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时间银行理念的乡村社区改造思考

时间:2024-05-30

朱芝铮 诸静茹 何杰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迎来全新的发展机会,乡村人口老龄化有望逐步缓解。时间银行是为他人服务,伴随时间推移以服务换取服务的循环系统。时间银行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为解决乡村人口老龄化提供新的缓解途径。通过分析我国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联系,基于时间银行概念,以成都市郫县唐昌镇李家院子的“时间银行”规划设计为例,提出了一种在新型社区营造和乡村建设过程中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新途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时间银行;互助养老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旨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然而,部分乡村由于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而缺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在乡村“未富先老”的背景下,时间银行的模式引入为乡村带来了新的活力——老龄人口不再只是被社会服务、消耗社会资源的角色,而是可以作为重要成员重新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积极主动地把“被动”养老转换为“主动”准备。本文将从时间银行的运营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两者的结合人手,探讨时间银行在社区改造植种所能发挥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1 时间银行概念及发展现状

1.1 时间银行概念

“时间银行”是1980年由美国人埃德加·卡恩所提出一种互助养老体系。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服务他人,以时间为单位存储在时间银行之中。等到自己或亲属需要被服务的时候,再从“时间银行”支取“被服务时间”。

通常情况下认定时间银行的志愿者是青年人,服务对象是老年人(≥60岁)。一方面,青年人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参与志愿活动,体验公益活动、锻炼自我、培养关爱老人社会意识,又能为自己储存服务时间,为自己及家人日后使用。另一方面,老年人在被照顾的同时,也可以参与到为青年人服务的行动中,与青年人分享自己的经验阅历和生活技巧;有劳动能力的老人甚至可以帮助工作繁忙的青年人看护小孩,重新进入社区发挥自己的作用,重新与社会产生联系,增强自身的存在感。此类所有活动的报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而是特殊的“时间”货币。

1.2 时间银行发展现状

目前,时间银行已经在世界26个国家陆续开办,共计1000余家。1998年,上海市虹口区提篮桥街道晋阳居委会首次开办老年银行,随后国内各地陆续设立时间银行试点。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始终采用“政府+市场+互助”模式的综合尝试,从一开始就由政府直接介入构建时间银行体系。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时间银行这一概念实际并没有被大力推广,主要是因为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时间银行的运行机制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对象来看,体制不够完善,基本是志愿者对被服务对象的单向服务,志愿者无法兑换自己的服务时间;从管理模式来看,没有足够强大和稳定的管理机构对其进行合理的管控;从覆盖范围来看,每个时间银行服务范围小,相互之间没有构成信息网络,服务与被服务无法异地兑换,辐射范围受限。

2 乡村振兴与时间银行

2.1 乡村人口老龄化

截至2019年12月,全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2.6%.其中农村65岁以上人口超过1亿人,占据农村常住人口的18%以上。以中国目前的人口老龄化规模和速度来看,2022年中国将正式步入老龄人口占比超过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截至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盈余连续六年为负。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和国家一个沉重的负担。

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以家庭为单位养老。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大量劳动力涌人城市并定居于城市,但是由于医保政策区域分割等多项政策原因,部分农村老龄人独自居住在乡村;除去自身的经济条件和看护问题,长期与子女分离,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缺乏充足的医疗资源、有待完善的基础设施都会对老龄人口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在讲究“优生优育”的社会之中, “优逝”也应当受到社会关注,维护个体生命默契的尊严,让老龄人口安详而有尊严地面对死亡需要更为强大的责任群体和更完善的社会体系。

2.2 新的乡村经营模式探索

2018年9月,中共中央正式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农业现代化,力争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逐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时间银行的引人,给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养老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样有助于改善乡村生活环境,整合社会资源。最为重要的是,保障老龄人口在生命终端受到足够的尊重和保护。

从时间银行的服务对象来看,应当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农村大部分子女与父母分别居住,解决照看老龄人口的人力问题成为重中之重。时间银行面向全年龄阶段的群体,鼓励青年人运用碎片化时间参与志愿活动,培养关爱老人、锻炼自我的社会意识,同时为自己储存被服务时间;从乡村建设图斑来看,相邻居住的家庭联系更紧密,彼此熟悉程度、信赖程度以及联系紧密度更高,效仿较成熟时间银行的布局模式,以村为单位建设时间银行的支行——支行内部配备原主居民所必须的生活设施,增添不同年齡沟通交流所必要的活动空间,活动室、休闲室等与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形成“1+N”级服务体系;从时间银行的管理系统来看,需要社会为乡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时间银行也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时间银行结合我国国情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人手,解决老龄人口看护的主要问题。同时增强了不同代际人群之间的互通互融,传统家庭解体,新型服务组织重新构建,形成更亲近的人际交流网络。

3 研究地区概况

3.1 现状环境描述

李家院子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金星村,北隔柏条河,西邻都江堰,东与郫都区唐元镇、新民场相近,南与安德镇接壤,并且紧邻战旗村,一个农业产业化、彰显川西民俗文化等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的小样本;其次,民居散落,住宅为中,绿树环绕,以水系与农田为自然依托,这样新鲜的林盘格局,承载着浓厚的古蜀农耕文化底蕴。再者,在中国的乡村,随着家庭成员和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少有四世同堂,李家院子却恰好是一个契机,有独特的建筑位置优势和乡村浓缩气氛。(见图1)

