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摘要]文化贫瘠往往是一个地区经济贫困的深层次原因,实现乡村振兴与全民小康的核心在于文化,农家书屋作为一项惠民工程,肩负着传播优秀文化的社会责任,为农村地区群众提供学习机会,从而促进乡村振兴。阐述了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对文化扶贫战略的意义,针对农家书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家书屋助力文化精准扶贫的对策。
[关键词]农家书屋;文化精准扶贫;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农家书屋工程,旨在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文化不平衡的现实问题,实现公共文化均等,促进社会公平。2014年,出台文化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文化精准扶贫战略贵在精准,是对过去“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升级。2016年,又相继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关于深化农家书屋延伸服务的通知》、《文化部“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等文件,为农家书屋工程的良性发展绘画了蓝图。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是中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支撑,实现乡村振兴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坚持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农家书屋作为文化输送的平台,传递着优秀的文化和先进的技术经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2019年,中央宣传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大力发展培育乡村文化,增强乡村振兴的内动力。文化精准扶贫,本质是通过文化的内在价值,改变“破罐子破摔”的落后思想。现阶段,扶贫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扶贫的难度之大,深度之广,必须在扶贫过程中,传播文化的种子,改变其根深蒂固的观念,结合实际发展文化产业,走中国特色的文化扶贫之路。农家书屋工程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深深扎根贫困地区的“心脏”,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大战略中,为贫困地区点燃文化的“星星之火”,打通贫困地区文化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1农家书屋与文化精准扶贫战略
2007-2012年,农家书屋从设计到建设完成,历时五间,在全国农村贫困地区修建了一所所文化基地,截至当年年底,全国共建成标准型农家书屋60万座,添置图书9.4亿册,平均每家书屋图书拥有量1565册。
图1展示了农家书屋藏书数量方面的变化情况。第一阶段农家书屋藏书量在2007-2012年这五年期间,随农家书屋呈现递增状态,每当建成一座书屋,必须配备相应数量的书籍,从0.33亿册增加到9.4亿册。第二阶段从2013年开始,农家书屋的藏书量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开始遴选优秀书籍进入书屋,截至2017年底,农家书屋的藏书量达到11亿册。
“三农”问题历久弥新,作为一个农业古国和农业大国,***总书记指出,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农家书屋惠民工程为基层农民群众提供了大量的优秀读物,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增长了见识,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阅读“两难”的问题,初步完成了中国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缓解了城乡之间文化资源不对等的现实情况,为顺利实现小康社会奠定文化基础。经济落后地区往往有深深的文化贫瘠现象,他们中许多人思想封闭,接触不到优秀的文化洗礼,年纪轻轻就需要赡养父母和子女,观念根深蒂固,精准扶贫讲究精准,对症下药。针对贫困落户地区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传递文化知识,挖掘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帮助他们重拾信心,点燃美好生活的希望。从扶“智”到扶“志”,转变贫困地区人口靠救济的懒惰思想,从根源上摆脱贫困。通过农家书屋惠民工程向贫困地区输送优秀的文化资源,鼓励他们因地制宜地自我脱贫,自我发展,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打破命中注定的贫穷思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才能真正地使贫困人口战胜贫困。文化资源是一种无法用货币来标识的财富,它是一种先天长时间积累,后天迸发井喷的一种无形资产,文化资源投资是一个长时间往复循环的过程,短时间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不能合理利用的话,就会造成文化资源的投资浪费。
2存在的问题
中国农家书屋建设给贫困地区农民提供了公平享受阅读的机会,搭建起了文化交流的平台,但是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建设粗放,管理不善,已有大量的农家书屋出现利用率低下,书屋常年无人问津,甚至书本发霉的情况,现阶段,农家书屋主要存在以下亟需解决的困境。
2.1建设过于模式化,书籍配置不合理
中国地域面积辽阔,各地文化富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为了快速完成规模庞大的农家书屋工程,短时间内达标,导致各地在建设方式上过于模式化,大体上都是依附于村委会或者学校,建设方式和室内构造布局简单,没有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农家书屋的书籍资料大体上来自于政府或者社会机构和个人捐赠,内容庞杂,类目多,针对性不强,实用性有待提高。书籍类目杂而乱,书屋展示的书籍没有有效对接民众需求,书籍的增添缺少市场调研和盲目性,书籍结构配置不合理,不能满足读者的文化需求,从而导致农家书屋利用率过低,难以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
