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稻田套养小龙虾综合种养关键技术

时间:2024-05-30

陈晓东

摘 要:稻田套养小龙虾属于种养结合的新型生态农业种养机制,它是一种良性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通过人为控制,建立了一个稻虾共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态种养系统,小龙虾在系统中起到肥田、除害的作用,又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在同一个稻田中,既种植水稻,又养殖小龙虾,实现了“一田多用、一水多效、一季多收”,这种模式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因此,很多地区都对此加以重视,希望能够在稻田中套养小龙虾,提升其生产效率,构建良好的稻田套养小龙虾综合种养机制。

关键词:稻田;小龙虾;种养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对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土地污染的情况尤为严重,水资源又极其紧缺,就如何提升水稻以及水产品的品质,已经成为困扰很多养殖户的问题之一。因此,很多地区都已经开始进行稻田套养小龙虾的新型种养模式,此种模式建立在节省水土资源的基础之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水稻生长发育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收益明显提升。

一、稻田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稻田更多的是靠近水源、无污染、排灌方便以及土壤肥沃的位置。通常是长方形,背风没有太阳的位置,面积则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布局,通常情况下20亩到30亩最佳,沿着稻田的周围开挖上口、下底、深度分别是4米、2米和1.5米的环形沟,如果稻田面积过大中间需要额外挖“十”或者“井”字形的田间沟,环形沟面积一般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设置在稻田的两角,选用不锈钢网片进行封口。田埂的周围采用30厘米到50厘米高的立桩塑模作为防逃装置,可以根据当地历年的暴雨情况设定立桩塑膜的高度,塑膜埋置在田埂的土下夯实,间隔100厘米配置立柱固定塑膜,避免小龙虾在雨天或者是夜晚时间逃走。

二、水稻栽插和管理

养虾稻田一般只种一季中稻,水稻品种要选择叶片张开角度小、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紧穗型品种。在水稻栽种之前,需要施加足够的基肥,每亩施用200~300kg的有机肥。水稻栽插之后,需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足量施加生物肥。水稻育秧的时间一般是在4月中旬和下旬,大田移栽更多的是在五月底到六月初。每穴栽种两株到三株,植株之间的距离要合理控制,不允许过密栽种,会影响阳光的照射,最终水稻会出现各类病虫害。水稻在管理过程中,要从根本上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水稻水质管理仅需要正常的管理即可。如果在塘中套养小龙虾,病虫害出现的可能性会降到最低。水塘中一旦出现了病虫害,需要专业人士联系实际情况,合理的购买农药,做好施药工作,将小龙虾养殖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三、放养小龙虾亲虾和幼虾

水稻一般是在每年的8月份到9月份进行收割,收割完成后将小龙虾亲虾投放到稻田四周的环形沟中,同时需要确保亲虾完好无损、生命力旺盛并且规格齐整。亲虾的来源需要确定清楚,尽量不要投放从河道湖泊中捕捞的亲虾,生长环境的变化会让亲虾大量死亡,同时不要从没有资质的小商贩处购买亲虾,亲虾的来源渠道无法确认,而且多方流转,会让其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有些亲虾可能带有病菌,容易引起大范围的死亡。在亲虾的选择过程中,要尽可能规范流程,选择正规的有资质的大型企业作为亲虾的购买地点,挑选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企业,而且最好距离池塘的距离短,这样才能缩短运输时间,节省成本,亲虾的规格要进行控制,雌虾和雄虾的比例为3:1,放养的密度为每亩20kg。

每年的4月中旬到5月中旬,就可以捕捞达到商品规格的小龙虾进行出售,一般采用地笼进行捕捞,捕大留小,留下的幼虾可以实现稻虾共同培育。春季虾苗的投放时间尽量不要超过五月,温度越高,虾苗存在的风险越大。在投放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太阳的暴晒。虾苗在投放之前需要用3%到5%的食盐水进行浸泡。外地购买的虾苗因为离开水的时间太长,在投放之前需要在水池中浸泡1分钟,拿出放置2分钟左右,反复进行2到3次,确保虾苗体表和腮腔有着充足的水分,能够更好的适应新环境,成活率也能得到保障。当然,还可以让虾自觉主动的自行进入到池塘中,但是需要多次分批放苗,避免因为严重堆积造成虾苗的挤压损坏。为了改善水体、提升收益,可以考虑每亩放养10kg的花白鲢。在投放虾苗之前,需要适当的养殖水草,水草的量要严格控制,覆盖率控制在50%最佳,不能太密,虾苗投放之前,需要施加一定的农家肥培养浮游生物,方便幼虾食用,幼虾的成活率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

