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尹黎云
做官要打送礼者
■尹黎云
“官不打送礼的”这句话的确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而且这种社会现象似乎自古就有。《史记·周本纪》:“崇侯虎谮西伯於殷纣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於帝。’帝纣乃囚西伯於羑里。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纣大说,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这恐怕是史书中有关送礼最早的记录。西伯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昌,为了把他从被囚之地解救出来,他的臣僚采用了虽然原始却很有效的办法——送礼。
当然,西伯的臣僚送礼,确实有些不得已。面对一个昏庸无道的君主,他们也只能出此下策。古往今来,像西伯那样,为了保护个人合法的权益,避免遭受残酷的迫害,不得不送礼的人,屡见不鲜。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送礼者的动机并非那么光明正大,那么值得同情。他们送礼,目的只是谋取私利,结果是破坏法律。物理学上说,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社会学也是如此。既然有人为了谋取私利,不惜破坏法律送礼,那么就必然会有正直的官员为了保护公利、捍卫法律,与送礼者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对这些官员来说,做官要打送礼者,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奉公守法的具体表现。所谓“打”,就是指对送礼者予以坚决的回击。“打”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平。具体地分析,“打”可以分为“虚打”和“实打”两种。所谓“虚打”,就是采取某种方法阻止送礼者的行动,使之知难而退;所谓“实打”,就是对送礼者严加惩处,以儆效尤。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人杨震是个知识渊博而刚直无私的人,号称“关西孔子”。“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杨震不愧为“关西孔子”,“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他对送礼者的回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使得送礼者王密不得不羞愧地退出。
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着“悬鱼”、“悬丝”、“悬瓜”、“悬鹅”的故事,这些故事无一不是在鞭挞那些居心叵测的送礼者,讴歌那些仗义而行的官员。
东汉人羊续担任南阳太守,他不仅政绩卓著,而且从不以权谋私。《后汉书·羊续传》记载:“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羊)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於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这就是“羊续悬鱼”的故事。他把府丞送来的鱼“悬於庭”,以达到“杜其意”的目的,这无异是向世人宣告自己的政治态度,让那些送礼者在正义面前走投无路,求告无门。
西晋人山涛是竹林七贤之一,据《晋书·山涛传》记载,他曾经“除尚书仆射,加侍中,领吏部”,主管官吏的任免、考核事务。《晋书》和晋人戴逵的《竹林七贤论》都记载了“山涛悬丝”的故事,不过,《竹林七贤论》的记载更为具体一些:“鬲令,毅,为政贪浊,赂遗朝廷,以营虚誉。尝遗山涛丝百斤,众人莫不受,涛不欲为异,乃受之,命内阁悬之梁上,而不用也。后毅事露,案验众官,令吏至涛所,涛於梁上下丝,已数年,尘埃黄黑,封印如初,以付吏。”这位鬲县县令,毅为了升官发财,对朝廷大臣肆意行贿,山涛也得到了“丝百斤”。他虽然接受了礼物,却“命内阁悬之梁上,而不用也”。后来,毅的事情败露,许多高官被牵连其中,山涛则安然无恙。当令吏来到山涛的处所,山涛从梁上取下丝,丝上“尘埃黄黑,封印如初”。有人可能认为,山涛的举止仅仅是洁身自好而已。身为吏部的主管,他只是“悬丝”,而没有继续追究,毅的罪责,他的悬丝之举不过尔尔。不过,晋朝的统治者是极端腐败的司马氏家族,山涛这样做,或许有他的难言之隐,我们也不好苛责古人。
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有个南清河太守名叫苏琼,是个勤勉为民的地方官。《北齐书·苏琼传》和《北史·苏琼传》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於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这位原乐陵太守赵颍只是出于对苏琼敬重,送来两个新瓜,在盛情难却的情况下,苏琼虽然收下新瓜,却把新瓜悬挂在听事的大梁之上。许多人听说苏琼接受了赵颍送的新瓜,纷纷给苏琼送来新鲜的水果,看到梁上悬挂的瓜,又只好怏怏地离开。两个悬挂在梁上的瓜就这样巧妙地拦住了送礼者的脚步。
