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陈亚男 赵玲 田露
摘要:本文运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吉林省居民畜肉的消费情况进行分析。当前,吉林省居民虽然畜肉消费总额大,但占家庭食品消费比重较低,同时,猪肉、牛肉、羊肉三者之间的消费存在差异。从城乡结构来看,城市与鄉村间在消费量上差异较小,在消费额上差异较大。从居民的消费行为来看,其购买行为愈发精细化。本文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肉类消费;消费结构;吉林省
基金项目: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吉林省肉类产品(猪肉、牛肉、羊肉)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017412)研究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牛肉市场价格变化及传导机制研究》(14YJC790111)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12.006
研究吉林省的居民畜肉消费情况可以反映出东北地区居民饮食结构状况,这有利于对以吉林省的调查数据作为模板来研究东北地区居民的畜肉消费水平,也对畜类养殖有规划和预测作用。
1研究区域概况
1.1吉林省基本情况
2017年吉林省常住人口2717.3万人,男性占比50.6%,女性占比49.4%,老年人口占比12.2%。城市人口为1538.9万人,占吉林省人口总数的56.65%,农村人口数量为1177.9万人,占吉林省总人口数量的43.35%。全省居民的民族结构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8%左右,有强烈饮食偏好的人口占总人口0.4%,分散分布于全省各地。目前,吉林省居民消费总额为16759.58元,居民人均消费15631.86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占吉林省居民家庭消费总支出的10%左右。
1.2 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分成为前期项目准备、资料收集、原始数据调查、数据整理及分析和最后的总结分析五个阶段,在整个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共发放了33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30份,其中,城市人口占88.81%,农村人口占11.19%。15岁到60岁的青壮年人口占95%。在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了几次资料的补充收集后,结合实际情况得出了这份报告。
2 吉林省畜肉消费的基本情况
2.1畜肉消费总额大,占家庭食品消费比重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在吉林省内,居民对于畜肉的消费量较大,消费额也很高,但是与其他食品相比,畜肉占家庭食品的消费额的比重较小,仅占到20%左右。并且相较于以前还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吉林省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说明吉林省居民在食品上的支出逐渐减少。特别是对于畜肉支出消费的减少,可以说明吉林省居民膳食结构更趋于合理化和多样化。说明吉林省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消费类型日益多样。
2.2 城市与乡村间在消费量上差异较小,在消费额上差异较大
从畜肉的消费量方面来说,城市居民对于畜肉的消费量大。而农村对于畜肉的消费量较少,但与城市人口的畜肉消费量差距并不大。其次,对于畜肉的消费额来讲,城市人口的消费额较农村人口来说更大,相差较多。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对于畜肉的消费额的差距大于消费量的差距,也说明了城市的畜肉较农村相比价格更高,成本更高,品牌肉类更多。
2.3 对猪肉、牛肉、羊肉三者之间的消费存在差异
对于猪肉、牛肉、羊肉这三种家庭中经常食用的肉类,猪肉的消费量最大,其次为牛肉,最后才为羊肉。但相对于猪肉消费量的差距,牛肉与羊肉消费量差距较小。据2017年的全国调查分析,吉林省人均肉类消费量为24.6公斤,其中猪肉消费量14.2公斤,占比57.72%,牛肉消费量2.1公斤,占比8.5%,羊肉消费量1.4公斤,占比4.07%。近年来,虽然猪肉的消费量在三种肉类中保持最高,但猪肉的消费量却在不断减少,牛、羊肉的消费量在不断提高。说明吉林省居民获取肉类蛋白质的途径愈发多样化,不再只依靠猪肉来获取,居民更倾向于提高饮食营养和生活质量。同时,增加了对于肉类制品的消费,例如,火腿,熟食等,这也说明了人们对于肉类消费的选择日趋多样化,更加注重口感、方便以及饮食的多样性。
2.4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愈加精细化
从购买地点上看,以前人们多在农贸市场或者肉类食品批发市场购买畜肉,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严格的监管制度以及肉类产品精细化、品牌化的发展,人们多在超市以及专业的肉类品牌实体商店购买畜肉,通过对图3的分析发现,超过75%的居民愿意去超市以及肉类食品的专营店购买畜肉产品,这些地方的畜肉产品来源正规,经过国家层层质量检验,质量有保障。同时,销售人员服务态度好,产品划分精细,专业化程度高,增加了居民的购买意愿。从购买的行为上看,现在的消费者在进行畜肉购买时都可以准确说出想要的部位,说明居民已经认识到了不同部位的肉质、口感以及烹饪方法的不同,如图4。
3 原因分析
3.1城乡人口分布因素
