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水稻种植技术优化措施

时间:2024-05-30

武宪廷

(前郭灌区国营红旗农场,吉林前郭131105)

水稻在种植过程中为了防止病虫害的侵害和提升产量,会施用化肥、喷洒农药。适量的农药和化肥对水稻生长有利,但是过量的施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土壤的板结和损伤,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实现水稻种植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需要对水稻种植技术进行优化,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升水稻产量和质量。

1 北方水稻种植概述

北方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喜高温、高湿,对种植土壤的要求不十分严格,水稻土是其生长最佳的土壤环境。水稻在育苗时,幼苗发芽的温度应在30℃左右为佳,水稻生长到分蘖期,温度在20℃以上最适合,水稻生长到开花期,温度在30℃左右最佳。水稻的穗分化到灌浆盛期是水稻结实的关键时期,该阶段营养和高光对水稻结实有重要影响。水稻生长的周期主要为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长穗期(穗分化期)和结实期。在穗分化以前为营养生长期,营养主要供给水稻的根、茎和叶,而拔节穗分化期之后,为生殖生长期,营养通过茎、叶主要供给水稻的花和籽。

2 技术要点

2.1 科学育苗

育苗是水稻种植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选择水稻品种时要根据区域环境特点进行,要根据历年水稻生长状况利用技术进行育苗床土的压实,以促进幼苗根部健康生长。对育苗土壤的控制要适当,不能过实,以免造成土壤板结,要对土壤和肥料的比例进行控制,以掌握土壤的酸碱度。

2.2 播种准备

播种前要对水稻发芽情况进行测试,先将种子放置水中浸泡大概4个小时,再放入器皿中,以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当发芽率达80%以上时可进行播种。需要注意的是浸泡种子前应先进行晒种处理,目的是保证种子的酶活性,晒种一般在3小时以内最佳;水稻泡种要选用盐水,控制温度在12℃度左右,浸泡大概7天后将种子捞出,再用清水洗干净。

2.3 整地

水稻种植前要先平整地块,先对地块进行翻土处理,深度大概在20厘米左右,同时结合旋转翻土,进行施底肥和水整理。水整理的目的是优化土壤中水分、空气、养分和热量,使其达到平衡,以提高土壤墒情,为水稻生长奠定基础。在地块整理过程中,要保证土壤中的泥浆松软,若发现土壤中含有杂草,可进行清除。

2.4 水肥管理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和肥的需求量较大,水肥也是水稻生长重要的助力因素。根据实际种植经验,1亩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大概需要12公斤的尿素,17公斤的磷酸钙。水稻幼苗在进行移栽后需要在10天内进行追肥,以帮助幼苗分蘖。水稻在生长到孕穗期时需要施加粒肥,目的是提高光合作用,增加水稻穗的重量。对于穗大且灌浆期长的水稻品种,要减少尿素使用的次数,以避免水稻晚熟。

3 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

3.1 优化控苗技术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分蘖,这些分蘖会与水稻争抢营养,同时还会引发病虫害和水稻倒伏现象,最终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需要进行控苗技术优化,通过施肥种类的选择,施肥时间和数量的控制,充分发挥营养成分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作用,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3.2 优化控肥技术

控肥技术的优化是保证肥料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要打破传统水稻种植过程中氮肥的施加方式,在水稻生长的前期少量施加氮肥,水稻生长中期则根据水稻生长状况适量施加氮肥,目的是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减少施肥成本,同时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3.3 优化控病技术

病虫害是降低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病虫害问题,尽量进行预防,在病虫害发生初期要进行技术处理,以降低病虫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要选择预防病虫害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利用技术拓宽水稻茎的粗度,缩短水稻节间,目的是提高水稻预防病虫害的能力。

3.4 优化管理技术

要对水稻生长过程的管理技术进行优化,对水稻生长环境进行管理,以防止鸟类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可以选择驱鸟设备以驱赶飞禽。要根据水稻生长状况进行水肥管理,以及时调整土壤养分含量,实现水稻种植的可持续化。

4 结语

水稻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区域环境及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水稻品种,并根据品种的生长习性进行育苗、水肥、病虫害、管理等技术的优化,以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升水稻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