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村能源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的运用研究

时间:2024-05-30

覃遵碧

摘 要:文章简单概述了恩施州的能源情况,并分别从“一池三改”、“五个一”、“四位一体”、秸秆等方面,论述不同的能源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关键词:农村;能源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能源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社会各界对于能源短缺和能源的循环利用也十分关注。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可用的能源比较有限,而需求的能源量也不是很多,因此很多新能源无法发展。本次就立足于农村地区的发展,探究能源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一、恩施州能源概述

恩施州一直重视能源方面的发展,在近年,恩施州因地制宜的开发水电,加快培育风电、光伏发电等产业,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建设稳步推进。2019年一季度,新增投产清洁能源装机5400千瓦,全州清洁能源总装机近405万千瓦,地区发电量6.62亿千瓦时(不含水布垭电站);全社会用电量14.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03%。总体来看,项目建设储备谋划梯次连续,能源生产消费总体平稳,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突破,水电产业巩固提升,风电产业稳步增长,光伏产业助力扶贫,能源替代初见成效。通过实施电气化农业、工业、教育、交通、民生、旅游六大专项行动,全州已建成电气化项目29类2250个,减少标煤燃烧15.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38.38万吨,减少硫化物排放1.16万吨;代表电气化水平的年人均用电量,从2014年底的703千瓦时提升至1093千瓦时。天然气乡镇全覆盖工程顺利推进,8县市的36个乡镇(城区办事处)实现天然气供应。

二、农村庭院“一池三改 ”能源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一池三改”是一个专业概念,即沼气建池与改圈、改厕、改厨相结合,使人、畜粪便、厨房污水均进入沼气池,达到无害化处理。通过该模式的落实看,可以提高庭院经济发展,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发展无害化农业生产模式,属于一种生态家园富民计划。这是农业部重点推行的能源循环利用技术,專业性和技术性要求很高,因此需要专业人士持证建设生产。该模式的实施需要坚持因地制宜,也就是要根据恩施州当地的自然气候、土地资源、农业产业结构、村镇建设以及农户自身条件等,设计个性化的改革方案,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施;还需要坚持同步施工原则,各方面的改建要一起进行,结合庭院的面积、空地大笑、方位、建筑物和草木数量等进行设计;要做好配套建设,厕所、圈舍等,尤其是沼气输配系统要设计好;农户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后才可以使用,并要求按规定使用。

三、农村庭院“五个一 ”能源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该模式也是依靠沼气为基础,利用庭院中的旱井进行改造建设,以太阳能作为动力,重点针对养殖业发展。该模式的落实,是技术人员在庭院的低洼位置,建设一口旱井(容积10-30m3,),为了收集降雨;同时搭建日光小棚(面积在0.3亩左右),用来育苗、种菜和养殖食用菌等。具体沼气池的建设与“一池三改”相似,但是容积要确定在10m3,以满足模式运营需求。暖圈也要建立在沼气池上方(面积在10m2),以猪为例,一般就养殖3-4头。最后是在庭院中种植果园(面积在0.1-0.2亩),可以种植水果和干果。

四、农村园区“四位一体 ”能源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该模式是“种植、养殖、加工、沼气、肥料”五环产业并举和互补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模式。它变单环技术为组合链条技术,集大成于一体,建立起规模集约化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该模式是以粮食生产或蔬菜种植为基础,养殖业为龙头,沼气能源开发为纽带,有机肥料生产为驱动,形成饲料、肥料、能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带动加工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合理安排经济作物生产,从而发展高效农业,提高整个体系的综合效益。

该模式是建立在蔬菜园的基础上的,连接沼气池进行运行。利用庭院中的旱井进行改造建设,以太阳能作为动力,重点针对种植业发展,实现集水井、畜禽舍、沼气池、日光温室等的有机结合。首先是建设一座日光温室(面积在200-600m2),用于种植花卉、水果、蔬菜等,消除季节带来的影响;之后再温室的西侧,建立畜禽舍(面积在20m2),以猪为例,一般就养殖4-6头,配备厕所(面积在1m2);然后再畜禽舍下方建设沼气池(面积在8-10m2),将畜禽舍的出粪口与沼气池的入料口相连,实现粪便的回收利用;最后建立集水井(容积30-50m3),满足温室中的蔬菜种植需求。

该模式应用的能源主要是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比如冬季在圈舍的合适位置上设置薄膜的保温措施(仅冬季时釆用)这样可提高圈舍内的温度,进一步减少牲畜粪便的热量损失。以圈舍的顶面作为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利用太阳能。

五、农村秸秆热解气化能源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最主要的废弃物,种植大多数农作物都会产生大量的秸秆。过去农村中一般是使用秸秆进行燃烧,再将草木灰倒到田地中增加肥力。在该技术中,可以利用秸秆热解气化技术,将秸秆转化成能源循环的原料,实现废弃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该模式需要以农村村委会或合作社作为主体,联系整个乡村的村民进行落实,将秸秆作为主要的原材料。借助相应的设备,安装好之后,调试好程序,就可以将秸秆转化成燃气,进而满足农户日常生活中的燃气需求。

在该模式的落实,需要建立储备房,用于放置收集来的秸秆,并进行秸秆的储存,注意保持该室内的温湿度适宜,避免过于干燥和潮湿;同时还要配备秸秆预处理设备,对秸秆进行粉碎等预处理;还要建设一个气化间,借助生物质气化技术将秸秆在缺氧的条件下转化成能源。另外,在整个系统的结尾处还要安装燃气存储器,收集转化而来的燃气,并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燃气进行输配,按照村民的用气需求进行合理安排,输送到每户的燃气设备中。

六、结语

农业能源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的应用,对于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推动能源循环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实现废物利用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考虑到当前有不同的农业能源循环农业技术模式,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农户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保证因地制宜。这些模式的应用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指引。

参考文献:

[1]宋金璐.农村能源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吉林农业,2019,(10):3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