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李茂盛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马鹿沟镇农科站,吉林白山134400)
玉米大斑病是由大斑病菌引发的,此菌无性世代为大斑病长蠕孢,发病后主要对玉米的叶片产生侵害,发病后期对于玉米的叶鞘和苞叶都会产生危害。一般由植株下部开始危害,然后向上逐渐扩展,最后导致整株叶片受损。斑状呈梭形,以灰褐色和黄褐色为主,宽1厘米左右,长8厘米左右,多个斑块会连成一片,导致叶片大面积枯斑,严重染病植株会呈枯焦状。在连雨天的时候,斑块上会出现灰黑色霉层,这主要是由于病原孢子大量分生而造成的,发病后植株叶片失去光合作用功能,难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枯死,造成大面积减产。
玉米大斑病的病原菌可以在病残体内越冬,病残体内会残留大量的休眠菌丝体,另外一些分生孢子也能在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再进行繁殖,导致玉米植株发病。在玉米的生长期内,残留在病残体上的越冬菌原会产生孢子,随风飘散,或者随雨水飞溅到玉米叶片上,在湿度、温度适合时,就会在叶片上大量萌发,导致发病。形成病斑后,温湿条件适合又会大量产生分生孢子,在空中飘散,随气流传播,严重时则会导致整片玉米田受到侵染。当温度达到25℃左右时,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便会产生,一般在15℃以下时,湿度低于60%时,则病害会受到抑制。一般温度在玉米拔节到出穗期,是大斑病易发期,需要重点防控。玉米播种过晚或者土壤氮肥不足、连续种植都利于此病害的发生传播。基本上整个玉米的生育期都可能发病,苗期相对较少,玉米生长的中后期发病相对较多,特别是穗期,危害相对比较严重。发病后玉米叶片会在短期中枯焦,植株枯死,玉米穗尖部无粒,籽粒暗黑无光泽,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土壤肥力对于大斑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一些土壤肥力较低的田地,会导致玉米的生长发育不良,对于病害的抵抗力降低,易发生大斑病。在生产过程中,要对土壤进行测土培肥,补足氮和钾,提高土壤肥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植株的长势,提高抗病能力,减轻发病程度。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如果遇到温度较低、气候冷凉加上连雨天气,湿度较大则极易发生大斑病,因为这样的气候条件利于大斑病原菌的孢子分生,利于病害的传播。
不同的品种对于大斑病的抗性是不同的,在实际生长中,要尽可能使用抗病性强的品种,不要一味地追求产量而使用不具备抗性的品种,因为感病的自交系及感病品种会导致整片田块大斑病的流行,一旦大面积暴发,其损失不可估量。
由于玉米大斑病的病菌会以菌丝及孢子形式残存在病残株上,可以越冬第二年发病,许多农户在玉米收获环节,只把玉米穗收获,植株则弃于田中,有的连秆收获,但是一些玉米残茬及病叶仍会留在田中,这样大量的病残体会成为大斑病的传染源头。另外,近些年玉米的经济效益较高,连片种植的地区较多,而且基本上都是连作,这也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连片的玉米田,通风性、透光性都较差,一到雨季田间的湿度较大,为孢子的分生提供了气候条件。
品种的不同对于大斑病菌的抗性也不相同,一些优良品种对于大斑病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所以选用抗病品种是有效预防大斑病发生的对策之一,特别是大斑病多发的玉米种植区。在品种选择上,要把抗病性作为第一指标来考虑,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品种的合理搭配,避免品种过于单一,要用不同品种进行轮换组合种植。
生产实践表明,大斑病的发生与耕作环境有直接关系,连作地、单作地发病相对较重,而轮作地、间作地发病较轻;晚播地、瘠薄地发病较重,早播地、肥沃地发病较轻,所以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情况,尽可能改善耕作方式,改善玉米的生长环境,有效防控大斑病的发生。要科学进行轮作,尽可能避免重茬、迎茬的情况,实行宽窄行种植,提高田间的通透性,采取高低搭配种植,改善通风、增加光照,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对土壤进行测土培肥,根据玉米的生长需要科学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保证水肥供应,促进植株长势,提高自身的抗病力。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田间的玉米秆,将病残体清除出田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秋后深耕,把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减少病菌越冬的机会,避免第二年发病。
发病初期,可以先摘除植株底部病叶,然后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再次侵染的菌源。根据病情再喷施药剂,常用的药剂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百菌清,根据不同药剂的使用说明,结合大斑病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行合理调配比例,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两三次,达到防治目的。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建立报告制度,及时发现病情,关注天气预报情况,一旦发现,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控,避免大面积的暴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