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联水产:虾业千亿蓝海引领产业升级

时间:2024-05-30

文|招商证券 周莎 编辑|农经编辑部

国联水产:虾业千亿蓝海引领产业升级

文|招商证券 周莎 编辑|农经编辑部

[√]国联水产在虾养殖领域率先实现工业化养殖,有效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了成活率和养殖密度,从而大幅降低了养殖成本,实现了稳定高盈利,也成为了引领水产转型升级趋势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国内对虾养殖业受病害、要素价格增长等因素制约,尤其是以EMS(对虾早死综合症)为代表的疫病持续影响我国养虾业,总产量急剧下降,供需矛盾突出。2014—2016年,国内对虾产量分别为130万吨、90万吨、60万—80万吨,但需求在170万吨以上并持续稳步增长,巨大的供需缺口决定了虾价的持续走高。对虾工厂化养殖的现状简单来说就是需求不断上升,供给却因疫病频发、存活率低下而大幅缩减,巨大的供求缺口催生产业转型升级。

农业领域的技术优势意味着较强的壁垒,我国的农牧企业大多面临产品严重同质化的困境,行业普遍缺乏研发和技术投入,国联水产在虾养殖领域率先实现工业化养殖,有效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了成活率和养殖密度,从而大幅降低了养殖成本,实现了稳定高盈利,也成为了引领水产转型升级趋势的典型案例。

龙头引领产业升级,工厂化养殖带动供给侧改革

国联的成功

国联水产推行封闭式工厂化养殖,环环把控;用最好的种苗(亲虾进口自美国SIS)、饲料(采用优质进口鱼粉),采用菌类、藻类等调水物质和循环水处理系统严控水质,降低疫病风险。

特色:分段养殖、全封闭、循环水、生态养殖

分段养殖:国联的工厂化养殖分为种苗标粗和成虾养殖两个阶段,一方面可以缩短养殖周期,提高资产周转率,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控制养殖过程风险(若有异常只需止损一个池子里的虾),种苗标粗车间全年可以循环10—12次,大幅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使先进设备的单位折旧成本大幅降低。

全封闭:室内养殖可以不受季节性变化影响,全年均可养殖。保温目前依靠室内的温室效应,若在北方拓展会考虑有地热的地区。室内的高温还保障了虾的活力,对虾在高温环境下代谢和生长加快,缩短了养殖周期。

循环水:养殖过程通过先进的水处理设备进行内部水循环,排出养殖过程产生的粪便、残饵、死虾等影响水环境的物质,适当灭杀部分细菌,并进行生物调节再培养。平均一次水循环处理只需两个小时,公司可根据养殖情况调节水循环的频率。循环水处理使养殖过程排水量大大减少,可支持高密度养殖,提高效益。

生态养殖:养殖过程采用菌相或者絮团等培水技术,通过对水环境生态的营造和有害菌控制,保持对虾健康茁壮成长,全过程保持无药物投放,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始环境,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优势:产品质量可控,养殖成功率高

食品安全:通过生态健康的养殖方式确保在种苗选用、饲料投喂、水质控制、微生物菌群调节等各养殖环节得到严格把控,保障对虾的健康生长,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养殖成功率:封闭式的工厂化养殖模式避免了传统养殖模式带来的虾病和水体交叉感染,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气候变化、天气灾害对养殖的不利影响,降低了养殖风险。依托数字化系统对养殖过程的全程跟踪、分析与控制,保证对虾的养殖质量,从而提高对虾养成率。

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工厂化的生产方式降低了对虾养殖对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依赖,养殖基地可以灵活布局在大中城市周边,具备近距离运输的时效和成本优势。可实现周年均衡生产,从而满足当地消费群体不同时节对鲜活对虾产品的需求,极大地提高养殖效益。

环境影响:传统对虾养殖方式存在产出效率低、占地面积大、污染环境等劣势,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工厂化养殖模式具有高效、节水、节地、排放可控的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是中国未来对虾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

工厂化养殖为何能成功?

