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省农委主任于强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4-05-30

省农委主任于强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吉林省“要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吉林省“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2015年底省委、省政府印发《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年)》,整体工作从去年开始启动,已有1年多时间,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良好开局。5月18日,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长刘国中主持召开了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对前期工作给予了肯定,对下步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会上,省农委副主任刘丰艳传达了巴音朝鲁书记的讲话精神,要切实把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我省“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做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等重点工作,为如期实现率先工作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于强强调,此次会议重点是以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省率先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要求,通报2016年14个率先县(市、区)目标责任状考核结果,总结工作,部署任务,调动和集聚推动率先工作的强大合力。从一年多的工作看,各地、各部门都能以高度的政治觉悟自觉承担和抓好率先任务,着力抓规划落地、推进机制和标志性重点任务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总体规划稳步落地。编制完成省、9个市(州)、14个率先县(市、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规划,建立省、市、县三级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分解到44个省直部门,将率先工作纳入部门绩效、市(州)政府绩效、县域突破考核、目标责任制考核。省政府与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签订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二是基础建设力度加大。整合发改、国土、农发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33亿元,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209万亩,打造8个10万亩水田集中片区。启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试点,争取和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6.78亿元,建成的261个农机大社。落实松花江干流治理等重大项目22个,中央投资计划综合完成率达到93.26%。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全省调减籽粒玉米332.58万亩,推进24个畜牧业全产业链大项目建设,建设标准化养殖项目1264个,无疫区建设通过国家验收。新建规模化棚膜园区36个,新增棚室2.1万亩,改造棚室3万亩。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200亿元,同比增长7%。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超过3000个。集中打造吉林大米、吉林杂粮杂豆、吉林长白山人参、吉林长白山食用菌等特色品牌。四是农村改革深入推进。积极探索培育家庭农场联盟、合作社联合社,大力推广土地托管、股份合作、实物地租等规模经营模式。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土地流转面积分别增长8.5%和20.6%。率先县土地确权整省推进试点完成实测面积超过90%。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从3个扩大到25个。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在14个率先县(市、区)实现全覆盖。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重视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一些地方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组织谋划和推动落实上与发展要求,与《总体规划》部署仍有不小差距。很多地方存在着“等靠要”、“推着干”的思想。有的地方还没有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重大战略,摆上突出位置,重点研究、重点部署,尤其是在项目整合安排、制定扶持政策、推进改革创新等方面力度不大。特别是一些地方农业部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不到位、参谋不到位、协调不到位,率先工作没能纳入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推进很慢。二是发展思路还需进一步理清。不能很好落实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要求,个别县(市、区)自身发展定位不准,对制约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建设的矛盾和问题认识不清,对“发展什么、谁来发展、怎么发展”谋划不够到位。有的县(市、区)抓标志性重点工作缺乏系统思考,不能与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相结合,脱离实际。一些市(州)对推进城市周边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谋划部署和系统的工作推进机制。三是政策资金整合还需进一步加强。针对涉农项目“散、杂、多”等问题,不能有效整合,“撒芝麻盐”的问题普遍存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难以形成合力。有的对农林牧渔投入力度与率先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既不能从本级做起增加现代农业建设投入,又没有建立形之有效的机制和办法吸引社会各方面投资,就是在争取国家和省里的项目和资金上也热情不高,缺乏动力。四是改革创新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大。很多县(市、区)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缺乏思变求变精神,对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创新、重大技术、品牌培育、生态建设等方面谋划不够,发展建设缺乏活力。有的面对经济调整缺乏改革精神、发展信心和“破冰”勇气,思想不够解放,一定程度存在畏难情绪。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紧扣《总体规划》提出20项重点任务,全力抓好标志性、引领性重点工作的推动和落实。于强对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和组织领导方面,提出四点意见:

一、狠抓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任务落实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显著标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紧紧抓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向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转变。各率先县(市、区)要深入贯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做足种植业结构、农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文章,加快构建具有更高质量效益水平的产业体系。

