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摘要】就业是农村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注农村、农业和农民,指出精准打好脱贫攻坚战,增加农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重视农民的就业创业情况和职业培训,开展农村就业创业服务,有利于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扩大农村内部就业空间,培养农村领军人才,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在梳理当前农村的就业创业服务形势下,以多元化为原则探究农村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创新策略,旨在提高新时期农村就业创业服务质量,加大农村创新创业支持力度。
【关键词】农村民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1 农村就业创业的优势
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工业化和城镇化使得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但到2020年,仍有至少5亿人生活在农村,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将成为影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议题。就业是反映农村经济情况和民生的重要指标,重视农村的就业创业服务对农村永续发展有着巨大意义。农村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样,劳动力价格低廉,有利于发展特色种养业。近年来,农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用于教育、医疗、娱乐等领域的消费比重上升,农村消费市场迎来高速扩展。在此契机下推动农村就业创业服务,可以帮助广大农民找到家门口的致富路,吸引农村大学生返乡就职,突破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解决困扰农民生活的民生问题,实现因地制宜、因形就势,构筑良性循环的乡村社会。
除了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市场,农村的就业创业得到众多政策支持。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对农村、农民、农业的扶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年)》提出“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调动各方力量投身乡村振兴,增强农业农村自我发展动力。”2018年4月,农业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通知》,明确“到2020年要培训农村创业创新人才40万人,建立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显著提升乡村就业创业规模水平。”在一系列支持政策下,农村就业创业工作具备良好的条件,激发了相关人员的就业创业热情,驱动了优质资源和要素的衔接,有利于上下联动、协同发力,使得就业创业成为农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 农村就业创业服务现状
2.1 服务理念滞后
就业创业事关农村发展大计,是劳动者获取生存所需资料,改善生活,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维护社会稳定的本质要求。在农村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可以有效缓解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为农民、高校毕业生、个体商户等农村就业创业群体提供针对性支持,推动地方政策落实,培育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和产业升级。中国农村已经高度重视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但服务理念滞后,没有紧密联系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创业主体的实际需求脱节,导致指导和帮扶成效不突出。
2.2 目标任务模糊
农村获得就业创业信息的渠道较单一,很多需要就业创业的人员在求职创业中存在盲目性。就业创业服务应该坚持公益属性和公共属性,保障信息共享,围绕当地的特色资源和环境鼓励多元化就业创业。然而,现阶段的农村就业创业服务目标任务模糊,没有准确掌握当地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就业创业服务方案不合理,服务重点不明确,服务内容不完整,缺乏配套的保障措施,经常出现人岗不匹配、员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优秀人才流失等现象。农村的就业创业服务与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息息相关,尚未得到科学论证和统筹规划的就业创业服务容易出现反作用,不但无益于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施展才华、实现理想抱负,甚至可能浪费资源,打破农村发展的平衡局面。
2.3 偏离实际诉求
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影响农村就业创业服务效果,中国农村的就业创业服务仍处于初级阶段,忽视了就业创业主体的诉求和能动性,没有坚持需求导向,使得具体服务措施偏离实际,引导和帮扶不到位。部分负责人没有及时跟进当地就业创业的新风向,没有按照国家相关文件和政策细化服务措施,在制订激励办法方面欠缺创意和行动力,使得基于“放管服”的改革无法产生实效。创新创业带头人、优秀乡村企业家、企业杰出员工等典型代表有着明显的示范效应,在开展农村就业创业服务时没有充分发挥这些典型代表的带头作用,宣传引导不积极,可供借鉴的经验、做法、思路无法得到高效共享,难以培育出脚踏实地、放眼未来的优秀人才队伍。
3 农村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创新策略
3.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
促进农村就业创业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清晰的方向目标,针对现有的就业创业服务理念滞后、任务模糊等问题,应当加强组织领导,在市场自主调节的基础上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建立多元化的引导和服务体系。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确立就业创业服务的总目标,在就业创业的重点领域完善顶层设计,扩大政府公共服务的规模,保护农村就业创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提升相关群体的抗风险能力。农村权力部门要仔细考察、评估当地的产业情况和就业创业环境,可以创新产业园区为载体创立人才实训、孵化基地,鼓励发展农家乐、传统民俗工艺、康养农庄、特色食品生产加工、乡土旅游等新兴产业,使其成为吸纳就业创业人员,渗透农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示范点。
3.2 深化扶持层次,强化督查督导
改善农村就业创业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在于把握主体需求,找准帮扶切人点,让服务和保障措施真正发挥作用。首先,要分析当地就业创业服务成效薄弱的深层原因,补齐体系短板。将农村就业创业服务纳入城乡统筹,建立乡镇、村两级就业创业管理服务网络,组建专门服务团队,向有就业创业需求的人员提供政策咨询、优惠申请、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失业登记等服务。要不断加深扶持层次,将服务领域从就业创业涉及的主要产业和优惠政策向配套服务拓展。可以乡镇为单位开设就业创业信息服务窗口,收集乡镇范围内各村的企业招工信息、创业活动、新驻项目等,为前来咨询和求助的人员提供点对点服务。积极争取金融机构、职业技术学校、律师事务所等相关单位的支持,推动多方合作,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为农村就业创业人员搭建交流和学习平台。要定期开展督查督导,提高就业创业服务的透明度和科学度,开放群众反馈热线,加强权力制约。
3.3 尊重个体意愿,做到对症下药
在市场经济下,农村的就业创业人员要寻求自身竞争能力的提升,找到与自身性格特征、意向、能力匹配的职业。对此,农村就业创业服务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体意愿,为需要帮助的人员提供精准服务。农民、失业人员、困难职工等自身抗风险能力弱,应当针对这类群体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费率,发放岗位补贴和生活津贴,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中的困难。面向科研人员、企业家、大学生等群体,要以“智慧就业创业”为宗旨提供服务,举办农村创新创业大赛、岗位大练兵、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选拔出一批知识深厚、能力突出、视野宽阔、经验丰富的人才,利用现场交流、座谈会等形式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辟农村就业创业服务“对症下药”的新格局。
4 结论
农村就业创业工作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面对当前农村就业创业服务认识不清、目标模糊、方向偏离等现象,要坚持多元化取向,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落实扶持措施,着力解决就业创业服务中的供需不对称问题,让就业创业成为惠农村,兴农业、利农民的活力源泉。
【参考文献】
[1]冯璐璐.农村创业机会及创业实践路径研究[J].乡村科技,2018( 29):53-54.
[2]张卫平.新时期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扩大路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 24):138+145.
[3]安宴菲,夏建军,王学军.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 II):84-86.
[作者簡介]杨建军(1967-),男,陕西汉中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