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1+1+N”背景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政策分析

时间:2024-05-30

[摘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优秀文化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国家和地方也推出了多项政策进行支持和鼓励,但是在实际运用时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从基本概念、重要意义和“1+1+N”政策背景入手,深入分析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政策问题,进而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乡村振兴;政策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1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基本概述

1.1概念界定

1.1.1职业教育的概念。关于职业教育的概念,国际上一直没有统一的界定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4年通过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文件中,将职业教育界定为是一个集合“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综合陛术语。在中国,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一般是指让受教育者通过学习,获得某种职业知识或生产劳动专业技能及相关职业道德的系统性教育。

为了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所以本文中在分析职业教育时,将其进行细化,即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行业或企业职业培训两方面。其中职业学校教育包括各种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职业中学)、技工学校等。职业学校教育其实是学历性教育,从层次上划分可以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行业或企业职业培训包括对职工的岗前培训、上岗后阶段性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

1.1.2乡村振兴的概念。在国外,目前只有“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发展”等相关理解。在国内,乡村振兴的概念自中共十九大提出以来,其界定方式不同专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和呼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升级,也是乡村地区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全面进步,涉及到农村的基础经济发展,更蔓延并影响到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

1.2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意义

多年来,乡村振兴始终是中国当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成为了职业教育实现产教融合、内涵发展与创新育人模式的根本要求。因此,服务乡村振兴与发展,职业教育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乡村振兴发展呼吁职业教育。首先,构建新型人才培养基地。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通过职业教育在农村地区建立人才定向培养基地,为当地乡村振兴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其次,产教融合促产业升级。通过将职业教育学校传统教学和地方产业结合到一起,实现当地特色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最后,提高农村经济水平。职业教育将教育根植于当地農村地区,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当地农民生活水平,完成教育脱贫的重要使命。

2“1+1+N”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政策的现状分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近几年发展的重点战略之一,为新时代背景下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明确了方向和实施路径,职业教育为此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持。针对此情况,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对于近些年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

2.1“1”——党的十九大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性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8年就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举措。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问题,如果没有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就肯定没有国家发展的现代化。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国全体人民缩小贫困差距、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具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务时,需要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乡村的全面振兴、坚持城乡的全面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乡村振兴发展过程的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

2.2“1”—全国政府工作报告

在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乡村振兴与农村发展已经成为近三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议题,2020年在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相继提出,并作为当下的工作重点。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大力度地统筹城乡之间的区域发展,全面推进农村地区公路、供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以此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可以通过培育高质量的田园综合体、家庭农场以及其他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组织,深入开展并规范农民合作社,健全现代农村农业金融体系,深化农村改革。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的“三大体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有效融合发展,打通农业产业链和增值链,切实完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3“N”——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文件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于乡村振兴与职业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相关的政策文件也逐步完善起来,具体的文件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近些年关于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文件逐渐形成了“两方面、多举措”格局。两方面:服务脱贫攻坚事业,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多举措:国家和地方各部门针对中职、高职、新型职业农民等职业教育阶段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专业建设、特色发展、教育帮扶等方面都提出了发展计划和努力目标,对于职业教育促进乡村振兴明确了具体方向和实施路径。

3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政策问题分析

3.1扶持资助政策有限

近些年,国家开始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家庭困难学生和相关涉农专业学生的学费,并给予一定的助学金补助等,但是这些扶持资助政策范围仍相对较局限,对于职业教育扶持乡村振兴的鼓励与扶持力度也相对较小,无法全面支撑职业教育全方位扶持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3.2学校与农村对接政策不到位

目前,中国部分职业院校已经和一些贫困县、贫困村建立了合作关系,如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与吉林省新胜村建立了对接关系,以帮助当地尽快实现脱贫,实现乡村振兴。但是整体上来看,只是在部分学校与部分贫困村之间建立了一对一、一对多的帮贫扶困关系,还有一些贫困村属于未接受到职业教育专项对接帮贫的服务,而且国家和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针对此情况提出专门的政策和文件也相对较少。

3.3地区间协作政策不够

当下,一些专门文件中提到了要帮扶西部职业教育工作,支持东中西部地区职业学校對口合作,但是地区间的政策协作政策仍然不够。从目前的政策现状来看,相关政策仅仅局限于某些特殊的地区,并未制定具体的帮扶细则,也缺乏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对于当地职业教育院校与当地贫困地区分片的统筹划分。

4完善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政策建议

4.1完善帮贫扶持政策

由于中职、高职等职业院校承担着中国较大部分的职业教育重任,因此需要加强中职、高职教育的帮贫扶持力度,可以在招生层面上适当调高贫困地区学子的录取比例,对于贫困地区的学生多给予一些专项扶贫补助。对于行业职业再教育层面,可以在政策上多进行鼓励和扶持,如进行专项基金、建立职业教育协会等。另外,对于助力乡村振兴的定点职业院校给予更多的资金补助和平台发展空间。

4.2建立和完善学校与农村地区的对接服务政策

国家宏观层面,可以制定统筹性的方针政策,对于职业教育院校和机构对接乡村振兴、农村扶贫来进行引领性规范。在地方政府和教育部层面,可以对于当地中职、高职、大专等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进行统计,然后根据学校特色专业与贫困村落的优势产业进行权衡对接,鼓励负责贫困地区的学校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目标与战略,最终实现当地职业教育服务贫困村乡村事业发展全覆盖。

4.3加强落实地区间协作政策

从中央层面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优势和教育资源,建立省份之间的协作关系,通过进行宏观层面的任务分工,让地方教育部门和政府明确自己负责的乡村振兴的地区范围,然后根据地区间的协作,来以点带面地带动不同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事业的推进。

[参考文献]

[1]任春玲.支持吉林省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基于金融知识普及教育视角[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1):13-23.

[2]佛朝晖,陈波,张平弟.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5):60-66.

[收稿日期]2020-08-06

[基金项目]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9ZCY242)、吉林省普惠金融研究中心平台项目(JZSJPT2020004)。

[作者简介]赵科乐(1991-),女,河北石家庄人,助教,金融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金融、普惠金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