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淅川县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与治理

时间:2024-05-30

张全伟,张永红,张耀宇,姬松山

(淅川县农业农村局,河南南阳474450)

1 淅川县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情况

1.1 强化畜禽养殖的规范管理

一是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组,开展经常性法制宣传、监督检查,提升“有养必治”观念,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改变畜禽养殖场(户)的水冲和水泡方式清粪为干清方式收集粪便,晒制干粪或烘干制成有机肥,销售给种植业果农户。利用已造的沼气池做好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二是先后出台了《淅川县禁养区外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指导性意见》《淅川县畜牧局 淅川县财政局关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贴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目前,全县禁养区已关停养殖场(户)614家,并对禁养区以外133家养殖场(户)全部开展治理,全县畜禽养殖场设备配套率达到90%,废弃物利用资源化达72%左右。

1.2 有效推广测土配方

一是认真做好土样采集和测试工作。按省站《测土配方实施田间试验示范方案》要求,共采集、化验土样3650个,覆盖全县15个乡(镇);二是进行田间试验、示范等小区、中区试验。完成小麦配方施肥试验35个,夏玉米24个,花生9个;三是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化验分析结果,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小麦、玉米配方各10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4.5万公顷,施配方肥面积10万公顷,推广配方肥7万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

1.3 全力开展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

通过大力宣传、强化督导、夯实责任、加大处罚力度等措施,有效遏制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并在2017年建成“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连续多年实现卫星监控零火点。同时,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2018年对秸秆深耕还田补贴0.8万公顷,推广秸秆沼气联户供气及“三沼”综合利用、鼓励秸秆颗粒燃料生产,补贴秸秆饲料化利用,大力推进秸秆基料化应用,加强食用菌栽培,特别是赤松茸栽培,2018年共试种25公顷。

1.4 开展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普查

按农业农村部的安排布署,历时三年对淅川县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普查工作,共采集土壤样品916个,农产品样品158个,制备土壤样品3620个,农产品样品158个,对耕地开展铅、镉、铬、汞、砷5项重金属的检测分析,涉及耕地6200公顷,通过对淅川县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摸排检测,掌握土壤重金属污染基本现状,并于2019年开始治理。

1.5 加大农用地膜回收利用

据统计,全县地膜年使用面积达到1070公顷,年用量52吨左右。为切实防治农业地膜污染,该县开展了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建设废旧地膜年加工量500吨的加工站1个,建立废旧地膜回收储存点6个,有效降低该县农业生产中“白色”污染。

1.6 加大开展农村沼气建设

全县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近 2.1万座,1000立方米大型沼气示范工程 3个,300立方米养殖场集中供气沼气工程4处,养殖场和养场小区建沼气工程 100立方米的 21处。同时,大力进行“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沼气作为农村能源,沼渣作为有机肥,沼液浇灌农田,实现全部资源化利用,达到零排放的理想标准和程度。通过大力进行沼气建设,有效缓解人畜粪便对环境、水质、大气的污染。

1.7 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

淅川县在九重镇张河小流域区、马蹬镇金竹河小流域区,共治理耕地面积1380公顷。治理重点开展农业清洁生产、坡耕地地表径流拦截、净化、积蓄与再利用、农田尾水减排与生态净化、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与循环利用、农村污水处理与生态循环利用、村庄亮化等六大工程。通过实施水肥一体化工程;建设有机堆肥厂、生态沟渠、生态多塘和生物隔离带;安装物理杀虫灯、害虫诱捕器等,极大地促进我县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

1.8 落实秸秆综合利用

淅川县秸秆饲料化应用2018年增加到4000吨,秸秆收储增加1.3万吨,肥料化利用增加0.7万吨,这三项秸秆综合量增加量达到秸秆问题的4.3%,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81%,秸秆深耕还田达到2.53万公顷。探索出秸秆栽培赤松茸的秸秆基料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加大了秸秆沼气利用的力度。

2 下一步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计划

针对淅川县的农业面源污染,计划开展全面的结合治理,一是对土壤污染进行治理,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二是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三是进行农村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控制、过程调控、末端治理,使项目区内化肥农药减量20%以上,畜禽粪污、水产养殖废水废物实现循环利用,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减少40%、30%和30%以上。计划在荆紫关、寺湾、马蹬、厚坡等15个乡(镇)建设生态循环农业与面源污染治理工程15个。争取实现淅川县农村环境整洁美观,农业可持续增强,使丹江库区这个大水缸更加清洁,确保一库清水流向京、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