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业分工、农户分化及其对农业机械化影响研究:述评与展望

时间:2024-05-30

程丹

[摘 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土地被征用,耕地数量逐年减少,再加之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速度加快,带来农业分工深化和农户分化加剧,机械替代劳动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业分工、农户分化与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及关系进行梳理,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并且,当前学者的研究主要基于理论分析与区域性的实证分析两个方面,而我国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局部性的实证探讨难以得到广泛推广。故而对农业分工、农户分化与农业机械化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深化。为此,本文对农业分工、农户分化及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的展望,认为学者们对于三者的研究在研究视野、研究方法方面仍需要完善,尤其是对于农业机械化中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微观研究仍然较少,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农业分工;农户分化;农业机械化;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加速了农户分化和农业分工的发展。与此同时,农业劳动力的稀缺,规模农业的发展,导致农业机械化需求增加,农业机械发展又加速了农户分化和农业分工。那么,农业分工、农户分化与农业机械化发展又有何关系呢?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少研究,本文就有关文献进行梳理并进行述评,旨在助推相关研究的深化。

1 关于农业分工的研究

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能提高专业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并且他认為市场决定了分工水平。阿林·杨格发展了斯密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提出了迂回生产的概念,并在其相关理论中指出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导致了规模经济。杨小凯在解释劳动分工过程中引入了交易费用的概念,认为分工作为一个自我演进的过程既会带来好处,但也产生了交易费用,而分工水平则受到交易效率的限制。

以往学者研究中的分工多数集中于工业领域的考察,而最近30年学者们开始关注农业分工。 罗必良从农业自身的季节特性、生命特性及产品市场特性等导致农业分工的有限性出发,鉴于农业生产的迂回程度大大低于工业生产,农业进口迂回经济的过程是资本替代劳动的过程,认为农业领域的分工深化是不断排斥劳动的过程。此外,学者基于各种角度的分析,发现诸多因素对农业分工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如高帆基于农业发展和分工演进的视角,利用多个省份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未来农业发展要依靠体制完善和技术创新来推动农业分工。郭爱民通过对近代长三角与工业化时期的英格兰进行比较,得出劳动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保障民众的粮食水准和社会分工。杨俊等基于家庭分工的视角,研究了赣扶平原农户耕地的转入及其利用效率,发现对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筹发展有助于推动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和家庭专业化分工。胡新艳等通过构建“交易特性——生产特性一农业生产环节纵向分工可能性”的分析框架,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得出资产专用性、农业经营风险、劳动密集程度对农业环节纵向可分工性有显著促进作用。与此相反,一些学者在研究农村发展过程中发现一些制度障碍和农业自身的特性也阻碍了农业分工的进程。如Harold Demsetz、Gary Becker、Williamson等认为制约产业专业化分工演进的关键就在于交易成本。刘明宇将农村经济制度以及相关制度安排看做农民参与城市分工以及农民自身分工深化的障碍,从而致使农民陷入一种制度性贫困。

2 关于农户分化的研究

2.1 农户分化

对于农户分化的定义,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见解。陈胜祥认为农户分化是集体化时期被改造成同质型的农民,在突破条件限制、制度壁垒以及向非农领域的开拓过程中,由于努力情况、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在收入、职业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异质化过程。而焦源等认为农户分化是指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农民内部因文化程度、市场参与能力等因素差异而使他们的家庭资本累积、收入结构与就业结构出现了某种质的差别。这种质的差别在市场化的作用下使得传统农户向现代农户转变,并逐渐形成不同规模和不同种类的异质类群体,当前的异质类群体主要包括小规模农户、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和参与农民合作社的合作经营户等。总而言之,学者们关于农户分化的定义都主要强调由同质向异质的演变过程。

前苏联社会学者恰亚诺夫认为,在传统农村社会,人口因素而非市场条件和土地稀缺等经济因素是造成农户分化的主要原因,农户将依据劳动人口与消费人口的比率来调整家庭农场的经济活动,农户分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但随着20世纪后期亚洲和东欧一些国家“土地均分”式农业改革,经济因素成为农户分化的重要原因,这便意味着恰亚诺夫关于农户分化的人口因素说需要作出相应调整。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量农户向非农产业转移,进一步加速农户分化,使农村产生了经济和社会异质化明显的农户。对于分化中的农户群体该如何界定,依据农户的具体目的以及环境差异等,学者们大致将其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按照地区划分;二是按照就业领域划分;三是按照规模划分。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政策考量的需要以及划分标准的难以统一,使得对于农户分化的研究仍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我国学者基于农户分化的视角,发现农户分化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杨应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估计,对农户分化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农户职业分化和经济分化程度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聂建亮等认为农户的水平分化程度对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转入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他对农户的农地转出面积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转入面积影响则不显著,而农户的垂直分化程度则与其相反。刘明轩等基于农户分化的背景对不同农户金融服务需求进行研究,得出当前我国农户金融服务需求主要集中于借贷服务和保险服务,其中农场类农户对金融服务中的借款需求最为强烈,同时农户类型和地区变量会对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程度造成显著影响。焦源等人通过对农户分化状态下农民技术获取路径研究,得出小规模农户倾向于选择人际交往方式获取技术,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则选择网络作为技术的获取路径,合作经营户则通过合作社内部来获得技术。同时,他们还针对常规的“自上而下”的农技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农户需求的“自下而上”的农机推广模式。

