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谈林业改革之我见

时间:2024-05-30

摘 要:作者多年的林业工作中总结出林业改革面对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林业改革;探讨

一、大力发展林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几年前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美丽中国,绿色是根本。山清才能水秀,林茂才能物丰。要通过加强生态建设,让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绿装,为老百姓营造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林业肩负着森林、湿地、荒漠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职责。我们将把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作为总攻方向,实现因林而绿、因林而美、因林而富。“绿起来”,加快植树造林和荒漠化治理步伐,加强湿地保护“;美起来”,更加尊重自然规律,提升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富起来”,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业经济效益,实现老百姓依山脱贫、靠林致富。

二、受多重因素影响“植树不见树”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开展植树活动,但出现造林成效有疑问,认为“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公众感到这些年造林力度很大,但森林面积增长速度没有想象的快,主要有几个因素在抵消,包括林木自然死亡,木材生产消耗,林地征用占用和自然灾害损毁。造林是在自然状态下的生命培育过程,都存活下来很难。现在,适宜造林的荒山荒地主要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北方和西北。按照规定,当年造林成活率达85%以上算合格,3年后保存率达80%以上算达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为生产木材而消耗的森林资源数量,相当于把现有森林全部砍了一遍。现在,我国每年造林约8000万至9000万亩,而每年自产木材要消耗3000万亩森林,乱砍滥伐等非法采伐、林地流失、火灾、病虫害等也在侵蚀森林。今后,我们将加大投入,抓好良种苗木,重视栽植和经营管理,加强保护,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这几年我们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在80%以上。

三、坚决遏制“大树进城”风

近年来很多城市提出建设“森林城市”,个别地方为求快,大搞“大树进城”、“大树移植”,导致一些树木死亡。2004年以来,我们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切实改善生态、改善民生。41个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城市,在“创森”期间,年均森林覆盖率增加0.8百分点。2012年,64个“创森”城市完成新造林面积1880万亩,约占全国新造林面积的1/4,改善了城市生态状况和人居环境。为确保森林城市建設科学健康的发展,国家林业局明确要求各地务必坚持科学规划、生态优先、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决不能搞超财力建设和经费、人力上的硬性摊派,决不能搞“一夜成林”和“大树移栽”。对于“大树进城”、“大树移植”,我们坚决反对。大规模地采挖、移植大树进城,违背林木生长规律,造成原生地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破坏。大树进城的原因,一是城市中栽小苗难以成活,对此我们要求栽大苗而不是栽大树,二是一些官员追求政绩,恨不得“一夜成林”,这和官员的考核机制有关系。国家林业局2003年就采挖树木的审批程序作出规定,2009年又要求规范树木采挖管理,我们实行严格审批,严禁移植古树名木。今后,将完善法律法规、修订具体政策,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综合治理,坚决纠正不合理行为。

四、深化集体林改,维护农民权益

农民权益问题已为国家所高度关注,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家庭承包的经营方式将林地使用权落实到农户,使农民成为经营的主体并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在确立以农民家庭承包为基础的林地产权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的同时,应赋予农民以相对完整的权利,并通过制度供给来保障农民正当行使权利,促进农民的权益得到充分实现。十八大提出2020年“收入倍增计划”,林业要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倍增,从某种意义上说,希望在林,潜力在山,重点在林改。这些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表明,林改极大激发了农民兴林致富热情,破解了就业增收难问题。通过林改,广大农民分得了林地和林木,5.9亿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户均增加财产近10万元,并且增加了劳动就业收入、政策性收入,林农还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景观利用等林下经济。2012年,全国29个省区市的林改县农民人均年收入为7515元,林业收入占比较林改前提高了十个百分点。我们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并保持农民林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稳定,坚决维护农民权益,完善扶持政策和服务平台。扶持发展木材及原料林、木本粮油、生物质能源、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大力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积极推进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着力解决林区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继续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农民经营林地得到实惠。林地承包到户后,农民保护和利用林地、森林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许多农民一方面大力造林育林,发展森林资源;另一方面发展林下经济,扩大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家庭收入。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不断改革采伐管理制度,认真总结推广采伐管理改革试点经验,公开采伐指标,简化申办手续,探索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确保农民经营林地得到实惠。继续完善优惠政策,确保森林资源快速发展。林地承包到户后,政府部门需要转变观念,设身处地考虑林农的需求,落实和完善财政、金融、保险等各项支撑政策,提高造林、抚育、种苗、林机等补助范围和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及林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开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积极推进。同时,改善林业融资服务,积极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办法,逐步建立林权抵押贷款的担保和信用制度。加快推进森林保险工作,引导更多资金投向林业和林区,确保森林资源得到快速发展。总之,我国农民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以及由此出现农民权益的制度性流失,是农民权益不能充分实现的症结所在。因此,需要通过制度供给优化和创新来保障和促进农民权益的实现。

作者简介:王加良(1987-10),男,汉族,本科学历,工程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