属,或者是受过简单教育的地主。”我们综合各位学者的意见,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士绅,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地方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他们在乡里居于领导地位,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通官府,下达于民。一方面,士绅与官府合作,是官方管理地方的重要助手和工具;另一方面士绅又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地方的利益,在与政府的博弈和斗争中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作用,在地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二、吉安科举传统与士绅阶层

吉安,古称庐陵、吉州,自古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吉安教育、文化之盛,发轫于唐朝中期。时著名大臣颜真卿受人排挤,被贬吉州司马,他到任后积极倡导教育,鼓励百姓读书。此后,吉安崇文重教,蔚然成风,并世代相传。

由宋至明清,整个江西地区读书入仕之风十分兴盛,而江西又以吉安为盛。在明代,吉安读书人中举、中进士的数量达到极盛,曾官至内阁首辅、吉安泰和人的杨士奇感叹:“天下之大,士之出于学校者,莫盛于江西、两浙,吉安又江西之盛者”。科举的兴盛,使吉安地区士绅云集,对地方事务产生了重要影响。

及至清代,由于经济地位的下降,学术中心的转移等诸多因素影响,吉安科考由辉煌走向衰落,读书人进入官僚系统的机会下降。因此,很多监生、生员等不再热衷于科举。作为低级士绅,他们通过投身地方公共事务的方式对地方社会施加影响,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时期。

三、士绅与地方公共事业

清末以来,随着科举制度和封建王朝的先后覆灭,国家的政治体制发生剧变,整个社会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产生士绅身份的基本制度被取消。传统社会的士绅逐步分化,一部分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化,一部分士绅转而经营现代工商业,向绅商演变。但由于封建经济基础的存在、历史传统的影响,士绅的作用并没有马上消失,而是继续发挥影响。具体到吉安地区,传统士绅通过管理地方公共事务、调解乡里纠纷、兴建公共工程、发展地方文化事业等方式,继续在地方发挥影响力和行使话语权。吉安士绅参与地方公共事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书籍的纂修和整理:吉安士绅的文化情怀。

民国年间,吉安地区很多受过良好传统教育的士绅,对保存地方文化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热情,有钱者出钱,有才者出力,编纂了大量书籍,对保存地方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如《吉安县河西坊廊乡志》是江西省第一部乡志,该书记述了吉安河西领域上至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下至1935年,近100年里的社会、自然等方面发展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从1920年代开始,20年间当地士绅共编纂书籍10部。

[表1]民国时期吉安士绅所编书籍统计表

(二)修桥与筑路:吉安士绅的急公好义。

桥梁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对地方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一旦年久失修或是被山洪冲毁,对地方民众的影响颇大。吉安士绅对修桥、筑路等公共设施的参与热情同样很高。如太平桥,“辛酉十年,邑人康桂林捐赀重修”; 廻龙桥,“甲寅三年,康桂林捐赀易以麻石,安福翰林伍兆鳌记”; 万福桥,“甲寅三年,举人罗济美募捐重修”。 1925年,吉安整修街道,乡绅康文卿主动捐款资助;此外,他还先后出资,将吉安城北道路和东门外道路修整得宽阔平坦。

(三)调解纠纷与化解矛盾:吉安士绅的责任担当。

士绅一般是有科举功名的人,在中国传统官本位社会里,这些人有身份有地位,有知识,威望高,在邻里发生纠纷时,他们是最有话语权的调解人。如吉安乡绅、前清进士邹鹄就调解过一次纠纷。邹鹄是光绪进士,曾主编过《吉安县志》,为人憨厚正直,德高望重。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吉安县塘南邹姓与粟塘彭姓为一山林权属,双方争执激烈,蓄意械斗,有一触即发之势。邹鹄得悉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化解了双方矛盾,避免了一次流血惨剧。

(四)修祠与护祠:吉安士绅的自觉行动与不屈抗争。

文天祥是出生于吉安的伟大爱国英雄,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景仰,吉安人民更是以这位伟大先贤为荣。明朝弘治年间,经御史周孟中奏请朝廷,在文天祥的家乡吉安螺山建立了祭祀文天祥的祠堂,以后历朝屡加修葺。及至晚晴民国,战乱频仍,人民流离,螺山文天祥祠堂逐渐破败,以致坍塌倾毁,只存祠基。吉安士绅不忍先贤堙没,遂商讨重建文天祥祠。吉安大商人、人称康义士的康桂林捐款两千元,独修祠堂正栋三进及前面门楼围墙。其他款项向社会募捐,各界纷纷慷慨解囊。由此,螺山文天祥祠堂得以顺利施工,于1935年冬落成。当时吉安的社会名流欧阳青在《重建螺山文信国公祠碑记》中完整记述了修祠过程:……兴工于乙亥年五月,用费银七千余元,阅数月而告成,规模宏敞,魏然可观。邑人士欢欣鼓舞,奉公主位于中座,奉与公同时尽忠效顺赵时赏辈数十人主位于东西两庑,而致祀焉。

文天祥祠堂修好后,吉安乡绅们又联手忙着做另外一件事。原来,自民国初年文天祥祠堂倾毁后,附近居民便乘机在祠基附近葬坟,致使祠堂周边坟头累累。这种局面,在吉安士绅看来无疑是与先贤争地,无以尊忠烈,敬神灵。于是,吉安县绅康桂林 欧阳青、萧韶赓等联合其他士绅,联名向当时的吉安县县长温惠畴上书,请求政府以布告的形式,对祠堂周围的葬坟行为予以禁止:

……夫高风惟见鬼火磷光出没,涧谷掩骼埋胔,逼近祠堂,甚非所以妥先灵而昭忠烈也。除由竖立石碑在祠,十丈界内不准葬坟外,理合联名呈请县长俯赐察核布告螺子山附近居民等,毋许在文信国公祠原址十丈内葬坟,违者立即惩究。庶几正气长存,永增光于日月忠魂,克慰堪合德于幽明,永爱甘棠益知劲草。谨呈吉安县县长温。

随后,他们又联名向县长温惠畴上书,进一步要求将祠堂周围所葬之坟限期迁移。但县里敷衍塞责,葬坟的居民也心怀观望,迁坟之请难以施行。以康桂林、欧阳青为首的乡绅们并没有气馁,而是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斗争到底,直接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上书,提出了多项请求:对祠堂予以通令保护,禁止葬坟,赐予匾额,嘉奖捐资建祠的康桂林。此事最终引起了国民政府的重视,获得了保护祠堂的批示。其后,吉安县以县政府布告和吉安县清乡善后委员会布告两种形式发文,对文天祥祠堂进行保护,并勒令坟主迁坟。吉安士绅经过集体的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胜利。

四、结语

传统的士绅阶层在科举制度废除、清朝灭亡后受到了致命打击,失去了存在的制度基础,逐渐走向衰落。然而,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士绅阶层一直以各种形式存在,在不断转型和分化中,对地方社会产生着广泛影响。

[1]《吉安螺山宋文丞相祠志》,民国二十五年(1936)丙子铅印本。

[2]《吉安府志》,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

[3]《吉安县纪事》,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4]张仲礼.中国绅士[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5]费孝通.中国士绅[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K871.5

:A

:1671-864X(2015)09-0035-02

陈功林,(1984—),男,河南信阳人,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社会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