2.2 农户兼业行为

学者们在研究农户分化的过程中,发现农户兼业化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探讨。向国成、韩绍凤认为农户兼业化是一定土地规模约束下家庭内的分工组织形式,是个体层面的专业化与家庭层面的专业多样化的有机统一,这有利于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使农户获得规模效益。陈晓红等认为兼业是指农户为追求家庭效用最大化,将原先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要素转移到当地服务业或工业等非农部门的一种行为。从狭义上讲,兼业是一种农外就业,指农户将家庭劳动力向农外转移而获得非农工资性收入,故而我们可依据家庭成员从事非农活动时间占全部劳动时间的比例来衡量农户兼业程度大小。总而言之,学者们都强调农户在从事农业过程中将部分要素转移到非农产业中。

何种因素会影响农户兼业行为的选择?国内外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速水佑次郎认为导致日本农户人均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农户农业外兼业收入的增加,但大多数以经营非农产业为主的零散农户普遍不离开农业,这既阻碍了自主经营农户的形成和发展,也成为农业结构改革的最大障碍。而国内一些学者结合发展经济学宏观范式,将兼业解释为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一种特定形态,认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城乡与区域等之间禀赋条件与收益差距是导致农户兼业流动的核心因素。Janvry & Sadoulet认为家庭内部成员的异质性可能造成不同农户在供给模式和非农劳动决策行为上的差异。陈晓红等通过对苏州农户的兼业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家庭劳动力结构、农业用地面积、当期非农产业发展状况和政府干預等对农户兼业行为产生影响。梁义成等从结构维度进行研究,揭示农民的教育程度、工作技能和个体健康等不同人力资本能力类型与非农兼业以及农户迁移行为存在紧密联系。De Brawn等从非农就业流动角度进行研究,认为人力资本状况是影响家庭流动程度和成员模式选择的关键要素。陈浩等基于家庭整体视角,发现成员间人力资本结构差距缩小和农户劳动成员平均人力资本数量水平提升,对提升主动离农意愿和增强农户非农化兼业程度产生重要影响。诸培新等研究发现家庭人力资本稀缺是导致农户实现兼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政府直接干预土地流转则实质上阻碍了农户兼业进程。

3 关于农业机械化的研究

对于农业机械化概念的定义,因其认知角度和评价方法的不同,学界对此也有诸多不同见解,但从农机化最直接的表现来看,一般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农机原值的增加,主要表现在国家和农业从业者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体现了农机化的实际投入情况。二是农机综合作业水平的提高,农机综合作业水平是指农机发展效率指标,反映了农业生产效率。农机综合作业水平是一个动态指标,是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农业生产中的各项作业环节中利用机械代替人畜力进行生产的程度。但在实际的项目评估中,由于农业机械化作业项目繁多,且彼此之间差距较大,故而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此在综合各种因素的考量中,选取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农机作业项目进行评价,以确保农业机械化评价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改善当前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生产局面,促进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望对这一论题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吴昭熊等通过对农户农业机械化投资行为的研究发现,农户已成为农业机械化投资的主体,并且农户的人均收益、亩均收益和政府亩均机械化投资对户均机械化投资产生重要影响。王新利,赵焜运用协整理论,构建VEC模型和VAR方程,发现黑龙江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经济增长关系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杨进结合理论层面与现实层面揭露了中国农业机械化与粮食生产的内在逻辑,并通过跨区作业实现某些环节的外包和规模经济。周振等通过对31个省份的15年的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不同的机械化衡量指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度都不同。此外,他还基于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来研究农民收入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发现农业机械化主要是通过影响粮食产出来提高农民收入,而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则不显著。

4 农业分工、农户分化与农业机械化三者关系的研究

农业分工、农户分化与农业机械化三者之间呈相互影响的关系。首先,农业分工推动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民在职业、收入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呈现出异质化。其次,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内生性关系:农业机械化助推了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同时,大量劳动力的非农转移诱发了一些农业妇女化、老龄化等现象,使得人们对农机社会化服务产生了更多的需求,从而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另外,机播、机收是农业机械化中的短板,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所在。最后,农业机械化是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深化延伸至农业领域的产物,农业机械化尤其是水稻生产的机械化,由于其技术应用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因而更容易被推广。并且,农业产业、生产环节以及农产品种类的分工导致农业劳动力稀缺性程度提高,这将会诱使农户采用农机具来降低劳动力成本,同时由于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细致性要求农机具具有高度的匹配性以便能够有效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这就反过来要求农业分工要更为细化以便农业机械的大规模推广。