据《明史·周新列传》记载,监察御史周新由于“敢言,多所弹劾,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后来,他又出任浙江按察使,发奸擿伏,秉公执法,深受百姓的欢迎。“当是时,周廉使名闻天下”。至今在江浙一代还流传着他“悬鹅拒礼”的佳话。不过,《明史》里没有记载,倒是明人周清原在《西湖二集·周城隍辨冤断案》中简单地提了几句:“同僚一日馈以鹅炙,悬於室中,后有馈者指示之。”“鹅炙”就是烤鹅。同僚送他一只烤鹅,他把烤鹅悬挂在室内,再有人送礼,他便把悬鹅指给他们看,以表明自己拒收礼物的决心。
这四位官员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分别演译出“悬鱼”、“悬丝”、“悬瓜”、“悬鹅”这样精彩的故事,四个故事好像四出反贪拒腐的折子戏,不断地向后世的为官者敲响振聋发聩的警钟,也不断地向后世的送礼者发出曲尽其妙的劝戒。这四位官员在“官不打送礼的”的团团迷雾中,不约而同地喊出了一个坚定有力的“不”,又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悬物示众的办法,阻止送礼者的脚步。这样做,既给送礼者留了面子,又坚守了自己的名节,可谓两全其美。
做官要打送礼者,悬物示众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廉政文化也丰富多彩。
宋人刘温叟在回击送礼者方面就为后人树立了典范。《宋史·刘温叟传》记载:“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送礼者赵炅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当时还是晋王,担任开封府尹,是京师的最高长官。有人问刘温叟,晋王送他财物,他为什么封署不用,他回答说:“晋王身为尹京,兄为天子,拒之则失敬。我方为御史,受而用之,则何以清流品也?”身为御史中丞的刘温叟,职掌纠察百官的事务,他用婉拒晋王送礼的办法,杜绝了一切送礼行贿的门径,其勇气和胆略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清人张伯行是康熙年间的高官,他清明廉洁,政绩突出。据《清史稿·张伯行传》记载,清圣祖玄烨曾经赞扬他说:“伯行居官清正,天下所知。”清世宗胤禛则赐他“礼乐名臣”的匾额。他去世以后,谥为“清恪”,因而人称“张清恪”。
《清朝“史大观·清人轶事》中记载:“‘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分,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傥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这是“张清恪”的《禁止馈送檄》中所言。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8年),张伯行调任江苏巡抚,为了表明心迹,也为了公正执法,张伯行公布了这份《禁止馈送檄》,义正词严地将所有的送礼者拒之门外。他的《禁止馈送檄》写得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所有送礼者只要良心尚未泯灭,站在檄文面前,恐怕都会面红耳赤,自惭形秽。“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用现代汉语表达,意思就是送礼的行为谁说是人之常情呢?实际上它在败坏官员的廉耻之心。他说话针针见血,堪为天下楷模。
昆剧《十五贯》让明朝苏州太守况锺成为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明史·况锺传》记载:“(况)锺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江西省靖安县况锺墓园里有一座清风亭,亭内镌刻着况锺的一首诗:“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这是况锺赴京述职时,他为了谢绝苏州官民向他送礼而写下的诗作。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员赴京述职,一般是要带去大量的金银财宝和地方特产,以便对京城里的权贵进行打点。况锺以诗明志,同样把送礼者全部拒之门外。
一般情况下,送礼者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连美女也可以成为他们的礼品。《清朝“史大观·清人轶事》记载,清朝中期,有一位姓丁的布政使以天子侍从臣的身份视察大江南北。一位军队的裨帅非常害怕,连忙把一个掳掠来的美女当作礼品送给布政使。布政使不动声色地收下美女,然后私下询问美女的来历。美女说,她是有夫之妇,丈夫是个士人,她在战乱中,家破身俘。布政使立即派快骑去寻找美女的丈夫。不到半个月,那位士人找到了。布政使不仅让他们夫妻团圆,还赠送银两,派人送他们返回家乡。当地百姓听说了这件事情,无不为布政使的正义之举感激涕零。布政使对美女的处置可谓细致入微,他对送礼者的回击也是坚定有力的。
不可否认,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官员会收到一些无法拒绝的礼物。如何处理这样的礼物,对官员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三国时期的魏国太中大夫田豫就为后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南朝宋人裴松之在《三国志·魏书·田豫传》的注中引《魏略》说:“鲜卑素利等数来客见,多以牛马遗(田)豫;豫转送官。胡以为前所与豫物显露,不如持金。乃密怀金三十斤,谓豫曰:‘原避左右,我欲有所道。’豫从之,胡因跪曰:‘我见公贫,故前后遗公牛马,公辄送官,今密以此上公,可以为家资。’豫张袖受之,答其厚意。胡去之后,皆悉付外,具以状闻。於是诏褒之曰:‘昔魏绛开怀以纳戎,今卿举袖以受狄金,朕甚嘉焉。’乃即赐绢五百匹。豫得赐,分以其半藏小府,后胡复来,以半与之。”当时北方的鲜卑人是魏国安抚的对象,因此,他们送礼,很难拒绝。田豫便把收到的礼物全部上缴。鲜卑人只好怀藏“金三十斤”偷偷地送给田豫,田豫有意张开袖口接受了礼金,事后他依然全部上缴归公。魏文帝曹丕很受感动,下诏表彰他,特地赏赐他五百匹绢。田豫把这些绢分一半藏在官府的府库里,以备公用,另一半则送给鲜卑人,作为对鲜卑人的答谢。
