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洮南市是国家产粮大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良种繁育基地、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近年来,洮南市在谋划全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加大扶持力度,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利用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禀赋,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夯实
洮南市牢牢把握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狠守粮食安全这条底线,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一是财政投入不断加大。近年来洮南市财政持续加大农业投入,仅2014年投入农业财政资金87755 万元,占全口径财政总支出的27.9%、同比增长16%。农业财政投入资金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仓储和新农村建设等。二是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加大。五项技术深入推广,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实施百名技术人员包千户农户工程,实现全市221个行政村全覆盖,农民种田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三是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以来累计投资6.88亿元打造了62个示范村和一个试点镇,建设一个专业辣椒市场,新建综合办公室19个,休闲文化广场30个,修排水沟56公里,改造农户围墙229公里,建设牧业小区24个,新建垃圾处理场所17处。四是加大粮食仓储能力建设。建立了地方粮食收储保障体系,域内共有仓容两万吨以上企业39户,总仓容为151万吨,总收储能力325万吨,保障农民卖粮需求。五是加强有形市场和电子商务的建设。经过几年来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农业产业出能力大幅提高,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据统计几年来全市共建乡村道路共1607.4公理,实现了村村通,部分村已实现了屯屯通,投资11.7亿元改造农村危房19918户,在有条件的村屯还建设了棚模经济和高产示范区。村屯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备,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
近年来洮南市一产比重逐年下降,二产、三产比重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正逐步优化。农业内部形成了以玉米、水稻、杂粮杂豆、辣椒、奶牛、西瓜、油葵、粉条为主的八条龙型产业,大粮够规模,保安全,小作物,显特色,有效益,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日益显现。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建设“五型农业”。通过深入推广农业增产四项技术,穩步扩大膜下滴灌不肥一体化种植面积,发展“科技型农业”;实施建设千栋大棚、带动百户群众就业、促进万亩土地流转的“千百万”工程,和十万头奶牛、十万头肉驴、百万只肉羊和蛋鸡的“双十双百”工程发展“园区型农业”;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207家,家庭农场774个。同时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加快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全市有限公司注册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有16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和白城市级龙头企业为7个和23 个,农畜产品加工能力较强,基本上形成了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型农业”正在形成;通过不断加大各类政策性涉农资金投入力度,启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小流域治理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着力建设“装备型农业”;统筹推进植树造林蓄水、河湖连通引水、膜下滴灌节水三大工程,打造青山绿水,建设“生态型农业”。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近年洮南市把扶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正在深入开展,确权工作完成后农户的承包权更加稳定,经营权更加灵活。农垦改革进行顺利。几年来按照上级有关政策,洮南市国有农场进行了改革,几个国有农场主要采取农场统一管理,职工分散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职工及职工子女分得承包田,免费耕种,自己缴纳社保,待到退休年龄交回承包田,享受社保退休金。供销联社基层新建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同时通过参股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盘活供销联社资产。
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洮南市委组织部发挥组织建设职能,投入资金2617万元,完成163个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建设,整顿33个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落实“项目支书双助力”工程,开展好省级资助项目;洮南市民政局认真落实中央及省有关开展基层民主协商的精神,结合洮南市实际,下发了《洮南市民政局关于认真做好基层民主协商工作的通知》,并对乡(镇、街道)主管领导和民政助理进行了培训。认真组织开展村务公开工作。对村务公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规范了村务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程序,切实加强了村级民主监督,有效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对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洮南市扶贫办扎实开展扶贫工作,实现整村脱贫26个、脱贫人口49340人,扶贫对象生活水平和劳动素质明显提高。洮南市监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保障人民食品安全。加大果蔬样品抽检力度,增加检测种类和数量,加强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检验检测机构及队伍建设,有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