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豆种植与病虫害防治

时间:2024-05-30

勾丽云 高金明 王飞扬

摘要: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新型耕作方式,是以保护性耕作农业机械为依托,运用保水保肥、机械植保、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吉林省在试验、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保护性耕作农机设计及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水土保持和土壤肥力不断改善,为全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玉米;保护性耕作;高产;增收

中图分类号: S513;S34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24.015

近年来,东北地区水土流失、黑土层变薄、土质退化等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政府及相关部门实施了多种措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其中,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实践检验证明了其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点

该技术是对耕地实行免耕或少耕,用作物秸秆、残留根茬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耕作技术。从推广实践的效果来看,保护性耕作具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1.1 有效提高土壤墒情及抗旱能力

秋季作物收获后,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及保留一定高度的根茬覆盖地表,可以有效降低秋冬季节地表水分的蒸发,即在春季大风情况下也可以增加土壤耕层的含水量。相关数据表明,保护性耕作制度下,采用秸秆覆盖的耕地土壤蓄水量较常规耕作的耕地高10%左右。在吉林省近年来普遍春旱的气候条件下,保护性耕作更有利于作物出苗和保苗。此外,保护性耕作采用春播免耕或少耕作业,减少了农机对土壤的碾压,从而使土壤孔隙保持良好,提高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也能有效地对抗春旱。

1.2 有利于保持水土,降低侵蚀

由于秸秆覆盖地表,能有效降低风、水对耕地土壤的侵蚀,减少了水土流失。而作物根茬的留存,也有利于稳固土壤,还能避免土壤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同时保护了耕地土壤與河流,降低农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在吉林省黑土层减薄的实际情况下,推广保护性耕作制度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1.3 有利于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首先,推广保护性耕作制度,使秸秆、根茬等有机质留存在耕地中并腐烂,由此可以形成大量的有机物质,使土壤中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得到补充,提高了耕地的肥力;其次,秸秆、根茬腐烂后,在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同时还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增强耕地蓄水保墒能力。对于长期处于水土流失威胁下的耕地资源是有效保护;再次,在保护性耕作制度下,每年或每2~3年进行一次的深松深翻,能有效打破坚硬的犁底层,实现深层土壤和表层土壤的交换,在实现土壤“休养生息”的同时增加土壤孔隙,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为作物生长、高产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

1.4 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推广保护性耕作制度,能有效减少焚烧秸秆等行为,不仅可增加土壤肥力,还能减少烟雾对空气的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而保护性耕作能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化肥和农药残留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的数量,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1.5 有利于促进作物增产,农民增收

推广保护性耕作制度,通过对土壤肥力的提高和对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增强了耕地和作物抗旱能力,促进了玉米增产。以吉林省为例,平均测算数值下保护性耕作的耕地,玉米亩产较传统耕作制度下增产达17%~21%,增产效果明显。同时,实施保护性耕作,降低了耕整地、植保作业中农机作业的程序和成本,节约了大量成本,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

2 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的对策

2.1 加大宣传力度,用实效带动推广

技术革新离不开实效和宣传,农业、农机部门应加大对保护性耕作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认识到保护性耕作在增产增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单、农业大集等载体,开展保护性耕作宣传。农机工作人员还应发动当地科技大户、农机大户等人员,开展保护性耕作示范行动,以看得见的实际效果带动农民接受并应用保护性耕作。

2.2 加大农机补贴力度

一方面,要强化政策扶持,出台保护性耕作推广辅助项目和政策,鼓励科技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大户参与到保护性耕作推广行动中,增强推广项目的说服力和宣传有效性;另一方面,由于保护性耕作需要使用深松深耕机械、免耕播种机械等新型机械,有关部门应申请加大针对保护性耕作机械的补贴力度,降低农民在购置农机上的资金压力,使农民不再观望或因资金问题而有心无力。

2.3 完善农机农艺的配套

保护性耕作不仅是耕作制度的改变,也要有相应的生物技术、农业机械的支撑。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玉米秸秆降解剂的研究和生产。当前,针对玉米秸秆坚硬外皮的降解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有效缩短降解时间、不影响来年耕种方面还有待于加强,而且玉米秸秆降解剂的价格也相对偏高。有效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将有力促进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另一方面,保护性耕作机械的研发,吉林省有关企业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些机型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良好效益。但仍然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和实验,不断提高保护性耕作机械的质量和效果,降低了农民的使用成本。

3 结语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耕作制度的革新,也是应对耕地质量下降、粮食安全等问题的有效措施,因此,应通过多种策略不断提高该技术的应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春梅,史晓光,李玉东.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2,(01).

[2]胡艳清,卢秉福.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技术体系与应用效果[J].农机化研究,2009,(03).

作者简介:勾丽云,大专学历,副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