完整的对虾产业链

国联水产拥有从种苗、饲料、养殖科研到对虾加工、食品研发、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在科学育苗、生物絮团养殖、菌相养殖、饲料营养、对虾疾病防治等环节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和强大、稳定的人才团队。我们认为,工厂化养殖对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很高,可谓缺一不可,而在产业上下游均拥有坚实基础的公司寥寥无几,国联水产在对虾产业链的长期深耕是其工厂化养殖成功的关键。

生态养殖:公司在原有的传统土塘养殖模式上改造升级,通过添加藻类、微生物、浮游生物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净化水体环境,推行生态化的对虾养殖;不仅大幅提升了成活率,对虾的品质也十分出色,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监控设备:公司引进业内领先的物联网系统,实现对水质各项指标的自动控制,同时确保养殖全过程中设备运行、技术工人操作规范、水底生物活动情况等要素的实时监控。

自建信息平台,对养殖技术数据、成本数据进行分析,不断进行经验数字化积累,将为未来工厂化模式复制提供强大数据支持。

育种及研发中心:公司拥有国家级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科研基地,长期承接省、部、市级对虾产业化养殖相关科研项目,并已申请3项对虾工厂化养殖相关专利,为工厂化养殖提供扎实的技术支持。

千亿崭新蓝海,一步先则步步先

在对虾产业链中,养殖一直是技术驱动的环节,由于高风险而享受极高的利润率。作为国内对虾大王,国联水产一直没有放弃在集约化、现代化对虾养殖领域的努力,如今公司已经掌握核心技术,未来将凭借其资本优势迅速进行复制。前文提及,保守估计国内对虾养殖市场空间高达1000亿元(消费将超过200万吨,以25元/斤保守估计)。截至目前,千亿市场无一巨头涌现,供求缺口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2015年,中国对虾消费市场有约30万吨供应缺口主要依赖进口弥补,假设农户普通大塘养殖的产量不变,以工厂化养殖年亩产10吨(亩产5000斤/造、每年四造)计算,30万吨可以容纳3万亩的工厂化养殖水面。

目前,国联水产南三基地第一期56亩工厂化养殖车间已建成投产,预计在2017年养成4造,第二期500亩车间将在今年9—10月建成,预计可在2017年底前出产1造。以5000斤/亩/造的保守估计,全年约产350万斤(17.5吨),贡献净利约4000万元(已打折,为保守估计)。公司计划于2017年底共建成1000—1500亩的车间,一年4造,以30万元净利/亩的保守盈利水平计算,2018年工厂化养殖将贡献净利润3亿—4.5亿元。除此以外,国联水产目前还有四个工厂化养殖项目在谈:其中河北秦皇岛2000亩,广东惠来1500亩土地已经报价。

工厂化养殖风险点

管理要求高

技术和资本的积累使得国内的工厂化养殖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但还未完全实现自动化、流程化,较多环节仍需依靠人工把控,这对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也为后续养殖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创造了空间。产业内不少公司都在尝试做工厂化养殖,多数失败者受制于管理和技术,一个不经意可能造成全塘的失败。国联的一个标粗池对应一个育成池就是一个很好的风控措施,类似牧原的全进全出分阶段分栏技术。

资金投入大

工厂化养殖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设备,例如控制盐度的设备需要进口才可达到较好效果。国联水产的工厂化养殖项目计划总投资不超过4.8亿元,其中一期基地规划投资1.7亿元,二、三期基地规划投资不超过3.1亿元,项目全部建设完成达产后形成年产6000吨鲜活对虾的生产能力,平均年每吨产能对应的投资额为5万元。一期项目完全达产后有望新增收入1.6亿元,贡献净利润7000万元,税后静态回收期约3.1年。资金来源主要为自筹,可能存在因资金紧张导致项目建设放缓甚至不能顺利建设达产的风险。目前,农业部、商务部、科技厅等各部委对农业现代化的扶持力度空前,工厂化项目有望获取高达数千万元的政府专项补贴,这将大大缩减项目投资成本的回收周期和投资风险。

养殖废弃物和水体污染

集约化养殖将使得废弃物和水体污染较为集中,废水的处理将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和检验,若不能解决,则很有可能受到环保的制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