清高宗乾隆年间,有个湖南巡抚名叫陆耀,号朗夫,他自幼立志以古人自期,居官廉俭。《清朝“史大观·清人轶事》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陆朗夫……初至任,盐商进白金三万两。公问其故,商人曰:‘此旧规也。先进此金,后当以时继进。’公不受,并绝其再进。商人曰:‘大人不受,则此金无所归矣。’公命以其数平盐价,价为之顿落。”这位陆耀在处置盐商送来数额巨大的礼金时,方法十分巧妙,既然盐商执意要送,他索性让盐商把这些礼金用来平易盐价,为百姓谋得福利。
在中国历史上,廉洁奉公、拒收礼物的为官执政者不乏其人。他们的思想和业绩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几千年来中国政治舞台上最具活力、最为强劲的正能量,也是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绵延五千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做官要打送礼者,这是中国廉政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多数情况下,这种“打”只是虚打,但有时则是实打,而且常常是出以重拳,打得送礼者魂不附体,抱恨终天。
《梁书·顾协传》记载:“(顾)协少清介有志操。初为廷尉正,冬服单薄,寺卿蔡法度谓人曰:‘我愿解身上襦与顾郎,恐顾郎难衣食者。’竟不敢以遗之。及为舍人,同官者皆润屋,协在省十六载,器服饮食,不改於常。有门生始来事协,知其廉洁,不敢厚饷,止送钱二千,协发怒,杖二十,因此事者绝於馈遗。”这位顾协担任廷尉正,是司法部门的最高长官,位高权重,他却能够做到严于律己。他的属下看他“冬服单薄”,想送他衣服也不敢轻举妄动。他的一位门生“知其廉洁,不敢厚饷,止送钱二千”,顾协还是怒不可遏地将这个门生重打二十杖。
《南史·郭祖深传》记载,南朝梁人郭祖深担任南津校尉时,他“常服故布襦,素木案,食不过一肉。有姥饷一早青瓜,(郭)祖深报以疋帛。后有富人效之以货,鞭而徇众。”有意思的是,同样是送礼,老妇人送瓜,他收下了,并用重礼予以回报;富人送货,他却对富人施以鞭刑,并且加以示众。原因很简单,老妇人送瓜并非行贿,是出于对他的关心爱护;富人送货则是别有用心,意有所图。
《元史·杨景行传》记载,抚州路总管府推官杨景行是个不徇私情、执法如山的好官,创造了“发擿奸伏,郡无冤狱”的优异政绩。金溪(今江西金溪)有个豪僧法号云住,居然盗掘坟墓,偷取里面的财物。事情败露以后,他向当地官吏行贿,当地官吏有意把案子压下,对云住进行包庇。杨景行得知这件事情以后,迅速按察。云住连忙给杨景行送去厚礼,企图让杨景行停止追查。杨景行不仅不接受他的厚礼,反而加快了按察的步伐。云住吓坏了,连忙贿赂杨景行的上司,企图通过杨景行的上司向杨景行施加压力。杨景行全然不顾,一查到底,终于把云住绳之以法。
《清朝“史大观·清人轶事》记载了这样的故事。康熙年间,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宋德宜担任户部侍郎,掌管入京的门票。有一次,龙江关大使李九官押解铜料准备入京。他夜里给宋德宜送来银子四十两,要求宋德宜给他门票。宋德宜勃然大怒,毫不客气地把李九官赶出门外。同时,他立即向朝廷弹劾李九官。清圣祖玄烨对宋德宜严格执法的行为大加赞赏,并立即罢免了李九官的职务。
对送礼者严加惩处,毫无疑问是对送礼现象的坚决否定和有力鞭挞。官场上的所谓送礼,是极其丑陋的腐败现象。“官不打送礼的”只不过是贪官污吏们为自己的罪恶行径蒙上的一层遮羞布而已。我们之所以呼吁做官要打送礼者,就是因为送礼现象如果不加以阻止,任其蔓延,那么国家政权的机体就会锈蚀腐烂,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创造的成果就会付诸东流。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在人际交往中,礼物无疑是一种催化剂,它可以融化人的感情,软化人的意志,弱化人的思想,使人的感情漠视法律的约束,使人的意志臣服物质的诱惑,使人的思想脱离正义的轨道。东汉章帝时期的司空第五伦贵为三公,他奉公尽节,铁面无私,深得世人和后人的赞誉。《后汉书·第五伦传》有这样的记载:“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他的话非常坦诚。有人送他千里马,虽然他没有接受,也没有为那人办事,然而,每当“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这说明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礼物的作用绝不可小觑。面对诱人的礼物,清廉的官员也会为之所动,这种现象不足为奇。像第五伦这样的官员之所以能够做到清廉,就在于他们具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自律精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