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王显立 王立新 刘晓燕 龙静成 马丽 葛刚
摘 要:文章概述了贵州省毕节市小麦的生产现状,在总结以往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试验结果,系统地提出了贵州省毕节市小麦的栽培技术,并结合实际指出了贵州省毕节市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为贵州省毕节市小麦生产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
关键词:贵州省毕节市;小麦;生产现状;栽培技术;存在问题
一、毕节市小麦生产概况
小麦是毕节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80万亩左右,约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0%。平均亩产量150~110kg,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15%左右。小麦种植的历史早在清代就有文字记载。1949年,小麦播种0.69万亩,总产3370t,占夏粮面积的16.2%,占夏粮总产的12.6%,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9%,占粮食总产的0.83%,以后面积和产量都在逐年递增。特别是2000年左右,由于冬季农业开发力度的加大,各级党政把“以夏促秋,夏秋并重”的指导思想贯穿于粮食生产的总体目标,在小麦生产上,加大科技含量,增加投入,强化良种普及和各项增产技术措施的配套实施,小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单产、总产得到大幅度提高,到2002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为183.15万亩,总产20.57万t,占夏粮面积的35.9%,占夏粮总产的38.5%,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7.5%,占粮食总产的9.4%。但是,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以及受“比较效益”和近几年来不良气候的影响,小麦的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都呈下降趋势而且不稳定。2015年小麦种植面积仅为90.7万亩,单产142㎏,分别比2014年减少12%和0.3%。
二、毕节市小麦栽培技术
针对毕节市小麦生产的现状,对小麦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其各项配套技术措施,实现各增产技术因素的最佳组合,不断补充新的技术内容,提高科技含量,实现增产增效,我们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试验示范,提出了毕节市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良种是高产稳产的基础,因地制宜选择小麦良种是夺取丰收的关键。毕节市小麦都是与玉米或烤烟分带套作,因此必须选择生育期和株高都比较适中的品种,这样,既有适当的共生期,又减少小麦对大季(玉米、烤烟)的影响,能实现小麦与大季作物双丰收。通过在大方县双山镇海拔1560 m的幺塘村进行品比试验,采用1.6 m分带、小麦播幅0.4 m的结果为:2011—2012年度(正常年景)比较好的品种,平均亩产为黔麦18 178.47㎏、内麦8号154.51㎏、贵农25 153.47㎏、贵农19 125.69㎏。2012—2013年度(播种后一直干旱,到3月份才下雨)比较好的品种,平均亩产为R-104(贵州农科院旱粮所选育新品种)83.00㎏、黔麦19 77.33㎏、贵农19 68.33㎏、黔麦18 67.67㎏。试验结果表明,黔麦18、内麦8号、贵农25、贵农19、R-104、黔麦19等品种都比较适宜毕节市中等海拔的生态区域种植。
2.播期确定。适时播种,不仅是实现全苗、壮苗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夺取小麦高产的重要一环。通过2011—2012年度在大方县双山镇海拔1560 m的幺塘村以黔麦18进行播期试验,采用1.6 m分带、小麦播幅0.4 m的结果为:平均亩产为10月27日播种173.61㎏,10月22日播种159.17㎏,10月17日播种155.00㎏,10月31日播种148.61㎏,11月5日播种为134.72㎏。试验结果看出,在中等海拔的生态区域,以10月下旬播种最佳。
