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实施效果评价分析

时间:2024-05-30

马朝红 徐维明 胡时友

[摘要]以沙洋县为例,对全县10个乡镇,89个村,408个农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油一稻轮作模式下,农户采用水稻化肥减动绮支术与不采用该技术措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化肥减翻绮支术的应用,改变了农户以单质月已件为主的施肥习惯。氮、磷、钾肥比例结构趋向合理(N:P2O5:K2O=1:0.47:0.52)。近85%的农户获得水稻稳产和增产,效益得到提高。农户普遍认为,水稻化肥减翻漪支术的应用,使土娜J巴力保祠陇急定并得以提升。

[关键词]水稻;化肥;减施增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油菜和水稻的主要产区之一,油一稻轮作是区域内一种重要的栽培模式。在该种植模式下,改变水稻种植户的施肥习惯,解决氮、磷肥过量施用,肥料结构不合理,水稻生长所需养分比例失调,以及施肥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广应用油一稻轮作模式下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对保障水稻产量,降低月巴料用量,增加农民的收益,保护生态和环境效益,以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省沙洋县位于汉江之滨,江汉平原西北腹地,水稻种植面积约8万hm2,常年油菜种植面积4万hm2左右,油一稻轮作面积约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是国家重点研发训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试验示范核心区。本文以沙洋县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以油一稻轮作模式为主的10个乡镇进行抽样调查,对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以来,实施效果和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同一种植模式下,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水稻化肥使用减量增效的技術方案提出建议。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方法

选择油一稻轮作模式的重点乡镇,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对全县10个乡镇,89个村,采纳和应用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的408个农户,对未应用该项技术之前和应用该技术措施后的效果,进行问卷调查。被问卷农户多为当地农业科技示范户,同时兼顾到农户种植面积的代表性。统一制作调查问卷表格,调查问卷由当地农技人员和种植户共同填写完成。

1.2 调查内容

按采纳和应用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前与后为时间分隔,各取近三年的平均数据,包括施用肥料量、肥料种类、肥料结构比例和施肥方式,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农户对水稻过量施用化肥,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有关知识的认知,采用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对土壤肥力和社会效益的影响等内容。

1.3 有关参数的计算和统计方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分级结合方式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户基本信息

图1显示,395个农户的调查统计数据,本地区户均水稻种植面积大多在0.5~2.0hm2区间,占农户总数的83.2%,小于0.5hm2占1.0%,大于2hm2为15.7%,仅有2.8%的农户水稻种植面积超过4hm2大户种植、专业化合作社等规模化种植方式程度偏低,土地集约化程度有待加强。

湖北省沙洋县作为油菜和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收入是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调查有效问卷363份中,水稻收入占家庭收入50%以上的农户比例为85.7%,低于50%的农户为14.3%,有64.2%的农户水稻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占比超过70%,水稻种植收入与农户的总收入水平密切相关。

2.2 水稻化肥减施技术的应用

推广应用的水稻不棚巴减施技术措施包括:

部分有机替代化学肥料,商品有机肥和畜禽粪便,油菜和水稻秸秆还田配合使用秸秆腐熟剂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调化肥结构(氮、磷、钾肥,配合硼、锌、硅肥施用),应变肥水管理。氮、磷、钾肥合理运筹,采取氮肥分次施用和后移,即氮肥运筹采用5-3一的方式(底肥50%于插秧前施入,分蘖肥30%于插秧后7~9天施入,穗肥20%于晒田复水时施入),钾肥采用5-5的方式(底肥50%于插秧前施入,穗肥50%于晒田复水时施入),磷肥全部用于底肥施入等技术。

2.3 水稻化肥用量的比较

表1为沙洋县10个乡镇406户农户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对采用化肥减施技术前后,农户水稻化肥用量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化肥减施技术与未采用该技术前的水稻化肥用量比较,化肥用量降低幅度较大。

单位面积化肥用量比较,采用化肥减施技术后水稻化肥用量900Kg/hm2以下的农户占比超过80%,水稻化肥用量大于1200Kg/hm2的农户占比为10.1%,水稻化肥用量大于1500Kg/hm2的农户仅占2.5%,而未采用化肥减施技术之前的水稻化肥用量低于900Kg/hm2的农户为49.2%,二者差距超过30%,水稻化肥用量大于1200Kg/hm2的农户占比为39.4%,水稻化肥用量大于1500Kg/hm2的农户达到19.0%。采用化肥减施技术水稻化肥用量明显降低,水稻化肥用量大于1200KOhm2的农户比例大幅度下降。

