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摘要: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育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只能算无效教学。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88-02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真实、有效是课堂教学最本质的要求:一方面,“真实”是一切新课程实践的基础,要想搞好新课程改革,必须以“真实”为前提;另一方面,“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唯一标志。而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又必须以“真实”为基石。
一、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多次与课文交流对话,学生入文悟情、体情、生情、创情,实现与文本、作者、教师、生生间的情感交融,提升阅读情趣,这样可以激活课堂,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学生与文本对话。广义的对话,可以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亦即人与各种文本之间。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接近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广泛地对话交流。需要的不仅仅是解释与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实现“审美期待”,真正地提高语文素养。
(二)师生对话。凡教学,都是教与学的互动交流,对话教学也不例外,它依然强调师的主导和生的主体之间相互作用,互相促进。教师不是课堂的统治者、知识的拥有者和唯一的传授者,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在对话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是单一的,有时候充当“红娘”,有时候扮演听众,有时候变成导演等。角色的变化就是为了制造情境,创设情景,鼓励交流碰撞;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恰当指导牵引,把艺术殿堂的绝色佳境推介给学生,而我们也时常在这一过程中被学生提醒感动。
(三)生生对话。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或个体)的互动实践活动,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交流的群体学习活动。教学中容易忽略的就是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然而这种对话方式正是动态思想、动态教学的最佳体现。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调节其火候就可以了。
(四)学生的自我对话。自己与自己对话,乃是对话的高级形态。语文教学就是要教师引导学生自觉地、理性地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通过对文本、作者、生活的认识,与自己心灵交流,从而有自己的独特发现,有自己的独特思想和言语表达(口头的、书面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学会审美创造,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心灵的追问中得到人格的升华,这才算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二、真实的课堂应有真实的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
自主探索不是自由探索。有些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一旦发现时间不够,就匆匆走过场,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探索就已终止;进行小组合作时,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有些学习小组的学生抢着各说各的发现,人人都急于表述自己的思想,结果导致谁也没有倾听;有些学习小组中,发表意见者往往只是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常常会为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而其他学生则端端正正的坐着,一言不发,冷眼观战,还有的甚至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长此下去,必然课堂涣散,难有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在组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欲望。探究和合作应是学生一种需要,一种发自内心得欲望,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合作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合作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合作的冲动之中。(2) 探究合作要有问题空间。不是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需要探究合作的。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合作的空间就有多大。(3)探究合作的组织要到位。首先小组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有学生有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及时了解合作的情况,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引导。
三、真实的课堂上应多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
我曾听过一节精心设计的示范课.课前教师分发了自己撰写的教案,当我阅读教案时,感觉到课堂设计新颖、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只要教师稍加点拨,便能把课上好。上课时,只见老师笑容满面、声情并茂,开始学生确实被吸引住了。课堂上,教师严格操作教案上事先设计好的步骤,站在讲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可能是担心教学内容完成不了,有些问题就自问自答了。此时,我往学生当中看去,发现学生那股新鲜劲已经过了,课堂气氛也沉闷了许多。学生们有的低头,有的在下面相互议论着什么,有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突然,下课铃声响了,我从教师的脸上看到了沮丧。这时,一位教师走上去安慰说:“你的教案设计的很好,上课的思路也很清晰,是学生没有跟上你的思路。”
听到这话,我沉思了很久:课堂教学活动,是谁服务谁?是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吗?还是需要老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跟上学生思维呢?其实我们老师都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应该属于学生的,倘若不属于学生,课堂与老师则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在课堂上,老师的行为取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老师要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体验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该导向时导向,该启发时启发,该设疑时设疑,该鼓励时鼓励,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学势”而导,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注意自己是怎样教的,更要关注学生的学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从中去发现学生好的想法和错误想法,及时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取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努力构建亲情课堂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催化剂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充分运用教师的情感,精设教学过程,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获得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但是我觉得语文课堂更应该是富有情趣的,师生沟通无碍,轻松活泼,是很富有诗意的。新课标下的老师,如果还是板起脸孔,视教参为圣旨,去条分缕析地肢解文本获取知识
(接上页)
和所谓的能力,还是把教学建立在功利的目标上,去替学生慢嚼细咽,生怕漏过任何一个考点,把语文课当成了应考技术的演练场,这样,语文原先那深厚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将丧失殆尽,语文课也会因此而变得僵化机械,冷冰冰地毫无生气可言。
对学生的爱要铭刻在心里,但更要从你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慈祥的教态,是建立吸引力磁场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尽量不带不良情绪去上课,让自己上得幽默一点,风趣一点,知识性强一点,构建起富有亲和力的亲情课堂。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老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虽然你的知识有所欠缺,你的文化底蕴还不深厚,你的普通话还不够标准,但学生愿意聆听,能热情地与你沟通,主动的进入你给创设的气氛去思考,去解读文本,能带领他们进入轻松活泼、诗意浪漫的语文课堂,获取最佳的语文教学效果。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教育,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亲近学生,容纳学生,包括他们偶尔地犯错,尊重他们的话语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所以一个语文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影响,提高教师自身语文素养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最基本的保障。
不管你是语文教育专家还是一线的教师,也不管你把课程理论诠释得多么精透或者多么通俗,我们必须形成共识:那就是语文课堂必须富有磁性,抓得住学生,吸引学生,然后才能谈得上真正有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