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PART 07国家生猪市场:猪业生态革新者
文|《农经》特约记者王筱
生猪市场猪交易猪金融
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作为唯一一个农业部授牌的国家生猪交易市场,运用移动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先进技术,有效解决了猪交易过程中交易链条过长、品质无法保证、质量不可追溯、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交易体验差等问题,是传统生猪交易模式的颠覆者,也是新型良性生猪市场的建设者。
国家生猪市场位于重庆(荣昌)农特电子商务产业园
4月12日,《农经》记者采访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的前一天,它的单日交易量突破了3万头,日交易额突破6000万元。而就在130多天前,日交易量还不到1000多头。是什么原因在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里交易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这个我国唯一一个和生猪相关的国家级市场,为何选择了荣昌?它能否像荣昌区副区长徐利敏说的那样达到千亿元规模?对我国生猪产业又会带来哪些变化?带着这些疑问,《农经》记者探访了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
据重庆科牧公司总经理、重庆农信生猪交易公司总经理张彬介绍,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线上平台为猪交所)是农业部会同重庆市政府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布局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畜禽产品大市场,旨在通过“两大平台、五大中心”建设,打造我国生猪产业航空母舰,破解猪周期,促进我国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从2015年年底开始,由重庆农信生猪交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农信)作为运营主体。该公司由荣昌区人民政府国有企业重庆科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科牧)和北京农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信互联)共同出资组建,是一家混合制企业。
张彬给《农经》记者翻看了2012年12月31日印发的农业部农市函[2012]16号文件《农业部关于支持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建设有关意见的函》,文件指出,重庆地处全国生猪生产区和主销区的连接带,具有沟通产销对接、立足中西部、辐射全国、接轨国际的重要区位优势。重庆市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生猪产业配套体系,种猪和仔猪养殖产业优势明显,交易等基础市场影响突出,形成了集“品种资源、产业基础、人才科研、市场流通”于一体的畜牧业产业发展优势,具备建设有影响力、代表国家级水平生猪交易市场的条件和基础。在重庆建设国家级(荣昌)生猪交易平台,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大型批发市场”、“支持优势产区建设现代化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重庆市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的要求,有利于提升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增强我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件要求重庆市人民政府准确把握市场建设的目标定位:通过提升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的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创建生猪产品交易方式和现代物流集散,推动生猪产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扩大科技交流和会展贸易,完善配套服务综合体系和保障机制,科学管理、规范运营,把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建设成为国家级生猪产品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传播中心、科技研发中心、会展贸易中心和物流集散平台,推动重庆生猪产业率先实现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品牌化,促进全国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文件还明确了加快推进市场建设的六大重点任务,一是提升市场辐射能力;二是创新现代交易方式;三是发展现代物流模式;四是推动科技研发交流;五是促进会展贸易繁荣;六是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张彬介绍说, 2013年1月9日,在农业部和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国家生猪市场以“空间分离、体系联通、六位一体”为总体思路和“政府引导扶持、社会主体参与、企业市场运作”的建设原则,正式挂牌启动。随后,之前在荣昌区畜牧兽医局工作的张彬和他的同事们在调研多个省市区的生猪交易情况基础上,紧紧抓住传统生猪流通体系中交易信息不对称、难以实现自由公平交易的薄弱环节,创新模式,在成功破解生猪活体上线标准制定、疫病防控、交收地点设定三大难题的基础上,于2014年5月构建起生猪活体线上交易+线下交收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开创了中国生猪活体网市。2014年12月26日,国家生猪市场运营主体成立,也就是荣昌区国有企业重庆科牧公司。2015年12月28日,重庆科牧与上市企业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互联网企业农信互联正式达成合作,共同出资成立混合制企业重庆农信,作为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的运营主体。重庆科牧与农信互联合作后,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全力发挥农信互联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方面的先进技术和运营理念,在之前打下的良好基础上,交易量开始飞速增长。
