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许超 杜方方
[摘要]高等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经费,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不足,使用情况也不甚合理,通过比较中美两国教育经费的总量、来源渠道以及支出结构,找出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经费;中美比较;差异分析;支出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9.1[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高速发展,高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不断攀升。据统计,到2015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有2560所,在校生规模达到2600余万人。中国高等教育体量的增大并没有给我国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带来显著提升,经费投入的不足是重要原因。美国作为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头号强国,其高等教育水平以及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都明显高于中国。研究比较两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和配置问题,有助于发现我国高校在经费的筹措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同时也对为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改革及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教育经费数量的比较
一所学校无论是教学、改革、引进人才或者技术,资金都是关键。国内绝大部分高校,特别是有影响力的顶尖高校基本都隶属于教育部,财政拨款为其主要资金来源,获得拨款的多寡与各大高校的综合实力息息相关,顶尖高校与一般性地方院校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另一方面,美国的高校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即便是公立大学也都隶属于州政府而非联邦政府,因而有更加灵活的办学制度,高校会获得一些州政府的拨款,一些社区大学还会获得市政府的拨款,除此之外,学生的学费,社会人士及校友的捐赠以及一些基金投资的收入,都可以成为办学经费的来源。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没有政府拨款的私立大学,仅仅凭借学生的学费,基金投资的收入以及各界的捐赠便能维持正常运转,其综合实力更是远超一众公立大学,常春藤高校联盟的所有高校都是私立的,其中还不乏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它们的成功离不开其管理者一流的筹款能力和经济头脑。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一切便都有了可能。
由表1可知,中美两国在高校数量上差异不大,但是在学生数量上,中国是美国的1.6倍,这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与学生总数的不匹配,学生密度过高,导致每个学生能分得的教育资源不足。在高等教育经费总收入上,美国高校为5254.6亿美元,是中国的5倍,这也直接导致了两国校均收入和生均收入这两项指标的悬殊差异:美国高校校均收入是中国的5倍,生均收入是中国的9倍。基于一流高校的水平能直接反映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实际,本文选取了能代表美国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17所高校(包含大多数常春藤联盟高校)。而中国能代表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高校则选取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以下以“清北”简称,考虑到中国其他一流高校在国际上排名过低,与美国一流高校没有可比性,故而只选取两所高校)。在一流高校学生人数这一数据上,清北都为4万人左右,美国一流高校为1.9万人。总的经费上,清北的校均收入为151500万美元,美国一流高校校均收入为457176.9万美元,是清北的3倍,生均收入上,美国一流高校是清北的7倍。清北高校生均收入只与美国一般高校的生均经费持平,这意味着:中国学生想要获得美国高等教育同等的教育资源,必须考上中国的top2高校,而这个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2 教育经费来源比较(收入结构)
通过与美国高校财政收入总量的对比,可知我国高校的财政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办学经费的多少与国家整体的经济实力息息相关,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在高等教育上的投资远超其他国家也在情理之中。在教育经费来源的渠道上,中美两国也有着许多不同,如图1所示,美国公立和私立高校与中
国高校在财政收入的来源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国公立高校与私立高校办学经费来源差别巨大且都拥有很大的规模,故而分别列出)。中国高校经费来源最主要的渠道是国家的财政拨款,占比46%,其次为投资或事业收入以及学杂费,分别占比28%和21%,社会各界的捐赠仅为1%。美国公立高校和我国高校的财政收入结构大体上一致,也是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占比36%,投资或事业收入和学杂费分别占比28%和21%。相比之下,美国的私立高校则大不相同,由于缺少国家财政拨款,私立高校只得自给自足,专业的投资团队和高校企业的经营者们为私立高校提供了大量的办学经费,占比为44%,其次为学杂费,占比30%,美国私立高校的高收费是众所周知的,但是高额的学费依然阻挡不了全世界留学生求学的热情,他们大多慕名而来,为美国的私立高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相比之下,美国高校对美国本土的学生,收费则低得多。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会捐赠这一项中,美国私立高校所获得的捐赠远超公立高校和我国高校,占比11%,私立高校的捐赠者或是本校的杰出校友,或是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私立高校良好的办学水平,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杰出校友,他们对母校的反哺,是最好的良性循环。
3 教育经费结构比较(支出结构)
中美两国高校在财政收入的总量上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在经费支出的结构上也有较大的差异,充足的教育经费可以支撑高校教学科研活动,其他方面也能得到满足,而经费的缺乏则往往会让高校捉襟见肘。我们选取伯克利大学与清华大学的财政支出结构进行比较,一来是因为二者都是两国公立学校中的佼佼者,二来也是因为清华大学的财政收入居全中国之首,经费充足,二者在经费的总量上基本持平,如此比较可以忽略因为经费总量上的不均衡给支出结构带来的影响。由两所高校官方数据可知:清华大学的经费支出结构中教育支出占比83%,医疗、住房保障等其他方面占比极低,教育支出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美国的伯克利大学将教育支出细分为了教学和科研支出,占比大致持平,分别为29%和26%,而其他的支出项中,机构支出、附属企业学术支持、学生服务、和奖助学金分别占比11%、10%、8%、8%和5%。两者比较可以得出结论:清华大学教育支出所占比例要远大于伯克利大学,而伯克利大学的各项支出基本处于均衡的状态,且都占比不小。
普遍的认知中,教育经费的数量应该与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教育经费越多,教学和科研成果就越多,但是從两所高校经费支出的对比中,我们却看到了不同的结果。不可否认,清华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在国内高校中的处于绝对的龙头地位,可是与美国顶尖高校相比,依然有着明显的差距,产生如此结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外部资源的差异,虽然两校在的财政收入总量上大致相等,但伯克利大学有着美国强大的科技能力作为背景,师资力量也是世界之最,所拥有的外部资源明显优于清华大学。其次是多元的财政支出结构更有利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分析两校财政支出结构可知伯克利大学在除教育之外的各项经费的支出上都多于清华大学,可见一味地提高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而缺少相关后勤等保障是行不通的。
4 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我国高校在资金的筹措和配置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鼓励高校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办学资金。1993年颁布实施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4%的教育性支出比例,这只是当时中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面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显然已经远远不够。另外,与美国高校多样化的筹资途径不同,国内高校严重依赖政府的财政拨款。僵化的资金来源渠道严重阻碍高校的发展,在加大政府财政拨款的基础上鼓励校办企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各界的捐赠才是“开源”的有效途径。第二,合理化高校经费的配置。高校的教学科研能力与经费的投入成正比,可一味地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而忽略教师住房、学生健康等后勤保障问题也是不利于高校发展的,合理的经费配置才是保证高校各项工作稳定向好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邢丽娜.世界一流大学经费水平和结构研究[D]. 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7.
[2] 郭米.中美高等教育经费筹措与配置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电子教育,2016(1).
[3] 周书馨,诸葛良.中美教育投资来源及总量比较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9(10).
[4] 张兴琳.中美高等教育的经费筹措比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