406户农户问卷调查统计数据,采用和未采用化肥减施技术水稻化肥平均用量分别为810吸办zm和1062KWhm2,单位面积施肥量降低252Kg/hm2,减幅达到23.7%(表1)。

2.4 水稻施肥结构的变化

水稻种植施用肥料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结合土壤条件和水稻需肥特性,选择合理的施用量和肥料结构比例,才能保障水稻正常生长对各种养分需求,针对水稻施肥氮、磷肥用量过高,钾肥偏低,中微量元素养分普遍缺乏的现状,优化氮、磷、钾配比,提高和增强大、中、微量元素肥料的配合增效作用,让土壤作物营养更健康和高效,农户获得高产和高效益,意义重大。

2.4.1 肥料品种的变化。农户在采用水稻化肥减施技术前,习惯施用单质肥料,将其作为主要肥料来源,施用单质化肥的比例较高,为31.7%,施用复合肥的水稻种植户为50.5%,采用其他施肥方式的农户,采用如复合肥、单质肥和绿肥结合施用方式,占比为17.8%(图2)。

水稻种植户采用水稻化肥减施技术后,改变了以单质肥料作为主要肥料来源的施肥习惯,单质肥料仅仅作为复合肥、配方肥的养分调节肥料施用。本区域内水稻种植户,采用其中的二种或多种化肥减施技术的组合施肥方式实施,秸秆还田、复合肥或配方肥的施用达到全覆盖,采用商品有机肥和畜禽粪便有机肥在水稻上应用比例较低。水稻化肥减施技术推广应用,农户的水稻种植施肥习惯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效果显著。

2.4.2 养分比例的变化。采用水稻化肥减施技术前,水稻种植户施肥氮磷钾养分平均比例(N:P2O5:K2O)为1:0.51:0.36,氮、磷比例偏高,钾的用量比例偏低。从农户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表2),未施用钾肥的农户达到30%左右,即使是施用钾肥的农户,用量也普遍偏低。

采用水稻化肥减施技术后,水稻种植户施肥养分平均比例(N:P2O5:K2O)为1:0.47:0.52,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趋向均衡,氮、磷比例相对下降,而钾肥用量比例有所提高。

农户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分析(表2)0以氮肥用量为标准,取值为1,分别计算P2O5和K2O所占比例,可以看出,农户在应用水稻化肥减施技术后,与推荐的氮、磷、钾肥用量比例(N:P2O5:K2O=1:0.4-0.5:0.6-0.7)比较,仍有差距,但趋势向好,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相对来说,氮、磷肥用量有下调空间,钾肥用量比例偏低,即使是在采用水稻化肥减施技术措施的农户中,钾肥施用比例达到0.6以上的农户,仅占水稻种植户的15.5%,钾肥施用比例也有待提高(表1、表2)。水稻化肥减施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水稻生产中施肥结构氮、磷、钾肥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

2.4.3 施肥次数。一般来说,少量多次的施肥方式有利于肥料利用率的提高,有利于作物生长,综合考虑水稻生育特性和人工费用,湖北省推荐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2-3次。

本次问卷调查的区域,可能与当地人力因素有关,部分地区有一季水稻只施用一次肥料,采用水稻化肥减施技术前,这部分农户约占总数的30%,推广应用水稻化肥减施技术后,一季水稻只施用一次肥料的农户比例为10%左右,有所下降。

适当增加施肥次数,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防治水稻后期早衰,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2.5 水稻化肥减施技术应用经济效益分析

384份有效调查问卷统i杜吉果图3、图4和图5表明:

2.5.1 稳产、增产。图3显示,采用水稻耳扫把减施技术的农户中.减产幅度大于3%的农户仅占2.6%,减产小于3%的农户数为4.2%,两者相加,所有采用水稻化肥减施技术的农户中,水稻产量下降的比例为6.8%。接近85%的农户,通过采用水稻化肥减施技术获得稳产和增产,其中增产率大于3%的农户比例达到67.2%。

2.5.2 增加收入。通过采用水稻化肥减施技术,67.2%的农户单位面积所获得的收入比常规技术有所增加(图四),12.5%的农户收入没有差异,保持稳定,认为收入保持稳定和增加的农户比率达到近80%。水稻化肥减施技术的应用,农户增收效果显著。