重庆科牧与农信互联合作后,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全力发挥农信互联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方面的先进技术和运营理念,在之前打下的良好基础上,交易量开始飞速增长。
两大平台
全国统一的生猪产销大平台
全国生猪品牌大平台
五大中心
全国生猪价格形成中心
全国生猪科技研发中心
全国生猪信息产业中心
全国生猪物流集散中心
全国生猪会展贸易中心
据张彬介绍,国家生猪市场的建设和运营,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与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国务院副总理汪洋,重庆市市委书记孙政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等多位领导都曾先后视察国家生猪市场并给予肯定。2014年6月20日,汪洋副总理在视察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农业部、商务部、证监会等相关部委大力支持国家生猪市场扩大现货交易量,实现生猪交易价格发现功能”。
2013年4月14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视察荣昌仔猪电子交易中心。
在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诞生前,我国传统的生猪活体交易往往要经过经纪人、贩运户等中间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增加养殖户的销售成本,而且养殖户基本没有议价权甚至在一些地方还会遭遇猪霸。
据重庆荣昌国家现代农业和畜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林仕文介绍,当时重庆本地就有猪霸,他们垄断销售,价格不透明,还经常打白条。为打击猪霸,在用法律手段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坚决打击的同时,政府也考虑如何用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从根本上扭转市场生态,因此想到搭建一个公共平台,让买卖双方在这一平台上进行交易。由于当时荣昌本地的猪交易是以仔猪为主,因此最初主要采用的是电子竞拍模式, 这也是后来国家生猪市场的雏形。
张彬给《农经》记者介绍了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的运营模式。这是一个完全免费的交易平台,生猪养殖户或贸易商只要注册为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的会员,即可在线上平台进行交易。关于生猪的品种、数量、均重、挂牌价等参数,均由养殖户自主填报,生猪交易平台进行实时显示。因此,养殖户由之前的被动接受价格变为根据市场行情自主定价、公平交易,在解决卖猪难问题的同时,由于价格信息公开、可自由选择买家、中间环节减少,交易成本随之下降,增加了养猪收益。而生猪贸易商可在此平台上实时观察到生猪信息,实现足不出户、随时随地的信息获得和交易,同时获得稳定的、质量安全可溯源的生猪和便利的融资服务,利于其做大做强。买卖双方在此交易平台上可以讨价还价,达成交易后的生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数量和质量等要求,在官方兽医检验检疫合格的基础上进行交收。当交收数据回传到平台后,平台随即进行电子结算,一次性完成生猪交易款划转。在此过程中,生猪贸易商若遇资金紧张,可申请贷款,由平台为其支付生猪交易款,杜绝了传统交易模式中常见的“打白条”现象。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保证金制度护航下,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开市以来未发生一例违约现象。
一直选择在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进行生猪交易的重庆日泉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平安对《农经》记者说,在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交易,不仅交易成本低,关键是保证金制度保证了能100%完成交易,“操作规范,交易成本低,对企业老板来说是最好的交易途径。希望能够做大做强,如果都在这个平台上做猪交易,那将是最好的。”
在农信互联总裁薛素文看来,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将传统的生猪贸易从熟人经济扩延到了陌生人之间,缩减了中间环节,打破了地域限制,同时变信息不透明为透明,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养殖户的利益,并将最终促成良币驱逐劣币的良性市场循环。这也是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能在短期内实现爆发式增长的根本原因。
薛素文对《农经》记者说,打造一个以猪为核心的生猪产业生态链是农信互联成立之始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选择与重庆科牧合作的初衷与目的。要打造这一生态链,首先要把生猪管理起来,所以农信互联做了猪联网;接着要把猪卖出去,所以有了猪交所;养殖户也好,贸易商也好,都可能会遇到资金缺乏的时候,于是有了猪金融;养殖与贸易双方归根结底是一个圈子里的,因此又做了猪友圈。总而言之,猪联网包括猪管理、猪交易、猪金融、猪友圈,这是一个较完整的生猪生态链。