四、 虾稻共作生态种养高效模式

要想发展稻田套养小龙虾,需要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氛围,确保优质的土壤和水源环境,尽可能远离污染,加强稻田的排灌、改造以及防逃建设,确保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的高效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一方面,在稻田养殖小龙虾时,需要确保小龙虾和水稻的良好生长,从根本上实现一虾一稻双丰收的种养模式,建立在提升水源和土地利用率的基础上,减少传统单一的水稻种植以及龙虾养殖的模式,培育出优质高效的农产品。较为常见的做法是,要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要让其和农民一起共同探索,不断的归纳总结,提升稻虾工作的技术,打破单一的种植模式的限制,从根本上解决好土地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龙虾的质量,并从根本上提升水稻以及小龙虾的产量和效益;另一方面,要建立在市场需要的基础之上,提升小龙虾的上市规格,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基础之上,实现小龙虾的平衡供应,之前种植和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要注意弥补,不断推广虾稻共作模式,对稻田等资源合理利用,尽可能减少农药的使用,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构建规模化的虾稻共作模式,重点开展片式的虾稻共作模式,加强虾稻合作组织基地,加大龙头企业建设,为虾稻共作生态种养高效模式提供依据。

五、虾稻共作品牌种养模式

伴随着虾稻综合种养产业不断的壮大,需要创新种养技术,构建虾稻的产业链,摸索出虾稻共作品牌的种养模式,从根本上提升小龙虾的竞争力以及附加值。第一,要对小龙虾在稻田中的种植规模进行合理规划,选择优良的品种,并且在过程中,及时的处理水稻以及小龙虾的种养问题,拓宽小龙虾的海外销售市场,实现水稻以及小龙虾的绿色种植,打造独有的小龙虾品牌,加强宣传,设计包装,提高水稻和小龙虾的附加值,将合作组织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加强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的技术指导,加强生产管理,推动优势地区的发展,拓宽共作发展共作,提升小龙虾的档次;第二,構建稻田套养小龙虾的效应,树立稻田套养小龙虾的品牌市场,拓宽稻田套养小龙虾综合种养机制,创建具有一定知名度稻田小龙虾的品牌,要对当地的小龙虾品牌加强宣传,在提高虾稻共作产品品牌的基础之上,实现小龙虾的标准化生产规范并且构建好良好的生态机制;第三,开展稻田小龙虾共养模式时,需要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服务,构建示范基地,建立在稻田龙虾工作的基础之上,和绿色产品实现无缝链接,在工程中实现两者的有效衔接,通过技术培训的方式完善稻田套养小龙虾的生态环境,在绿色以及安全的基础之上,确保现代农业的社会效益。

六、结语

因为自然环境以及社会条件的局限性,我国水稻种植以及小龙虾的养殖出现了较大的改变,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有关部门需要紧密的配合,全力推进稻田套养小龙虾的综合种养模式,构建品牌模式,合理科学的设计产品包装,拓宽多元化的销售方式,提升小龙虾的质量,对水土资源合理优化,在确保水稻单产以及品质的基础之上建立起完善的稻田套养小龙虾的技术指导工作。在稻田产量以及小龙虾的质量都能得到保证之余,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当地农户的经济收益,全力促进农户增收创效。

参考文献:

[1]曹胜欢. 发展稻田综合种养 渔粮赢利生态双收[J]. 渔业致富指南,2015(21):25-27.

[2]刘洪进,金鑫,杨力,宋长太,任仲玲. 盐城市稻田综合种养典型模式与配套关键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7(08):233-235.

[3]高效养小龙虾/陶忠虎,邹叶茂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