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廖文杰+覃授文+张惠梅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中的微生物所致的一类疾病。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等。 羊快疫主要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为腐败梭菌,是由革兰氏阳性的厌气大杆菌年引起,发病突然,病程极短,其特征为真胃呈出血性、炎性损害。 发病羊营养多在中等以上,年龄在六至十八月龄之间,一般经消化道感染,多发于秋、冬、初春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的季节。笔者于今年5月9日和5月21日,通過出诊剖检,先后在本县的两个山羊养殖场碰到这个问题,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罗秀镇覃某养殖场,4月下旬引进山羊100只,由于该场原计划养蛇,所建的房屋低矮封闭,户主缺乏科学有效的饲养管理知识,不到3天,羊群开始发病,发病急,病程短,几乎看不到临床症状时就死亡。在20天的时间里发病羊30只,病死30只。5月5日,接种羊四联苗后3到4天,发病急剧,病死羊达到12只。发病率达55%,病死率97%。主人述说发病时用过抗菌素,但是收效不大。另一养殖户是马坪镇梁某,场内羊群60只,2月发病,到5月,先后死了23只,病程跟覃某描述的差异不大。其后经笔者走访并指导用药和改善饲养管理,控制住羊群的病情发展。
二、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不出现症状,突然死亡。稍慢的病例可见发病急,病羊精神不振,腹部急剧膨胀,有疝痛症状,运动失调,惊叫,胃内青草汁返流回嘴里,呼吸迫促,倒地时呈角弓反张姿势,最后极度衰竭、惨叫几声即死。
三、剖检变化
覃某羊的胸部、颈部肌肉有颗粒状出血点,心包脂肪、心冠状脂肪沟两旁、肝脏均有针尖状出血点,肝脏色淡,肺大叶呈现肉样变,结肠系膜有较密集的出血点及大颗粒的淤血点,淋巴结内切面外周苍白,中部红肿。真胃粘膜易脱落,瘤胃膨大鼓气,小肠道内容物稀薄,直肠粪便结颗。梁某羊心包脂肪、心冠状脂肪沟两旁、肝脏均有针尖状出血点,肝脏色淡,结肠系膜有少量出血点,淋巴结内切面外周苍白,中部红肿。真胃粘膜易脱落,瘤胃膨大坚实,剖开发现内有一段红色打死结的尼龙绳带,称重达3千克。小肠道内容物稀薄。
四、诊断防治
根据山羊发病急,临床症状和剖检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初诊疑为羊的梭状杆菌引起的羊快疫。取病死羊的心血直接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于10×100倍油镜下观察,看见有革兰氏阳性杆状菌,初诊为羊的梭状杆菌引起。由于实验室条件限制,没有进行下一步的确诊。
五、防治措施
改善饲养环境,分群隔离,消毒,一旦出现病情,立即给予足够剂量的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10日后回访,户主说当天晚上一头公羊出现症状,立即使用头孢类治疗,次日症状消失,病羊恢复。
七、体会
1.根据羊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投入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的情况来分析,诊断为羊的梭状杆菌感染引起。
2.覃某的羊场,由于羊舍相对低矮密闭,羊群的排泄物容易产生腐败性细菌,导致羊群受感染所致。特别是接种后的1到4天内,是羊群免疫系统相当薄弱,故死亡率较高。后来把羊群赶入套头性较强的羊舍,病情消失。
3.梁某的羊场,哺乳母羊的营养跟不上,出现乱采食的现象,因为主人的疏忽,导致塑料袋子在胃内发酵产生腐败性细菌。
4.加强饲养管理,包括羊群入住的环境要通风,采光良好;其次是营养要随着羊群的需要而增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