5 现有研究的评述与展望

5.1 研究评述

纵观国内外有关农业分工、农户分化及其与农业机械化关系的文献来看,学者们的研究逐步深化,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证分析,对小农经济与规模经营长期并存的我国,如何处理好城镇化、工业化深入发展过程中农业分工、农户分化与农业机械化的关系,破解“谁来种地”困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鉴于我国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分工、农户分化与农业机械化关系的研究仍然有待于加强。

5.1.1 研究视野需要开拓。在现有研究中,多数研究者是基于农业分工、农户分化与农业机械化三者中的某一个或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很少有学者明确提出将三者结合在一起来进行研究。同时,由于地域的差异性,学者们进行研究时主要是基于一定的地域特征来进行区域性的研究,或者是基于特定的研究视角来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所得结论有失偏颇。此外,对农户分化及兼业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也需赋于时代特征维度。

5.1.2 研究方法需要完善。纵观现有国内外研究发现,学者们对于农业分工、农户分化以及农业机械化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实地调研等方法,结合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各种实证分析,研究多数基于局部或某一特定时间的调研数据,应考虑地域差异、农业类型、农产品特性、农事环节以及季节的差异。

5.2 研究展望

总体而言,对于农业分工、农户分化与农业机械化的研究视野、研究方法方面仍需要完善,尤其是对于农业机械化中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微观研究仍然较少,在后续研究中需得到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考虑到农业生产受到地域差异、产业特性以及作物品种差异等因素,故而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一是产业特性角度,农业发展由于受到自身的季节性、生命性以及产品市场特性的影响很大,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围绕农林牧渔业产业特性、同一产业内的农产品的特性、农事环节以及季节差异性进行重点分类研究,希冀能从农业分工、异质化的人力资本以及农机具选择更加匹配的角度去发现更多的研究成果。二是区域环境角度,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各地的地域环境存在明显差异,研究中需要考虑平原地区、丘陵山区以及北方、南方土地资源禀赋的差异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 魏娟,刑占文.劳动分工与生产效率理论评述及现实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04).

[3] 罗必良.论农业分工的有限性及其政策含义[J].贵州社会科学,2008(01).

[4] 高帆.分工演进与中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学习与探索,2009(01).

[5] 郭爱民.民众食粮水准、农业劳动效率与 产业分工关系的量化辨析—近代长三角与工业化时期英格兰的比较[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04).

[6] 杨俊,李争.家庭分工视角下农户耕地转入和耕地利用效率研究—以赣抚平原农区农户样本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5(09).

[7] 胡新艳,朱文珏,刘恺.交易特性、生产特性与农业生产环节可分工性—基于专家问卷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5(11).

[8] Harold Demsetz.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02).

[9] Gary S. Becker, Kevin M. Muphy. The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tion Cost and Knowledg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11).

[10] Williamson.O.E.The mechanism of governance[M].New York:Oxford Gniversitv Press.1996.

[11] 劉明宇.制度、分工演化与经济绩效——基于分工维度对农民贫困的制度分析[D].西北大学,2004.

[12] 陈胜祥.分化与变迁:转型期农民土地意识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13] 焦源,赵玉姝,等.农户分化状态下农民技术获取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04).

[14] 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15] Sudipta Bhattacharyya.Capitalist Development, Peasan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State:Survey Findings from West Bengal[J].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2001(04).

[16] 杨应杰,农户分化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估计[J].经济经纬,2014(01).

[17] 聂建亮,钟涨宝.农户分化程度对农地流转行为及规模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4(04).

[18] 刘明轩,姜长云.农户分化背景下不同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19] 焦源,赵玉姝.农户分化状态下农民技术获取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04).

[20] 焦源,赵玉姝.农户分化状态下需求导向型农机推广机制的研究[J].农业发展,2015(07).

[21] 向国成,韩绍凤.农户兼业化:基于分工视角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08).

[22] 陈晓红,王朝霞.苏州农户兼业行为的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04).

[23] 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农业经济论[M].农业出版社,2003.

[24] 贺振华.农户兼业的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农村观察,2005(01).

[25] De Janvry,Sadoulet E. Household behavior with imperfect labor market[J].Industrial Relations 2006(01).

[26] 陈晓红,王朝霞.苏州农户兼业行为的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04).

[27] 梁义成.离土与离乡:西部山区农户的非农兼业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10(04).

[28] De Brawn A,Rozelle S.Migration and household investment in rural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2(12).

[29] 陈浩,毕永魁.人力资本对农户兼业行为及其离农决策的影响研究——基于家庭整体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08).

[30] 诸培新,颜杰,苏敏.农户兼业阶段性分化探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02).

[31] 王新利,赵焜.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06).

[32] 吴昭雄,王红玲,胡动刚,等.农户农业机械化投资行为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3(06).

[33] 杨进.中国农业机械化服务与粮食生产[D].浙江大学,2015.

[34] 周振,马庆超,孔祥智.农业机械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的量化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6(02).

[35] 周振,张深,彭超,等.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来自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6(02).

[36] 杨俊,李争.家庭分工视角下农户耕地转入和耕地利用效率研究——以赣抚平原农区农户样本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5(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