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王美洲
摘 要 通过在基肥中增加硅肥的试验发现,硅肥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株高随着硅肥用量的增加先增后降,硅肥对穗长影响不大。实粒数随着硅肥用量增加也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但两种硅肥处理的小麦千粒重都比ck减少。当硅肥用量为15kg/667m2时,实收产量最高,为687.3kg/667m2,试验表明硅肥用量过高对小麦产量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小麦;硅肥;产量
为研究基肥中增施硅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本试验将通过不同用量的硅肥对比,观察硅肥是否对小麦的产量有明显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供试品种宁麦13,设计3个处理,硅肥为“龙凤呈祥”牌活性硅钙肥,用量分别是0(ck)、15kg/667m2、20kg /667m2,各处理表示为CK、Si-15、Si-20,每个处理三个重复。硅肥在整地时提前撒施到试验区,基肥施用尿素30斤/667m2+磷酸二铵30斤/667m2。
1.2 试验实施情况
试验点设在农科所S19号田,土壤类型为粘性潮盐土,前茬闲置,土壤地力高。
随机排列,两个重复,行距20cm,四周设保护区。基本苗设计为35万。试验于12月10日人工拉行播种,原墒出苗。
肥料运筹:一生总用纯氮16.5kg/667m2,氮肥基肥:蘖肥:穗肥=6:2:2 ,基肥用尿素15kg/667m2加磷酸二铵15kg/667m2,分蘖肥在2.5-3叶期施用7.5kg/667m2尿素作壮蘖肥,叶龄余数3.5叶时施用7.5kg/667m2尿素作拔節肥;总用P2O5 6.9kg/667m2,全部基施,硅肥一次性基施。
防治杂草1次,防治赤霉病3次,兼防其他病虫,用劲丰化控1次。
其他生产措施按照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求统一实施。
1.3 调查内容
群体动态:基本苗、高峰苗、成穗数、成穗率。
产量性状:成熟期取样考种,测定株高、穗长、实粒数、千粒重、小区全部割方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茎蘖动态和植株抗性
由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高峰苗相差不大,基肥增施硅肥15kg/667m2的处理成穗数最多,为60.7万/667m2;随着基肥中硅肥用量的增加,当硅肥用量为20kg/667m2时,穗数呈现出下降趋势。而成穗率也基本随着硅肥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后降,最高的是第二个处理,当基肥增施硅肥15kg/667m2时,成穗率达到最高的51.6%;最低的是基肥增施硅肥20kg/667m2时,成穗率最低,为44.5%,较第二个处理降低7.1%,较CK降低 2.1%。
株高方面,增施硅肥15kg/667m2的处理最高,为67.6cm;CK处理株高最低,为65.2cm。穗长方面,CK和基肥增施15kg/667m2的处理一致,而基肥增施硅肥20kg/667m2的处理穗长最短,只有6.42cm,比前面两种处理少0.7cm。
本试验各处理均未发生倒伏。
2.2 产量结构
由表2可以看出,基肥增施硅肥 15kg/667m2时穗粒数最多,为36.7粒,基肥增施硅肥20kg/667m2时,穗粒数最低,为31.6粒,CK穗粒数34.1粒。千粒重则随着硅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产量在基肥增施硅肥15kg/667m2达最大值,为687.3kg/667m2;当基肥增施硅肥20kg/667m2时,产量比CK低10.9kg/667m2。
通过以上试验可以看出,小麦基肥增施适量硅肥对提高实粒数和产量有积极的作用,但不能超过一定的用量。当硅肥用量为15kg/667m2时,小麦产量能达到较高的水平,而硅肥用量达到20kg/667m2时,产量出现明显的下降,甚至低于对照,可能原因是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平衡被打破,导致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下降,进而影响到最终的产量表现。
参考文献:
王志春.不同施硅肥水平对小麦生产的效应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07(06):293-294.
魏会廷.利用土壤硅肥防控小麦病虫害[J].四川农业科技,2017(12):2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