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古平
摘 要:近年来,水稻栽培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研究其对水稻高产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水稻种植环境要求,分析了秧苗的培育。在探讨移栽和密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适期早插,合理栽插秧苗,以及全面防治各种秧苗病虫害等多方面,研究了加强秧田管理工作,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高产;影响
一、前言
作为对于水稻高产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水稻栽培技术的关键地位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水稻栽培技术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方法,进一步提升水稻高产的整体效果。
二、水稻种植环境要求
1.气候要求。优质稻生长期间,温湿度要适宜,光照要充足。优质稻的生产季节,昼夜平均温差在10~15℃,特别在抽穗后1个多月期间,一定要处在最佳光、温、湿时段,既要避高温又要防低温,还要躲避干热风或寒露风,通常以日平均温度21~26℃、相对湿度80%~84%、日照时间6h以上为好。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灌浆结实,提高稻米品质。
2.土质要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在25.0mg/kg以上,氮磷钾含量中等以上,中、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不能含有重金属离子(如Hg,Pb,Cd,As),土层较深厚、偏酸的紫潮泥(早稻)、黄泥和红黄泥适合于优质稻栽培,有利于优质高产;而低洼田、冷浸田、漏水田、砂质土和黑钙土等土壤种稻产量低且米质差。
3.水源要求。灌溉对米质和产量的影响很大。稻田水分不足时,整精米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糊化温度有所下降,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降低,米质严重下降,同时产量降低。因此,要选择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作为种植基地。
三、秧苗的培育
与其他作物相比,水稻需要提前培育秧苗,因此壮秧是水稻高产的主要对策之一,通过试验证明,必须要用肥培土,用最新的育秧技术,提高其分蘖率,强化其抗性,目前多采用旱育秧苗,这一技术对费率要求较高,一般都要撒施腐熟的农家肥。
1.标准。壮秧必须要确保根系发达,没有黑根出现,同时苗的基部呈粗扁,叶子比较绿,群体整齐一致,个体差异不明显,没有病虫害。
2.播种。首先要准备好苗床。水稻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必须要选择地势相对平坦,且背风向阳、土层深厚且肥沃的菜园地作为旱育秧苗床地。提早进行整地,要做到无碎块,按照一定的比例撒施农家肥,添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作为底肥,让其与土壤充分混合,发挥作用。其次种子的处理。当前的种植都需要进行种子的处理,也就是浸种,在浸种前要将种子晾晒两天左右,然后用3%的多菌灵药液浸泡一个晚上,然后用清水冲洗,清水干净后方可浸种,一般需要三天,在浸种的过程中要经常用清水淘洗,三天后对种子进行预热处理,24小时后就可以看到稻芽,此时需要降低温度,摊开种子,观察发芽率,发芽率高的话一天后就可正式播种。再次,开始播种。在播种前要观察近期的天气,选择适当的天气,平均温度必须达到10℃以上,一般是4-5月份为最佳的播种期。播种必须要均匀,播种后用膜盖上,保温保湿,降低损失。最后,苗床的管理。完成播种后要经常的观察,一旦发现杂草必须要立即清理,一般人工就可以完成这一工作,这也是避免伤及幼苗的主要方式。同时要控制好水与肥,在2叶前都必须要保持苗床湿润,后期就是适当的控水,避免腐烂及病害的出现。同时,机内到两叶期则要施尿素,一般每亩5公斤左右,这是促进幼苗快速生长的主要措施,后期也要根据需求施肥,保证幼苗生长的营养。种植人员要经常观察苗床,一旦发现病虫害,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必要的情况下可进行化学除害,以保证稻苗的正常生长。
四、移栽和密植技术
早稻播种期的确定,首先要考虑播种时的气温条件。当常年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2℃时,根据天气预报,在冷尾暖头抢晴播种,薄膜保温育秧可适当提早播种;其次,要考虑移栽期天气条件是否适宜于秧苗成活。水稻安全移栽的温度指标为日均温稳定通过15℃;再次,三熟制早稻还必须考虑前作的收获期、晚稻插秧期等,否则会影响前后作物的生产。移栽和密植技术是水稻栽培中的重要技术。首先,秧苗移栽过程中,应选择秧苗生长成5-6叶时,进行移栽,对增强水稻秧苗的抗寒性、抗旱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次,密植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性技术,且对稻米的质量有重要影响。通常,以行距移栽为主,早稻遵循15cm×20cm的原则进行密植,晚稻遵循20cm×20cm的原则进行密植。除此之外,针对各地区的自然环境、水文环境的差异性,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密植规模。
五、加强秧田管理
1.适期早插,合理栽插秧苗。栽培人员需要选取适合的时期早插秧苗。可以使稻苗尽快进入生长分集阶段,使稻田返青的时间得到有效缩短。该环节主要有2个基本要求:需要把握好时间,合理栽插秧苗,不可错失最适合的移栽时间,与此同时,还要以最适合农时栽培的季节为依据,找到并利用好适期与早期插二者间的关系;要对适龄插秧进行深入、准确的理解。在合适的时间实施水稻早插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准确了解适龄插秧,应当始终选择合适的秧苗进行插植,预防出现空田等秧的现象。除此之外,需要确保秧苗的栽插密度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常秧苗的密度大约是26万穴/hm2,秧苗间的穴距大约为18cm,行距大约为32cm。谷歌稻田的肥力较差,需要将稻秧之间的间距适当调宽。如果当地稻田的肥力较高,可以对秧苗之间的间距进行适当调整,使秧苗保持较高的密度。
2.全面防治各种秧苗病虫害。细菌性褐条斑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以及稻瘟病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几种主要病虫害类型。防治条纹叶枯病的措施是以防治秧田分蘖期的飞虱为主,该方法可以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采用科学的水稻栽培技術,有助于在生产过程中提高水稻的抵抗力;防治稻瘟病则需要以水稻中产生的穗颈瘟为主。为解决该病害,通常要在水稻齐穗扬花与破口期之后对其实施喷洒(采用70%三环哩)。多年来的栽培经验证明,纹枯病比较容易发生在氮肥施用量较高、秧苗密度较大的稻田里的秧苗上。所以,如果稻田中较多秧苗发病,应当及时采用粉诱宁加井岗毒素喷洒来起到防治作用,并且要使用大浓度农药,尽可能朝秧苗下部实施喷洒。
在长时间栽培水稻的过程中,稻穗开始生长与水稻破口前8d内可能会发生稻曲病,为实施有效防治,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喷洒龙岗毒素与甲基托布津。近几年在种植水稻时,胡麻叶斑病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其防治方法就是使用喷洒川稻瘟灵加大于85%的三环哩。现阶段,叶婵、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螟蛤、三化螟等是水稻生长过程中主要的几种病虫害类型。一般可以采用异丙威、锐劲特、杀虫双、甲维盐等专门的农药来铲除,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应尽可能采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在水稻发生病虫害的短时间内及时发现并实施防御,进而获取理想的防治效果。
六、结 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影响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栽培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水稻栽培实践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技术节点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周秀菊.浅谈水稻高产栽培[J].民营科技.2014(09):88-89.
[2] 钟兰军.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02):115-116.
[3] 张永柱.水稻免耕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5(10):60-6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