农信互联总裁薛素文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副司长张兴旺等出席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启动签约活动。
“让专心养猪的人卖个好价钱,淘汰那些不专心养猪忽视生猪品质的养猪人。”这是薛素文对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将为中国猪业带来的影响的预判,也是农信互联全力打造生猪生态链的目标所在。
薛素文表示,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未来的交易方式除现在的挂牌模式外,还会走竞价模式、自营模式、品牌店模式等,实现分层化管理,建成完整的可追溯系统,保障食品安全。“未来可能在猪联网上或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上专门开一个频道做有各项指标可查的品牌猪。”
薛素文坚信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一定会做大做强,因为“它的背后有农业部的授牌与监管,有重庆荣昌区政府的支持、监督,有深耕猪业20多年的上市企业大北农集团。同时,它又完全是市场化运作的,而且运营主体重庆农信兼具猪业和互联网基因。”薛素文还表示,未来,通过在这一平台上累计的数据信息,将给行业发展规划、国家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大数据参考,也有助于破解猪周期现象。
就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未来发展对我国猪业发展的影响与意义,林仕文表示:“我觉得国家生猪交易市场,如果按照现在这个模式继续良好发展,一是它会完全改变传统的生猪交易模式;二是会改变人们对猪业乃至整个畜牧业发展的观念;三是对全国猪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指导生产方面,会起到预警、预判的作用;四是会对整个畜牧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但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要实现这些目标,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据张彬介绍,未来国家生猪市场-猪交所将围绕“两大平台,五个中心”建设,继续扩大“互联网+生猪”产业集群,以线上+线下生猪现货贸易平台为核心,建立“饲料商+平台+生猪生产商”利益联结机制,切实解决卖猪难和饲料商回款难问题。实施生猪屠宰+猪肉加工流通+平台+消费者食品安全溯源工程,推进猪肉安全消费诚信体系建设,打造生猪全产业链闭环。通过市场+政府力量,积极调动生猪生产、屠宰加工销售企业参与交易,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建设,最终实现市场覆盖全国、生猪平台流通量占全国生猪流通量的10%以上。
其次,加快推进产业信息中心建设,在农业部和证监会的支持帮助下,依据7×24小时市场真实交易数据源,利用平台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启动编制中国生猪指数,为生猪行业的发展规划,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同时依托农业部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权威渠道,及时准确地将市场信息传递到生猪全产业链各个环节。
第三,加强生猪线上交易技术研发,充分利用农业部生猪性能检测中心,依托市畜科院、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的畜牧科技力量,建立生猪全产业链科技研发中心及畜牧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有效破解线上+线下交易相关技术难题,重点攻克生猪活体线上交易标准及猪肉制品质量安全全程溯源难题。
第四,研发拓展平台金融服务功能,针对养猪贷款难问题,结合平台积累的农户经营与交易大数据,通过构建农户资信模型推出“农信贷”项目,针对农户理财难问题,推出货币基金产品“农富宝”,为农户提供收益相对稳定的货币基金理财服务;针对农村金融网点少、结算难等问题,积极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推出适合“三农”结算特点的支付新模式,在农村农业领域推广固话支付终端(E-POS) , 开发推广针对“三农”用户的移动和互联网支付新模式;建立农牧产业发展基金,推动农特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试点推进生猪运输保险业务,有效防范运输风险;通过平台资金代收代付、互联网电子商务结算业务,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融资服务能力,为建立以“互联网+生猪”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功能性金融中心奠定基础。
第五,加快发展会展贸易经济。充分利用农业部定期在荣昌举办的中国畜牧科技论坛等活动,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展示展销推介,做大做强市场会展贸易经济,借助重庆(荣昌)农特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进一步加快会展贸易、物流集散等公共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
第六,强化生猪品牌建设。增加生猪现货交易量,增设交易品种及品牌,扩大交易覆盖面,将市场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品牌,同时以荣昌猪等公共区域品牌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提升市场商业品牌价值和知名度。
“让专心养猪的人卖个好价钱,淘汰那些不专心养猪忽视生猪品质的养猪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