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4-05-30

王文英,刑荣平,焦建伟,郭贵青,徐嘉

(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山西 忻州034000)

马铃薯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肥料消耗低以及产量高等优点,是诸多国家广泛种植的一种农作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我国是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但相较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来说,当前的种植技术、种植产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1]。因此,深入研究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群体增收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整地处理

1.1 换茬轮作

马铃薯不适合迎茬与重茬,也不适合与块根植物及茄科植物进行轮作。一般来说,主要与禾谷类植物进行轮作,可有效提升马铃薯产量。

1.2 整地

针对马铃薯栽种进行的整地处理,必须要坚持深、细的原则,耕深通常控制在25cm左右,土壤保持疏松状态,尽量去除石子、残茬,可通常选择深松或者秋翻,以此来促进马铃薯块茎的成长。

1.3 底肥

充分结合整地来进行施肥,需要将定量的农家肥分层施入土壤的深处。施肥应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一般来说,每亩施1500~2500kg的农家肥,草木灰200kg,碳酸氢铵60kg。

2 催芽及播种

2.1 催芽

针对马铃薯进行的催芽处理,通常在播种之前的10~20d之间开展。对于地膜覆盖栽培,选择先催大芽再播种或者直接播种均可。通过催大芽处理,能够有效避免因为土壤湿度过高引发的烂薯情况,提升出苗率。催芽可以选择在小拱棚、塑料大棚、温床以及室内等较为温暖的地方进行,芽床选择谷糠、砂壤土或者稻糠均可,温度为15℃,湿度控制在60%~70%。

2.2 播种

针对马铃薯播种处理,尽可能保持667m2栽种5000株左右,宽度1m的地膜栽种2行,宽度2m的地膜则种植4~5行。根据垄距50~60cm进行开沟处理,沟深控制在10cm,在沟内施化肥,然后施有机肥[2]。之后,在上面播种芽块,尽可能使得化肥与芽块之间保持分离状态。当大田播种后,分别在地边、地头垄沟当中播种相应的芽块,以此来应对可能存在的缺苗现象,避免因为缺苗引发产量降低的现象。

3 田间管理

3.1 基肥重施

作为高产农作物,马铃薯本身对于营养的需求较多。因为马铃薯整个生育期相对较短,肥料的吸收主要集中在前中期,占整个生长过程中总需肥量的75%左右,这就需要重施基肥来有效保障前中期的营养需求。有机肥本身的养分较为丰富,同时能够保持长久的肥效,能够针对土壤进行有效的改良,这就需要尽可能多地施有机肥。具体来说,播种阶段应当选择二元复合肥作为底肥,控制在975kg/hm2。

3.2 早施提苗肥

在马铃薯幼苗出苗达到90%左右的情况时,需要重施一次速效提苗肥,选择碳酸钙225kg/hm2与碳酸氢铵375kg/hm2融入到22.5t/hm2。

3.3 结薯肥

在马铃薯现蕾期,需要施一次结薯肥,选择二元复合肥225kg/hm2施于地块四周,避免肥料直接碰触根部、叶片的现象,避免对马铃薯造成损伤。

3.4 中耕培土

作为一种具有极强中耕性的农作物,马铃薯进行中耕培土是有效提升单产的重要途径。通常情况下,在整个生育期,往往需要进行两次中耕,在马铃薯齐苗阶段实施第一次中耕,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地温,促进马铃薯发芽[3]。在封垄之前实施第二次中耕,第二次中耕相对较浅,并且需要尽可能远离马铃薯根基,防止对匍匐茎造成影响,并且通过与培土结合,促进马铃薯块茎的发育。除此之外,因为马铃薯本身的特性,需要重视清沟排渍,防止出现田间积水的现象。

3.5 病虫害防治

一般情况下,马铃薯面临的虫害主要包含蚜虫、地老虎,针对地老虎选择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进行处理。马铃薯面临的病害主要包含青枯病、晚疫病,晚疫病是重点防治内容。处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马铃薯极易发生晚疫病,在中后期阶段,每间隔7~10d喷洒1次药,持续喷3次,药剂选择代森锰锌、百菌清均可。

4 结语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需要意识到当前存在的局限,包括土地资源局限、人口数量大以及资源结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就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研发高产栽培技术,有效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农业结构。而马铃薯本身所具有的诸多优点,为我国农业结构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通过深入研究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