吉林省的人口总量决定了畜肉的消费量。畜肉是家庭饮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吉林省的人口基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畜肉消费总量。并且,人口结构也对吉林省畜肉消费量产生影响。城乡人口数量的差异是导致城乡间畜肉消费量差异的根本原因。在年龄结构方面, 老年人的人均畜肉消费量一般要明显低于青年人。白军飞的相关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会显著影响肉类消费量,家庭中6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每增加1%,将导致家庭人均肉类消费减少0.5%[1]。在家庭结构方面。在城市中居住的多为包括父母、孩子在内的三口之家或四口之家,家庭人口结构合理,为了均衡营养以及合理的饮食结构,自然比孤居在农村的两口之家畜肉消费量大。从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来看,吉林省内长春市、吉林市、延吉市这三个成年的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为高等大学所在的地区,青年学生较多,他们对于牛肉、羊肉的需求量要比其他地区高很多。同时当地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较高,营养意识强,合理膳食水平提升,不再只依靠猪肉获取肉类蛋白质,增加了对牛、羊肉以及其他肉类的消费[2]。
3.2区域物价水平因素
造成城乡间肉类价格差异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城市居民的收入较高,导致物价水平较高[3],相關研究得出“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对肉类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不再单一”的结论[4]。同时,大型养殖场一般在农村,运输费用、冷鲜费用、人工费用等一系列附加费用导致城市畜肉成本提高,销售价格提高。例如,德惠市、松原市、白城市等周边的县城及农村中大部分居民家中就会饲养猪、牛、羊等牲畜,以实现自给自足,或低价卖给周围居民,这也使农村居民的畜肉消费额度降低。
3.3食品安全的认知程度提高
通过图5可以发现,吉林省居民对畜肉质量的关注度是很高,超过98%的居民都会关注畜肉的质量问题,并且有超过70%的居民是十分关注的。经过对图6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吉林省居民所关注的购买畜肉的关注点中,畜肉的安全以及新鲜程度占有很大的比重。这说明消费者的安全认知程度的提高。同时,经过调查发现,人们会通过合格的检疫标志以及通过畜肉的色泽、新鲜度等方面来辨别其质量。
4 结论
4.1 强化质量监控
对于畜肉产品的质量监管力度不能松懈,尤其是对于疫情的监察和控制一定要严格。对于已经发生疫情的,要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防止疫情扩散,决不能让有问题的产品流通到市场。经销商在经营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尤其是对于原料的选择更要按照严格的质量标准,在加工的过程中也要按照标准进行生产,保证让消费者买到安全健康的产品。同时,质监部门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肉类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对于发现问题的产品一定要严格处理,决不能流通到市场。消费者在发现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时,应及时举报,交给质监部门处理。
4.2 控制畜肉产品价格
政府可以通过控制养殖数量和进入市场的数量来控制价格。政府可以进行宏观调控,并利用之前的调查数据,为下一个年度的养殖做好计划,稳定产量,保持价格。按照质量标准严格定档,严禁以次充好的现象。政府可以鼓励发展规模化经营,提高养殖效率,可以采取资金或技术扶持措施发展规模化经营。在发展规模化经营的同时,要注重养殖效率的提高[5]。
4.3 提高群众对畜肉产品的安全意识
一是国家和政府应大力宣传各种安全防疫标志,让居民了解各种有关的安全信息,及时更新有关信息,让人们真正认识每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了解什么是高质量的安全肉类;二是从居民的角度来说,居民在购买畜肉时有意识地询问产品的来源地,是否有防疫标志,主动去了解产品的安全信息,及时了解政府新公开的有关信息并普及。
从目前来看,吉林省城镇居民畜类消费量已逐渐趋于饱和状态并且随收入增长,消费量趋稳,甚至呈现下降趋势,但从消费结构上看,收入越高,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越合理,城镇居民对肉类的需求已经发生了由 “量”到“质”的转变[6],但农村还有可以发展的市场,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白军飞,闵师,仇焕广,王晓兵.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肉类消费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14(11):17-26.
[2]李娜,杨钰莹,王明利,等.北京市城镇居民肉类消费分析[J].农业展望,2016,12(09):82-89.
[3]夏晓平,李秉龙,隋艳颖.收入变动与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10,26(05):17-20,24.
[4]陈琼,吕新业,王济民.我国禽肉消费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05):20-28.
[5]崔姹,王明利.中国肉类消费发展分析及未来展望[J].农业消费展望,2016,12(10):74-80.
[6]高奇,程广燕.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6,22(08):45-4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