(一)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坚持“稳粮、优经、扩饲”,优化种植结构,调减籽粒玉米。洮南、前郭、敦化、抚松都处于玉米生产非优势区,要加大米豆轮作、粮改饲、旱改水和发展红干椒、杂粮杂豆等其它经济作物力度,推动和引导籽粒玉米向鲜食玉米、饲料玉米、专用玉米调整。重点打造洮南燕麦、绿豆、红干椒、西甜瓜、牧草等生产基地,打造前郭高粱、花生、观光采摘基地,打造敦化东北最大小粒黄豆生产基地。中部县份发挥“吉林大米”品牌优势,围绕发挥前郭、孤家子等老灌区潜力,从水资源出发增加优质水稻。

(二)加快发展棚膜经济。从今年起,省政府把发展棚膜经济作为一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举措,制定实施加快发展棚膜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加大了财政投入、金融扶持、用水用电用地等政策支持力度。9个市(州)城市周边,大都处于棚膜经济的重点区域,要充分利用政策契机,围绕菜、果、瓜、食用菌,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棚膜园区建设。14个率先县(市、区),大多都形成了很好棚膜产业园区,要积极适应市场消费升级的变化,下大力气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和品种,坚持宜土则土、宜洋则洋,既培育发展新、特品种满足高端需求,也要发展简易棚室满足大众需要的叶菜、果菜,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实现本地菜全年生产、全年供应。

(三)持续建设畜牧业全产业链。各市(州)、各率先县(市、区)要扎实推进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着力抓好生猪、肉牛、肉羊、肉鸡、奶牛和梅花鹿等6条产业链开发,加快洮南雏鹰、梨树正邦、榆树正榆等大项目落地并达产达效。各率先县(市、区)要加快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发展清洁化、规模化养殖,加快畜牧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长春、农安、梨树等市县要做好“无抗肉”试点示范。

(四)继续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各市(州)、各率先县(市、区)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紧紧抓住国家政策和市场价格低的有利时机,要从大项目建设、加工业扩能升级、发展产业联盟入手,加强指导、协调和服务,推进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打造一批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特色加工业,围绕人参、食用菌、中药材、林下资源等特色优势,建设长白山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二、狠抓现代农业生产体系重点任务落实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先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重点解决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生产效率问题,是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紧补齐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设施装备落后、科技创新不足等短板。各率先县(市、区)、省直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和补“短板”意识,着眼高标准、高水平,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机械、技术装备建设。

(一)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落实率先发展第一项重点任务,省里的决心是很大的。从去年开始,探索实施了“五个集中”办法,核心就是把全省的任务、全省力量集中到14个率先县(市、区)。从去年实施情况看,双阳、抚松等县都较好完成年度任务,但大部分县年度建设任务没有完成。针对去年高标准农田未完成任务情况,审计署今年年初就提出了审计意见,省里已督促各地进行整改。这次考核情况较好,大部分县都已在6月30日前完成了。但从工程量和投资量看,不成比例,希望各地要实事求是,扎实推进。从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比这个发展指标上看,只有永吉、公主岭达到率先标准的60%,而大部分县与标准差距巨大。这些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超常措施,下更大的决心和力气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是要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需要强调的是,14个率先县(市、区)必须把高标准农田作为率先工作第一重点任务统筹起来,农业部门要大胆协调、大胆工作,这是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必须不折不扣的开展起来,要让县里两个“主官”按照率先发展的要求亲自定调、亲自安排、亲自督促落实。省里对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强化调度督导,凡是进度慢、完不成任务的要通报批评,严重的追究责任。二是要与重点工作统筹实现集中连片。今年省里提出“五个结合、五个优先”,即,结合种植结构调整、“五区”创建、产业化经营、“三园”建设、产业扶贫,优先支持水田建设、高效特色种植基地、龙头企业基地、示范园区、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其中,最为关键是推进集中连片,特别是榆树、永吉、前郭、德惠、梅河口、九台要抓紧推进8个10万亩水田大片区,一年压一年,项目接续安排,力争今年、最晚明年全面完成。前郭、农安、九台、永吉等县要贯彻落实前农、长吉示范区和华侨农场示范园规划,集中向交通主干线摆布。三是要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创新。要改变高标准农田项目只靠国家投入的老办法,学习外省的先进经验,发挥金融资本、龙头企业、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通过财政奖补、资本注入、股权投资等方式探索实施一批PPP、BOT等项目,同时要注意解决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遇到征占补偿、项目整合、资产管理等各类问题。

