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跑好种业接力赛

时间:2024-05-30

陈秋衡

“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作为农业发展的“芯片”,种业关乎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是一国粮食安全的底座。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种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下,我国种业用40年的时间走过了欧美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种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期,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国种业市场规模已近1000亿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种业重要市场和区域中心。无论是从国家人口规模,还是种业市场规模,都要求我们应该具有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农业科技、最具竞争力的现代育种产业。

如果说我国现代种业发展的底气是我们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最大规模的农业、最丰富的种质资源,那么40年来所经历的一次又一次挑战和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成就,就是对这一底气的加持。1978年7月,中国种子公司在北京成立。随之而来全国县级以上农业部门纷纷成立种子公司,标志着我国种业进入到了以县域为单位统一供种、实现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和品种布局区域化的“四化一供”时代。1995年种子工程的实施,让农民告别了“用秤称、麻袋装”的买种子方式,种子包衣包装标牌化,我国种子供给能力和质量再上新台阶。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國种子法》施行,我国种子产业进入了依法治种的新阶段。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印发,强力推进政企分开,打破了管理者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不公平体制,彻底为种子全面市场化松了绑。201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了种业的“基础性、核心性、战略性”定位,推动科研院所与所属企业脱钩,明确商业化育种以企业为主体、科研单位主攻基础性研究。这个在业内被称为种业新政的“8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种业改革开始迈向深水区。2013年,原农业部、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中化集团等共同发起设立15亿元的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目前已投入近14亿元,基本实现三大主粮作物品种及主要种植区域全覆盖。

旧有的秩序被打破,全新的格局正在重建。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种子大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并不断壮大。目前,在国内主板、创业板、新三板挂牌上市的种企70多家,全国种企资产总额1亿元以上的达373家。

发展现代种业并最终成为种业强国是一场接力跑,需要种业人一棒接一棒跑下去,实现中国育种创新成果世界“领跑”。相信在种业人的共同奋斗下,民族种业定能在全球种业版图上勾画出“种业强国”的绚丽图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