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析旱地农业技术发展趋向

时间:2024-05-30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逐渐缺乏,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旱地农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些许建议,以期我国旱地农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

我国的旱地农业产区分布较广,北方地区及南方丘陵山地都是以旱地种植为主。所以在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环境下旱地农业如何长远发展成为农业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1 旱地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是为了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作物更好的生产而研究的土地保护技术。它通过减少土壤耕作的时间来避免人们对耕地的过度使用。一般情况下,人们用秸秆和作物残茬对地表进行覆盖,以此来增强土地养分,防治病虫草害的发生,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耕地的抗旱能力。首先,保护性耕作有一定的保水作用。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对于旱地来说,蒸发是土壤水分流失的重要原因。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将秸秆等物品覆盖于耕地表面,可以遮挡阳光,起到降温作用,有效减少蒸发造成的损失。同时,对土地的少耕免耕也能够增加土壤渗水,有一定的储水功能。其次,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减少土地扬尘。在旱作地区,土壤干燥稀松,翻耕后土壤浮在地表,容易被风吹走。但通过秸秆等的覆盖,能够降低风速,加强水分的存储,有效避免土地扬尘。而且,秸秆等产于土地,还于土地,可以避免焚烧对空气的污染,秸秆在土地中分解后还会成为土地的养料,增强土地的肥力。最后,保护性耕作还可以有效降低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节约耕作成本。因为,传统的耕作方法要进行秸秆收获、翻地、耙地等多项工作后才能继续耕种,而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直接将秸秆置于土地中,不仅可以减少作业,还能有效增加土地中的水肥含量,以此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效果[1]。

2 节水灌溉

旱地农业地区降水偏少,灌溉水资源有限,为了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农业生产,防止旱情的发生。首先,应加强农田中的水利设施建设。对于旱地来说,水利设施的建设要以微型设施为主,因为其制作工程简单、造价低、蓄水能力强且便于管理,如利用蓄水池、水窖等微型水利设施进行集雨节灌,可以有效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十分适合农民们使用。其次,可以运用地膜覆盖及膜下滴灌技术。其不仅能够对农作物增温保湿,也是用水最少的灌溉方法。利用局部灌溉的方法可以减少棵间蒸发,有效节水。同时肥料通过滴水进入与作物最接近的土壤中,也可以充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膜下滴灌采用对水源密闭输送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随水传播。覆膜周围的土地较为干燥,可以减少病菌、杂草以及害虫的生成,能够降低农民对农药的使用,也保护了土地的生态环境。最后,还可以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来进行节水。这种技术是利用压力系统将水肥融为一体,然后进行滴灌。这是一种最为科学的灌溉方式,能够保证作物的水肥均衡,而且把肥料和水直接送到植物根部,可以减少水肥的使用,节水省肥。同时,相较于传统的施肥与灌溉,水肥一体化可以有效节省耕作时间,还可以减轻土傳病害的发生率,从而达到提升产量的目的。

3 作物的遗传改良

为了增加干旱地区农作物的产量,一方面必须改良农作物生长环境,另一方面要将作物的基因遗传进行优化,以此把干旱地区可种植作物的生长潜力发挥到最大。运用作物遗传改良技术,最重要的就是要强化作物对抗病虫害的能力。经研究表明,旱地农业的作物大都以抗旱和高产为主要目标,而忽视了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导致作物多受病虫害的影响,产量降低。因此,培育种子时要加强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研究人员要采用遗传基因组合和控制方法加强基因工程,在对抗旱和高产作物进行融合时,再加入抗病虫害的因素,通过科学的分析,使抗旱、高产及抗病虫害这三个特征融入到一个品种之中。利用遗传改良技术培育出的新品种如果应用,就可以有效提高旱地农业作物的生长能力,增加农产品产量,促进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

4 加强化学调控技术探究

对于化学调控技术的探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并研究出了一批较为符合我国旱地地区农业发展的化学物质,如赤霉素、缩节胺等。这些物质的应用使我国旱地农业的产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实际上对于化学调控的研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完善。首先,研究人员要充分考虑到旱地农业生态条件的复杂性和农作物生长的独特性,有针对性的进行节水抗旱研究,使化学药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其次,在以往的化学试剂研究中,总是以抗蒸腾为主要目标,来达到节水的目的。研究人员应该放宽视野,从多种角度分析旱地农业的特点,在增强水分吸收、提高作物耐力等多方面进行探究,以此来提高旱地作物抗旱节水的能力。最后,研究人员在对化学药物进行推广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效益,最大程度的将化学药物给土地带来的污染降到最低,以促进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旱地农业要想保持长远发展,就要积极的对农业技术进行提高。要充分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遗传改良技术以及化学调控技术的优势,提高作物节水抗旱能力,推进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山仑.旱地农业技术发展趋向[J].中国农业科学,2002(07):848-855.

[2]阿卜杜外力·如则.分析旱地农业技术发展趋向[J].农家致富顾问,2017,(2):8. DOI:10.3969/ j.issn.1003-9902.2017.02.007.

作者简介:李颍:(生于1973年8月),女,汉族,皖阜阳市颍上县人,现供职于颍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济师(中级),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