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巴文化孕育下重庆园林景观特色分析

时间:2024-05-30

江秋雨 时新 郭园

摘要:巴蜀园林作为中国主流园林之一,拥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巴蜀文化分为巴文化与蜀文化,分别以重庆和四川为代表。着重以重庆为例,通过了解巴文化的起源发展,结合重庆独特的地势,从历史文化、地形地势、植被气候、造园手法4个角度分析山地城市的景观空间特色,并分析其对现代园林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重庆园林;巴蜀园林;景观空间特色

古语有云,积土成山,因而风雨兴焉,所以人之所居,居之所境;因人而论,因时而变,因域而异;正所谓一方山河养育一方人,亦或貌相、亦或性情。中国园林以地域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巴蜀园林、西域园林。巴蜀园林作为中国五大主流园林之一,拥有特殊的气候、险峻的地势、渊源的文化。巴蜀文化作为巴蜀园林的重要支撑,分系巴文化与蜀文化,其代表地分别为重庆、四川,今仍有巴渝、川蜀一说;但就文化、地势、气候等角度来说,两者园林风格还是各有千秋。

重庆是巴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为典型的山地城市。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开山成路、挖湖堆山已不再是造园的一大阻碍,越来越多现代化园林的出现与古典园林交织碰撞,前进的步伐势不可挡,而留存的历史如何珍藏?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 历史文化

巴文化起源于中国古代西南及中南地区的巴国王族和巴地各族。经考证,“巴”的地域范围为重庆地区。也就是说,重庆是巴文化的起源地。

早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西南有巴国,太暤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而“巴”字在古文字中即为蛇形,《元和郡县志》卷34条《渝州》载:“梁州之城,古之巴国也,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故之为巴。”足以说明,巴国地势曲折陡峭,河流蜿蜒湍急,这为巴系园林的独特空间构造提供了先决条件。早在四千多年前,巴人便开始了原始的农耕、制陶、纺织等社会农产业活动,并逐渐汇聚,扩大规模形成城池,遂有了巴系建筑和巴系园林。

巴文化的产生主要分为3个重要时期,即:上古巴国文化时期、中古巴渝文化时期、近古重庆文化时期;其分别伴随着重庆园林的孕育期、形成期和发展期。

1.1 重庆园林的孕育期

古曰:“巴有将,蜀有相。“巴人骨子里流淌着耿直忠诚的热血,对于上古时代的巴人来说,他们信奉神灵、崇拜祖先,祟尚仁德善行道义之举,予仁德忠义之士地位颇高;故多将其神化,大力播散宣扬;遂巴文化中多流传英雄神话、祖先之迹、神巫传说。故而英雄纪念祠、祖宗祠堂、神巫庙宇为巴文化所孕育的园林的重要组成形式之一。此时期,不乏依山而建的纪念祠堂,如:纪念张飞的云阳张桓侯庙、纪念刘备托孤的奉节白帝城、纪念大禹的涂山禹王庙等。

重庆地势山水环抱,建筑一面靠山,一面临水,连绵陡峭的坡地上实现人居建筑以吊脚楼为主,作为上古巴人顺应自然条件,克服环境艰险的创造结果。

1.2 重庆园林的形成期

秦唐时期,中国统一,日渐壮大,人口流动加快,巴渝地区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受王族的牵制,文化的交融兴起。巴文化与蜀文化交流最多,逐渐形成了巴蜀文化。此时期佛教文化兴盛,寺院之风席卷全国,重庆地区的佛寺园林沿袭了纪念园林的主要特征,多依山而建,以山为林,水为池,坡地筑梯。如:缙云山缙云寺、温塘峡温泉寺、忠县龙兴寺等。

1.3 重庆园林的发展期

宋清时期,文人辈出,书院文化蓬勃发展。早在唐代重庆大足便有了最早的南岩书院;到宋代,南宋大儒魏了翁于合州建濂溪祠,更有奉节静晖书院、涪陵北岩书院、巫溪凤山书院、万州宏文书院等;清代重庆地区的书院文化更加发达,有:缙云书院、綦江拍赢山书院、南川隆化书院、铜梁巴川书院、壁山重壁书院等。到近现代,由于重庆的大变迁和革命历史,会馆园林和私家园林出现。会馆多为缓解思乡之苦的同乡聚——同乡会馆,最大的应属位于主城观音岩和枣子岚娅的峡谷之间的张家花园园林(今巴蜀中学所在地),占地100hm2;据有关资料显示,该园林为典型的巴文化风格,修筑之时,多拾当地之材,充分保留山涧植被,结合地势自然起伏而灌池筑亭。一时间环境清幽,游人如织。可惜随着历史长河的冲刷,大部分书院和张家花园都没有被保留下来。仅有江津聚奎书院、璧山文庙书院、鹅岭公园等少数园林至今尚在。

2 地形地势

重庆市位于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东西宽470km,南北长450km。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南部沿大巴山和武陵山两座大山脉。市域内存在各个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渝东南川鄂湘黔隆褶带,渝西川中褶带,渝中川东褶带,经向构造的渝南川黔南北构造带和渝东北大巴山弧形褶皱断裂带等。