2.5.3 减少化肥投入,节省费用。采用水稻化肥减施技术,水稻种植户氮、磷肥的用量减少,减少化肥投入节省费用,相对增加收入(图5)。41.8%的农户化肥投入减少在450元/hm2以下,36.4%的农户减少450~750元/hm2,减少化肥投入750元/hm2以下的农户占绝大多数,达到78.2%。化肥投入减少1200~1500元/hm2的农户为14.8%,化肥投入减少超过1500元/hm2的农户数,占比仅为7.1%。

2.6 水稻化肥减施技术应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水稻种植户依据种植经验、水稻生长状况和年度水稻产量数据变化,对采用水稻化肥减施技术后的农田土壤肥力现状,与未采用该项技术措施前进行对比评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如图6。

调查结果表明,86.9%农户认为,水稻化肥减施技术的应用,能够保持土壤肥力的稳定和增强,占应用该项技术农户的绝大多数,其中21.2%的农户认为变化不大,保持稳定,65.7%农户认为土壤肥力得到提高。只有8.9%的农户认为,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减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水稻化肥减施技术是依据土壤和水稻生长需肥特性,通过合理的施肥、秸秆还田和栽培技术改善等措施,达到均衡水稻营养需求,使土地的用养结合,保持地力常新,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调查结果与已有报道一致。

3 结论

3.1 减少化肥用量

采用化肥减施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施肥量显著降低。农户水稻化肥用量在2gooy以下占比超过80%,施肥量大于1500KWhm2为2.5%,未采用该项技术前,水稻化肥用量低于900z的农户为49.2%,施肥量大于1500Kg/hm2的农户数量占比19.0%。采用和未采用化肥減施技术水稻化肥用量比较,平均用量分别为810Kem2和1062Kghm2,采用似巴减施技术措施后,施肥量降低252Kg/hm2,减幅达到23.7%。

3.2 施肥结构的改变

施肥结构变化明显。改变了以单质肥料为主要肥料来源的施肥习惯,绝大多数水稻种植户采用秸秆还田,复合肥和配方肥料以及大中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技术,氮、磷、钾肥比例趋向合理,由1:0.51:0.36,调整为1:0.47:0.52,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有利于水稻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3.3 增产、增收和节支

合理的施肥量、肥料的比例配合和施肥方式,有利于水稻产量和效益的提高。水稻化肥减施技术的推广应用,稳产和增产的农户比例达到85%,减少肥料施用量,投入减少,降低生产成本。

3.4 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种植农户依据经验、水稻长势和产量数据,86.9%的农户认为,水稻化肥减施技术的应用,土壤肥力能够稳定保持和增强土壤肥力。

4 建议

调查区域水稻种植集约化程度偏低,水稻生产利润率较低,很难取得规模效应,特别是对水稻种植收入在家庭收入占比高的农户,收入难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规模小,也加大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难度。加强土地适当集中方面引导,将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规模效应,有利于产业的发展。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表明,氮、磷、钾化肥施用比例与推荐比例还有差距,可以通过肥料品种选择,调整配方肥的比例加以解决。

水稻化肥减施技术在本地区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效果显著。建议在其他油-稻轮作区,加大水稻化肥减施技术的应用的推广力度,将会取得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调查结果显示,应用水稻化肥减施技术的农户,获得技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组织技术培训,提供的成套技术方案、示范户的带动,以及农技人员的现场技术指导等。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可以在以上各方面加强力度,水稻化肥减施技术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产生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吴良泉,武良,崔振岭,等.中国水稻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6,21(9):01-13.

[2]王伟妮,王亚艺,姚忠清,等.中稻“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12):1416-1419.

[3]卜容燕,李小坤,鲁剑巍.等.中稻氮磷钾肥施肥效果及推荐用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218-221.

[4]鲁艳红,廖育林,聂军,等.连续施肥对不同肥力稻田土壤基础地力和士壤养分变化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6.49(21):4169-4178.

[5]徐云连,马友华,昊蔚君,等.长期减量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8,32(6):254-258.

[收稿日期]2020-03-1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效益监测与评估研究”(2016YFD0201306)。

[作者简介]马朝红(1962-),男,湖北公安人,研究员,学士,研究方向:土壤肥料和作物施肥。

[通訊作者]胡时友(1963-),男,湖北英山人.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肥料和作物营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