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陈若男
摘 要:农业在全世界范围内依然是一个比较脆弱的产业,受气候、天气、土壤、降水等等的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其中种植业领域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同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农业产业受世界农产品市场行情的波动以及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也比较大。而规模化、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服务精准化的现代农业不仅能大大降低自然条件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还能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产业收益。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现代农业;发展
一、什么是现代农业
現代农业是指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农业经营者通过广泛采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依靠现代工业化生产装备、实施科学化的管理、采取适度的经营规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化农业产业。概括起来,就是要实现农业“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态势。现代农业是针对传统农业而言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概念,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就目前而言,现代农业必须具备以下“八化”:一是生产的适度规模化,二是农民的职业化,三是劳作的机械化,四是手段的科技化,五是过程的标准化,六是管理的科学化,七是经营的一体化,八是功能的多元化。这其中,科技和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两大引擎,而人作为农业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和最具有创造力的因素,决定着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速度和进程,因此农民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的高低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现代农业对农民素质的需求
现代农业的推进迫切需要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队伍,他们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需的中坚力量。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大量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农业新产品新品种、高效率的农业设施装备、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正越来越多的被引入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领域。高素质的农民不仅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专业的农业生产技术技能,而且具有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意识、较强的自我创业和发展产业的能力,他们能够承担一定经营风险,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具有相当的职业素养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说,农民的职业化现代化是现代农业的最为重要的标志。高素质的农民能够更为迅速地接受并运用农业新技术、生产新模式,他们不仅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者,也是农业科技的创造者,是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型职业农民具有一定的经营理念和市场意识,更懂得按照市场需求规划生产,按照市场规律经营自己的农产品;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卖原字号的农产品,更希望并敢于大胆尝试通过介入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这样一个产业链条,来提升农业自身发展的价值链,让自己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新型职业农民具备一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他们能够更快地接受并应用农业新产品、新品种,他们更加重视农产品的品质,能够主动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注重合理施肥,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的组织化观念,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成为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头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促进了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迈进,有利于农业农村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三、农民素质的体现与现状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农业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现代农业大踏步地迈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绩。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农业农村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依然严峻,农业整体的产业化水平还较低,经营规模较小,农业依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短板。一是科技应用水平和对农业增长贡献率偏低。近些年,虽然我国的农业科技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了57.5%,但依然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低30%多。二是我国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竞争力弱”的问题依然严重。新形势下农业产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产业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调整和完善的主要方向。三是农业产业链的建立和运作面临诸多问题,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很难从价值链中分享较高收益。四是农业生产的各环节缺乏严格明确的标准,成本高、效益较差。五是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粗放,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而产生上述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农民整体的综合素质偏低。
农民素质是指农民在生产经营中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体系。主要包括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价值取向、劳动技能、竞争意识、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方面。这些方面不仅标志着农民的社会化程度,也体现出农民现代化的程度。这几方面内容在生产经营中不断整合,形成一个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方面的弱化,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进而制约农民自身发展和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当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绝大多数农民还是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二是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差距较大,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装备设施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与沿用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技术、生产模式的小农户并存;三是农民获取和应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差;四是思想观念保守,意识相对落后,比如:缺乏市场意识和经营理念、法律观念淡薄、生态环保意识较差等等;五是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素质不高,难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四、提升农民素质的途径
农民的职业化和现代化程度与当前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极不相称,而且正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教育和培训。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本质量的唯一路径,是挖掘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长久之计。***总书记非常重视高素质农民队伍的培养,他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各级政府应该树立“育人为本”的农民教育培育理念,各类农民教育培训机构要加强对农民学习特点和教育规律、农民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的研究,形成科学的、系统的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坚持培训重心下移和送教上门,合理安排教学实践实习,大力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通过强化实习实训指导,切实提高农民解决实际生产和经营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发建设新课程、配套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服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实施以促进农民发展为核心的农民教育培训,培养大批具有现代思想观念、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现代农业生产技能、法律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善于经营、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农业产业效益的农业从业者队伍,不仅是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社会地位、助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稳定农民队伍、解决农业后继者问题、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长久之计。
参考文献:
[1] 张伶伶,徐寿军,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分析,《农业展望》2017年第3期.
[2] 李辉军,探讨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培养的途径,《文化产业》2014 年第 10 期.
课题编号:GZ17003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