简而言之,其地形特色为:地势起伏大,层状地貌明显;地貌造型各样,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貌形态组合的地区分异明显;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其特异的地形结構,坚固多姿,变幻有致。就地取材,大大减少了山水园的施工量;因地制宜,增强了园林的趣味性;实为中国自然山水园林的孕育之良地。

3 植被气候

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18℃,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在1000~1350mm,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

一年四季,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空气湿润,降水丰沛;太阳辐射弱,日照时间短;多云雾,少霜雪;植物自然分区特征表现为常绿阔叶林、次生、暖性针叶林、竹林和常绿阔叶灌丛等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表现特征最为明显。市域植物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辖区内共有6000多种植物,其中全国一级保护植物12种,二级保护植物51种,特有植物和标本植物47种,森林覆盖率20.49%。可用于园林上的植物有1658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隶属190科754属。其中,蕨类植物21科30属43种;裸子植物9科26属50种;被子植物160科698属1565种151

足以说明,地区气候适宜,植物种类丰富,四季常青,搭配山间木制脚楼,体现自然野趣,大有归隐脱俗之感。

4 造园手法

重庆地区高山富水,气候潮湿。干阑式建筑古代巴人的传统建筑,早期以群局方式依山而建,水路为主要交通渠道。随着历史变迁,文化交融,重庆园林形式主要有书院园林、私家园林、纪念性园林、公共园林等。

4.1 书院园林

“书院”一名源自唐代,大多修学之士好隐居,以寺庙为藏身之所。故书院选址多以寺庙为借鉴,规整、庄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自成一脉,称之为“书院园林”。最早的大足书院起源于唐朝,而后于清朝光绪年间统一改为学堂,如今多数书院已不在,且对其描述不多,实为重庆园林的一大缺憾。

4.2 私家园林

近代出现私家园林主要分为:传统式园林;以山中造水,水中筑山,点缀亭台楼阁为主,如:礼园、蒋介石黄山官邸、九思堂私园。郊区农家园林;田园风光、景色宜人,以生产为主要性质,如:红岩刘家花园、刘湘公馆。规则式布局园林;多为政事用地、严谨肃穆,如:沙坪坝烈士墓、蒋介石尧庐、林园美龄楼。

4.3 纪念性园林

纪念英雄园林,如:张飞庙、涂山禹王庙等多建于山间,投以祟敬之情,远离城市喧嚣,息于故土。蜿蜒盘旋的山路石梯串联的干阑式建筑群落层叠于山中;纪念神明园林,如:华岩寺、罗汉寺、能仁寺、慈云寺、巴岳寺等。

4.4 公共园林

趋于近现代的公共园林,面积大小不一,因境而异;如今,留存最多的便属与民同乐的公共园林。就择址而言,沿线沿交通,选择景观资源丰富的地方。就路线而言,于山间曲折藏露,若隐若现,随山势地形起伏高低,有起有落。就平面布局而言,主要有:轴线布局、线性布局、点式布局。

轴线布局多用于地势平缓处,增强人流引导,着重方向感,如:林园美龄楼位于林森楼正北偏东一点的位置,从空间布局而言两座楼形成了南北向的主轴线,同时与中正楼、马歇尔楼成东西线,使得整个园林中主要建筑呈T形布置,随着山势地形逐渐升高,显得大气沉着,稳重庄严。

线性布局多用于山体地形陡峭,以线性延伸空间,受地形控制,减缓坡度,扩大景观面,如张飞庙就是最好的例子。

点式布局用于面积较大,以整座山为园,如鹅岭公园、鸿恩寺公园。布局划分,分散布置,不同布局有不同功能、主题,加以植物山石点缀,形成丰富怡人的园林空间。

除了重庆园林自身拥有的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峰、峦、岭、岩、壁、坡、坳、谷等之外,传统造园手法也是不可或缺,借景,于山、于水、于物;框景,以景框景;更有夾景等。

5 结语

巴文化作为巴蜀园林的重要支撑之一,夹带着古老气息,描绘着古往今生,传颂着守护的信念。巴系园林与文墨气氛浓厚的蜀系园林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野”与“拙朴”。于现代生活看似格格不入,却因它的介入碰撞出火花。他像一名怀揣信念的武将,挥洒着手中的笔墨,笨拙的书写,却苍劲有力。如今的巴系园林却因岁月的冲刷逐渐被世人所淡忘,对于重庆园林这样一个经典巴系园林,是值得我们去发掘、整理、研究的。希望以此方式,能有更多的人关注重庆园林,关注巴系园林,为其发展奉献一份助力。(收稿:2018-09-12)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89.

[2]杜春兰,罗馨.巴蜀传统山地园林设计“匠心”[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30.(02):115-120.

[3]杜春兰.景观空间系统在山地城市中的解读与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3,28.(05):1-4.

[4]段渝,政治结构与文化模式:巴蜀古代文明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第70-82.

[5]赵有声,况平,青虹宏,重庆园林的历史文化成因初探[J].重庆建筑2003(04):52-5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