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4-05-30

【摘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调研分析,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着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不足、人居环境整治内生动力不足、管护长效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当完善专项资金支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着眼长效治理,健全管护机制、加快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转化,从而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增强广大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阶段性明显改善。这凸显了人居环境整治的紧迫性,而目前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厕所卫生及村容村貌的现状则体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艰巨性。为此,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当前四川省L区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其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出相应的建议。

2 L区人居环境整治主要措施及成效

2.1 农村垃圾治理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与过去相比,产生的总量更大,成分也更加复杂,而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一直比较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影响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龙泉驿区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分类,逐步完善农村垃圾收运设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全区农村垃圾收集点(站)布局优化方面,全面规范设置垃圾收集点位1 120处,配备大中小专业收运运输车辆约145辆;清理整改环境卫生问题共约230个,清理杂物、垃圾约420吨。

2.2 农村污水治理

L区将农村水环境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同步结合“厕所革命”,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18年,投资2727万元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共151处,处理能力约2650t/日,其中,集中污水处理设施27处、散户污水处理设施(中国罐)124套,覆盖农户1430户,目前也已完成20户以上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30%的目标任务。

2.3 农村“厕所革命”

L区2019年落实区级农村户厕改造专项资金2400万元,计划改厕1.1万户,目前已完成2800余户;启动6个村整村推进改厕,完成593户;持续深入推进公厕新改建工作,2017-2018年共完成新建公厕42座,改建公厕69座;2017-2018年新建环卫工人作息房新建31座。2019年正加快推进新建公厕22座、改造13座,新建环卫工人作息房6座。推动新村聚居点和村级服务中心、学校、景区等公共场所公共厕所配套建设,有序推进18个无对外开放公厕村配套建设;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

2.4 农业生产面源污染防治

一是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通过技术指导与服务,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6%。二是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积极推广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等技术。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69.43%、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63.85%;新建农药减量示范片面积565.33hm2,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256.67hm2、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9万hm2次。三是推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采取“户缴一回收点回收一乡镇统一储运一专业机构运输处置”的模式,转运和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4.56t,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77%。四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加强宣传,印发宣传资料66000余份,人户宣传72000余次,实现了禁烧期间“不见烟雾,不见火光,不见黑斑”,同时,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5%以上。

3 L区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3.1 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不足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涉及面广、内容多,工程量大,农村道路硬化、生态景观节点绿化、水电气网人户、农房风貌美化提升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公益性的投入及后期的维护和管理费用巨大,资金缺口大。同时,资金的短缺也让后期的设施管护跟不上,因此,“重建轻管”现象也比较普遍。目前L区域在农村污水分流、垃圾后端资源化、厕所管网终端使用、区域景观规划等方面缺乏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以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不是特别好。

3.2 人居环境整治内生动力不足

L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着“从上而下、包揽建设”、“政府干、百姓看”等现象,缺乏与村民的互动沟通。一是地方村基层干部核心作用发挥不足,也没有注重发揮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未能在人居环境整治上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二是政府方面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监督制度,村民对于政府所做不了解,甚至持怀疑态度;三是村民受长久的传统习惯的影响,对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缺乏正确认识,整体的环保意识不强,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3.3 管护长效机制不够健全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要做到建管并重,长效运行。一方面,对于已建成项目设施设备,如何建立和完善长效造血机制,增强项目可持续运营能力方面还处于空白阶段;另一方面,L区在人居环境整治建设中,处于边探索边总结阶段,存在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对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没有同步抓实抓好,硬件与软件建设没有同步,建设与管护不同步考虑等问题。在管护主体上,存在主体缺位现象,没有形成政府主导下,村民、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和管护的运行机制。

4 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专项资金支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稳定财政资金投入,一方面,省市制定出台农村人居环境相关项目资金整合使用的相关政策和办法,完善专项的资金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并给予省市宜居乡村达标村、示范村创建专项补助专项资金,确保建成一个、达标一个,示范一片。另一方面,鼓勵社会资金投入,加强金融支持,调动社会力量,鼓励乡贤能人回乡建设,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4.2 着眼长效治理,健全管护机制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在建设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之后,还应当立足长远,建立可持续的管护长效机制,确保取得的成效得以长久造福农民。首先,各地方党委和政府要着眼长远,从顶层设计上为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以及资金保障,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其次是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农民不仅是人居环境整治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需要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村民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建立激励机制等,深化村民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村民维护公共环境的责任感。

4.3 加快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转化

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将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果转化成为村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无论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生活污水治理还是“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改善农村脏乱差的局面,不断提升农村人居形象,此外,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创建美丽宜居环境,也将不断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二是坚持绿色发展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吕建华,林琪.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构念、特征及路径[J].环境保护,2019,47( 09):42-46.

[2]于婷,于法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研究进展[J].生态经济,2019, 35( 07):209-213+220.

[3]王云华.“双生”循环系统下的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路径探析——基于生态与经济的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 02):150-160.

[4]冯亮.中国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6:45.

[5]付兴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67-80.

[6]唐国建,王辰光.回归生活:农村环境整治中村民主体性参与的实现路径——以陕西Z镇5个村庄为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 02):24-37.

[7]张为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重在统筹推进[J].人民论坛,2018( 15):64-65.

[作者简介]胥金容(1994-),女,四川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基层治理和公共政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