2.2服务水平不高,缺乏需求反馈机制
农家书屋管理员大多是由本村村民担任,或者由当地村干部兼任。与专业图书管理机构相比,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又由于是兼职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同时没有劳动报酬,导致从事这份工作责任心不强,难以保障书屋每天按时按点开放,缺少宣传讲解的知识储备,造成大量的读者流失,书屋变成了一个摆放书籍的储藏室。其次,部分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小孩居多,农村看书的人更少,村民的阅读兴趣不在书本,而在手机电视,读书氛围更是谈不上。最后,贫困地区农民是文化精準扶贫的主要对象,他们往往有着他们那个年龄段的时代烙印,读书少,很多汉字不识,通过书本自学的途径往往行不通,真实需求存在错位,缺乏行之有效的需求反馈机制。
2.3数字化建设滞后,缺少多元资金获取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传统的农家书屋传播优秀文化的作用功能逐渐弱化,互联网的兴起,导致纸质图书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纸质图书更是到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处境,缺乏阅读者。农家书屋信息化建设与时代发展脱轨,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农家书屋还是过去简简单单摆放成百上千册书籍的图书借阅室,既无投影仪、电子阅读器等现代化阅读设备,也无配套的电子存储器。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缺乏资金对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补充,资金获取途徑主要靠财政拨款,以及少量私人捐赠,资金获取方式单一,无外来民间社会资金补充,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政策建议
3.1优化书屋建设,调整图书结构
农家书屋的建设必须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针对民之所需,解民之所困,因地制宜地设计符合村民需要的农家书屋,由于各地的文化风俗不同、地域差异较大,按照乡村经济发展状况,分门别类地进行规划设置,精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鼓励将书屋从传统的村委会和学校中分离出来,选择人流量比较大的村民驿站或者有文化的爱心人士家中,增加图书的借阅次数,还方便爱心人士讲述书中的精彩故事。农家书屋在数目的选择上,可以根据本村实际情况,挑选适合当地人喜欢阅读的书籍,提起开展调研,举办读者会等来提高阅渎兴趣,真正做到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做到因需而异、因地制宜地调整图书结构。
3.2深化书屋延伸服务,建立需求反馈机制
开展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可以吸收贫困户家庭的成员,免费将他们送到专业图书馆进行培训,变兼职管理员为专职书屋管理员,优化书屋的服务模式,给读者一个舒心的获取知识的环境。深化农家书屋服务对象,将老人和孩子作为书屋的重点服务对象,关心爱护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建立以村民需求为导向的精准反馈机制,时刻倾听村民的主观需求,通过定期开展深入基层的走访调研来准确识别农民的需求,在做决策前多听听农民的声音,线下设置意见反馈簿,并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交流会等方式来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说出自己的需求,提出自己的意见。线上依托各类互联网服务平台,公开征求意见,在线互动,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反馈机制。
3.3建立和完善数字化服务平台,拓展资金获取渠道
农家书屋应该抓住“互联网+”,加快线上数字图书馆平台建设,与高校公共图书馆合作,引进优质的电子音像视频资源,农家书屋也可接纳大学生寒暑假期社会实践,高校提供资源,书屋提供锻炼的机会,一举两得。积极拓宽农家书屋资金获取渠道,转变靠政府救济的方式,实现书屋的良性循环发展。盘活书屋经济,在农家书屋开设图书销售专区、邮政、移动业务代办等便民服务,延长书屋的服务功能。以农家书屋为据点为村民提供代收代发快递包裹,代缴电费话费等网上交易的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农家书屋和村史馆结合起来,记录历史岁月的变迁,深挖乡土文化,展现不同时期乡村社会的面貌,作为子孙后代的博物馆,既促进了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又传承了乡土文化。
[参考文献]
[1]陈建.乡村振兴中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性失灵问题[J].图书馆 论坛,2019,39(07):42-49.
[2]谢守成,孟复.农家书屋务必“屋”尽其用[J]人民论坛,2019(17):120-121.
[3]谭博,单力融.图书馆阻断代际贫困的路径与策略[J].图书与情报,2019(01):100-105.
[4]潘炜,陈庚.农家书屋困局及其技术突破路径-来自21个省份282个行政村的调查[J].图书馆论坛,2019,39(06):98-106.
[5]王晓毅.农家书屋何以发挥实效[J].人民论坛,2019(20):88-89.
[6]唐丹丹,郑永君.农家书屋政策执行的“内卷化”困境-基于全国267个村庄4078户农民的分析[J].图书馆建设:1-14.
[7]杨扬,胡琦.台湾地区农家书屋的创新实践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9(13):90-94+89.
[收稿日期]2020-07-23
[作者简介]张倩(1991-),女,湖北孝感人,长江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农民教育培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