李家院子的劣势在于:①缺乏公共服务设施,老年人娱乐活动单一,家家户户被高墙阻隔,活动范围小;②农田还保留着种植的功能,却不属于村民个人所有,产业停滞不前;③庭院旁土地功能停滞,残留空屋;畜生随意饲养,河流填埋,生活环境恶劣。

3.2 建筑与人文描述

李家院子由于后来翻修过,整体建筑质量较好,但是风貌混乱,与传统川西建筑差距甚大,照搬城市风格,刻意而违和,也难以避免“千村一面”;屋顶形式为平屋顶,砖混结构;功能上居住为主。(见表1)

李家院子约2.37hm2,同一个大家族下的九户人家,约40口人,但是大量劳动力逐渐老龄化、弱质化,九户人家的老年、中年、孩童的比例大多为:1:2:1,然而中年人口外出打工居多,农业后继无人,土地被征用,由此看出在李家院子也存在着农村中惯有的空心化问题。

4 研究区概念规划

4.1 “时间银行”体系运用解析

在李家院子,时间银行体系的引进,一方面在现状基础上完善公共服务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结合乡村振兴的相关因素来说,吸引人才,形成产业链发展,留住乡风人情。时间银行体系在李家院子的服务体系流程:假设小李在李家院子做志愿者服务储存时间,根据时间换算等级后存入了3个小时,等到需要的时候通过获得别人的服务共取出了2个小时,并且愿意将多余的一个小时捐献出来,供其他着急的老年人共享(见表2)。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需求,提供不同等级难度的服务,时间银行体系在李家院子的运行分为了三个等级(包括本地居民和外来人住养老的老年人),60岁以下的老年人大多数由于活动能力还在,志愿者付出精力较少,时间换算等级为l级;照顾60 - 80岁的老年人时间换算等级为1。5级;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自理能力下降,志愿者照顾程度起来较为困难,时间换算等级为2级,即存储时间可以是1级的两倍,同时,换算等级根据具体隋况可做改变(见图2)。然后,在运营管理机构方面,则是从志愿者的招募确定,到志愿者服务过程中的监督记录,以及服务结束后的反馈等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和结构稳固(见图3)。最后,从具体的劳动强度和服务选项来说,分为普通和升级两个方面,前者对志愿者的专业技能要求小,主要表现在老年人的日常家居,驾驶、家务整洁、陪伴老人散步聊天等等,后者对志愿者在教育知识和医疗技能等方面有要求,与老人讲解文化,提供日常身体检查等等(见表3)。

4.2 “时间银行”设计解读

4.2.1总平面表达。从李家院子改造前后的平面图对比来看,整体上将李家院子改造为居住区、疗养花园区域、滨河休憩空间、田园休闲区等四个部分,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建筑联系,优化景观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从时间银行区域来看分为管理区域与运营区域,增加公共服务设施,保障并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在老年人一天的生活线中,从收拾起床、下楼餐饮、医疗护理,到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等,都可以有志愿者的陪护。(见图4、图5)

4.2.2建筑形式表达。建筑功能上是共享一楼的功能服务,二楼用以旅游民宿和本地居民的居住功能,每一栋建筑的横向竖向联系都延续川西建筑风格,采用大跨度连廊。建筑形式上统一风格,传统的单边坡屋顶和平屋顶相结合,并且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风格,配置屋顶观景平台和落地窗设计,加以小元素整治庭院环境。(见图6)

4.2.3景观设计。生态环境:主要在庭院环境、河域环境、田野环境以及衔接空地的环境等四个方面人手,解决了当地土地资源功能停滞;新增垃圾、污水等处理系统;色彩强烈感的景观小品和花草弥补老年人在视觉上的弱化。人文环境:相同意向的元素重现乡愁中的生活化气息:轮胎稻草的再利用,竹篱笆竹篮的装饰,陶罐石墨盘的点缀。乡村产业:在李家院子集群成链,聚集重点产业要素,传承当地的种植特色,即水稻;推广当地成熟的文化节:油菜花产业;在农民生存的基础上发展新的产业体系,乡愁旅游与养老机构。

5结束语

“time bank-木子分理处”,是我们寻求人生的储存之地,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才是生命之全部意义,储藏财富最终无法证明生命的价值,为未来储存时间,为世间储藏更多的爱与幸福的地方。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对经济、环境与产业的发展潜力探寻与追索,重要的是关乎“人与生命价值观念”的振兴,时间是构成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拧碎时间积攒下来,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也是为自己储藏有价值的生命。Timebank是我们在乡村振兴中农村社区发展潜力的思考与探索,期望它成为未来社会管理的人的道德丰碑!

【参考文献】

[1]陈际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发展难点及应对策略—一基于积极老龄化的理论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20( 01):68-74.

[2]尚思捷,石毓茹,孙娜,等.“寸心诚换寸光阴”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建构与对策研究——以上海市XN社区为例[J].产业创新研究,2019( 12):32-33.

[3]汪子倩.基于时间银行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 35):167-168.

[4]杜悦,王银凤.代际互助:可持续发展下的养老模式探究[J].江南论坛.2019( 10):48-50.

[5]杨子毅.“村民志愿者互助+时间银行”模式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问题的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19, 27( 26):197-198.

[6]陈洁.基于区块链的社区互助养老“时间银行”模式初探[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 03):48-52+94.

[7]袁志刚,陈功,高和荣,等,时间银行:新型互助养老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探索与争鸣,2019( 08):4-36+197.

[8]王晓斐.时间银行在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 07):163-165+168.

[作者简介]朱芝錚(1998-),女,重庆人,在读本科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