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的诊治

时间:2024-05-30

王芳

摘 要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疫病,感染的猪群发生以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发病为特征,母猪主要表现为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和呼吸困难,是当前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

关键词 繁殖;呼吸综合征;诊治

1 流行特点

该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猪是惟一的易感动物,各种年龄、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并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由病猪的鼻腔分泌物、病公猪精液和尿中排出,粪便排毒少。呼吸道是该病的主要感染途径,空气传播和感染猪的流动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在该病流行期即使是严格封闭式管理的群猪也易发生感染。患病母猪所生仔猪及其粪尿污染的环境、饲养工具、运输工具等均可成为该病的传播媒介。

2 症状

2.1 种母猪

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间情期延长。妊娠母猪发生早产、后期流产、产死胎、胎儿木乃伊化、产弱仔等。部分新生仔猪表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及轻度瘫痪等症状,产后1周内死亡率明显增高。少数感染母猪表现暂时性的体温升高(39.6℃-40℃)。个别病猪的双耳、腹侧及外阴皮肤呈现一过性紫斑。少数母猪表现为产后无乳、胎衣停滞及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现象。

2.2 种公猪

发病率较低,症状表现为厌食,精神差,呼吸加快,消瘦,无明显发热现象。少数公猪出现双耳或体表皮肤变色发绀。精子数量减少或活力下降,精液质量下降。

2.3 仔猪

以1月齡内仔猪最易感,并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体温升高到40℃以上,呼吸困难,有时呈现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腹泻,离群独处或互相挤在一起。皮毛粗毛,肌肉震颤,共济失调,有的病仔猪呈“八字形”呆立,后躯瘫痪,渐进性消瘦,眼睑水肿。有的仔猪表现口鼻奇痒,常用鼻盘、口端摩擦圈舍壁栏,鼻有分泌物。少部分仔猪可见耳部、体表皮肤发紫,死亡率高达100%。耐过猪生长缓慢,易继发其他疾病。

2.4 育肥猪

育肥猪不易感,感染后仅表现轻度的症状,呈一过性的厌食及轻度的呼吸困难。少数病猪表现为咳嗽,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发绀。

3 病理变化

病毒通过口鼻等途径进入猪体,在感染后12-24小时,可在感染猪的血液中发现PRRS病毒。病毒在肺泡巨噬细胞中繁殖,然后大量的病毒进入血液和其他组织。从肺、心、肝、脑、脾、淋巴结、胸腺、扁桃体、骨髓、血浆及血清中分离到病毒。PRRS造成的病理变化,最常见的是局限性间质肺炎,随着感染时间延长,可波及各肺叶,质地如橡皮。小猪还可见胸腔积液,肾周围脂肪、皮下、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4 诊断

该病仅根据临订症状及流行病学特征很难做出诊断,必须排除其他有关的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的疾病,才能怀疑为此病。确诊需借助于实验室诊断技术,包括病理变化、病毒分离与鉴定、检测抗原及血清学诊断,其他病毒分离与鉴定是该病最确切的一种方法。鉴别诊断十分重要,要与发生相似症状的病毒和细菌病区分开,如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瘟、猪乙型脑炎、衣原体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霉菌病等,以免误诊。

5 防治措施

目前该病尚无特异的防治方法,控制其流行的关键是切断该病传播途径。

5.1 引进种猪时

必须从无此病的种猪场购回母猪或公猪。必须做好检疫工作,防止引进种猪时带入此病。

5.2 在饲料和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

提高机体免疫力,以防感染PRRS。如有发病,则采取一些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继发感染及防止扩大蔓延的措施。

5.2.1 隔离病猪,减少疫病蔓延。发病猪场要严密封锁,禁止猪只调运,在最后一头猪死亡或临床症状消失后2个月,并经严格终末消毒,方可解除封锁。猪场周围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疫病扩散。

5.2.2 及时清洗和消毒猪舍及环境,保持猪舍、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

5.2.3 病猪要进行对症治疗,用蓝圆康泰、黄芪多糖给病猪喂饲,以减轻症状,同时对病猪补充足够蛋白质和喂高能量饲料,对腹泻病猪补充电解质。

5.2.4 改善饲养管理,精心护理,降低死亡,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

5.3 免疫接种是十分重要的防治手段

母猪配种前20d、产前35d、仔猪25日龄各防一次蓝耳病疫苗;在发病高峰期采用自家苗免疫有一定效果;一般猪群在稳定情况下不注射疫苗。PRRS病毒的感染发病与伪狂犬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因此也应做好猪伪狂犬病的免疫工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