3.适量播种。毕节市在分带种植的情况下,亩播种量为4.5kg左右,保证亩基本苗6.6万株左右;生育期短,分蘖力较弱的品种,亩播种量为5kg左右,保证亩基本苗8万株左右。通过在大方县双山镇海拔1560 m的幺塘村以黔麦18进行密度试验,采用1.6 m分带、小麦播幅0.4 m的结果:2011—2012年度(正常年景),平均亩产为基本苗8万株190.37㎏、基本苗12万株178.98㎏、基本苗16万株168.70㎏、基本苗20万株165.09㎏、基本苗4万株152.04㎏。2012—2013年度(播种后一直干旱,到3月份才下雨),平均亩产为基本苗12万株139.44㎏、基本苗16万株131.94㎏、基本苗8万株116.39㎏、基本苗20万株115.00㎏、基本苗4万株104.72㎏。两年的试验结果看出,在分带种植的前提下,以基本苗8~12万株最佳。
4.重施底肥。毕节市小麦生育期长,耗肥量大,施足基肥是提高土壤肥力,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种肥一般采用速效性化肥,由于分解迅速,能很快被幼苗吸收利用,小麦早发苗壮。在小麦生产上,必须将有机肥和无机肥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施肥水平和施肥技术,一般亩施有机肥4000~5000kg,小麦专用肥15kg或磷肥40kg。通过2011—2012年度(正常年景)在大方县双山镇海拔1560 m的幺塘村以黔麦18进行肥料试验,采用1.6 m分带、小麦播幅0.4 m,磷肥与尿素混匀后定量到小区施用作基肥的结果为:平均亩产为亩用75㎏磷肥与7.5㎏尿素的194.17㎏,亩用100㎏磷肥与10㎏尿素的184.44㎏,亩用5 0㎏磷肥与5㎏尿素的181.39㎏,亩用25㎏磷肥与2.5㎏尿素的174.17㎏,不施肥的157.50㎏。试验结果看出,小麦的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以处理为每亩用7 5㎏磷肥与7.5㎏尿素的产量最高。
5.播种方式。毕节市在分带种植的耕作制度下,一般采用宽幅撒播和双行带状条播两种方式对小麦进行播种。宽幅撒播即在每个分带的带内,等距拉绳掏小麦播种沟,沟底宽40~50㎝,均匀撒播小麦;双行带状条播即在每个分带的带内,等距拉绳掏两行小麦播种沟,小行距10㎝,两行小麦播种沟各宽15~20㎝,均匀播种小麦,就是所谓的“旱地分带双套双,小麦玉米(烤烟)各两行”。这种方式从道理上应比宽幅撒播增产,主要原因是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和充分发挥了边行优势。
6.套作模式。毕节市小麦种植主要有麦玉分带粮食型结构和麦烟分带经济型结构。麦玉分带粮食型结:緊凑型玉米1.5m~1.6m分带,半紧凑型、平展型玉米1.7m~1.8m分带,小麦播幅40cm~50cm,套作两行玉米。麦烟分带经济型结构:麦烟分带一律2m开厢,小麦播幅40cm~50cm,套作两行烤烟。
7.病虫草害防治。毕节市小麦主要病害有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降低发病率;二是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应立即防治,可选用12.5%烯唑醇,或20%三唑酮1500倍液、或锈特(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在草害方面,毕节市小麦历年来基本没有发生,由于是采用分带间套作,如在冬前对小麦行间进行中耕抗冻,既有利于来年大季作物的种植,又不至于长出杂草对小麦形成危害。
8.收获与贮存。小麦在收获后应堆放在家里或有遮盖不易被雨水淋湿的地方,并选准晴天及时脱粒。脱粒后的小麦还有明显的后熟期,呼吸旺盛,释放的湿热向上转移会造成结顶,引起局部霉变、生虫,因此不宜大堆堆放,并要及时晾晒,迅速贮藏。
三、毕节市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
毕节市的小麦生产,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良种更换速度慢,很多地方还在种植啊夫、啊波、雅安早等老品种;二是各县(区)都没有大型的小麦加工企业,生产的小麦主要是农民自给,商品率很低;三是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种植小麦“比较效益”低;四是近几年由于不良气候的影响,造成小麦减产,部分地块绝收;五是播期偏晚、播幅较窄、播量偏大;六是多数地块肥料投入偏少,脱肥现象严重;七是不重视田间管理,播种后随其自然生长,有多少,收多少。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导致小麦的种植面积下降,而且产量不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