(二)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各地要紧紧抓住引松供水、河湖连通、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灌区现代化改造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机遇,争取让重点工程在本县早开工、早发挥效用。前郭、永吉、东辽要全力启动做好灌区现代化改造试点,建成前郭、星星哨、灯杆河高标准示范片区。

(三)加快全程农机化整省推进。各率先县(市、区)要扎实推进全程农机化整县推进,围绕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六个环节,探索一系列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要紧紧抓住农机化新型主体示范建设,打造“一乡一强社,一乡一示范区”,坚持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区、规模化生产基地相衔接,力争在2~3年内14个率先县(市、区)全部完成全程农机化新型主体建设任务,形成全程机械化发展新格局。省里在项目安排上优先向14个率先县(市、区)倾斜,只要14个率先县(市、区)有积极性,就全部满足。要加大秸秆还田、保护性耕种技术推广普及力度,力争到“十三五”末,14个率先县(市、区)市秸秆还田、保护性耕种技术等全面铺开。

(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各个率先县(市、区)要把科技创新放更突出的位置,大力推广以手机信息服务为引导的节本增效技术,实现测土施肥在粮食主产区全覆盖、手机信息化服务全覆盖;推广以生物防螟为重点的绿色植保防控技术,防治领域由单一玉米向水稻拓展;推广以航化植保为重点的统防统治技术,推广以减少生产环节降低生产成本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以抗旱保墒为核心的深松技术。各地要扎实做好玉米籽粒直脱收获烘干、鲜食玉米花生可降解地膜、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墨西哥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玉米控肥和水稻控药控水等五项新技术引进示范。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要基本实现化肥施用量零增长、农药施用量负增长。榆树、公主岭、农安、梨树等县市要扎实做好黑土地保护试点和项目建设,东辽、前郭等县市扎实做好施用商品有机肥试点。

(五)加快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各市(州)、各率先县(市、区)要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支持、标准规范、市场监管,推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全面完成标准化村级信息服务站全覆盖工作。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使电子商务在便利农民生产生活、扶贫攻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取得明显成效。

(六)启动抓好五区三园建设。“五区三园”建设是今年中央部署启动的重大工程,省里下半年将陆续部署启动。各地要抓住政策机遇,将“五区三园”建设与率先工作统筹起来,争取更大政策支持。在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上,各率先县(市、区)要早动手、早安排,中西部重点建设玉米、水稻生产功能区,东部重点建设大豆生产保护区。要突出区域布局、功能定位,积极创建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4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上,省里已公布认定舒兰、通化、公主岭、前郭、梨树为省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长春、敦化、和龙、抚松为省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单位。各地要以本地创建规划和方案为指导,全面启动创建各项工作,加快项目建设和创新举措落实。在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和创业园上,在做好国家级、省级创建申请的同时,各地抓紧制定指导意见、认定办法和扶持政策,实行率先启动一批、提升壮大一批、谋划新建一批“三个一批”的创建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项目争取和投入力度,将产业园、科技园和创业园打造成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标志性工程。

三、狠抓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重点任务落实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组织方式、服务模式的有机组合,重点是解决“谁来种地”和经营效益问题,是现代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显著标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强调,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各率先县(市、区)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突出规模经营的引领性和带动作用,培育规模化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加快构建机制灵活、运转高效、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和制度。

(一)下大力气发展规模经营。各市(州)、各率先县(市、区)要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抓主体、抓模式、抓服务,强化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在培育规模经营主体方面,要加强新型主体的整合和再造,培育和规范农民合作社经营,搞好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评选认定,打造一批家庭农场联盟、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要扎实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推广利用手机APP开展吉林省“吉云智农”云平台信息化培训。在发展规模经营主推模式方面,要大力推广普及土地托管、实物地租、土地入股、代耕代种等经营模式,探索推广私人订制、休闲种植、体验采摘等经营模式试点,各率先县(市、区)每年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要提高3~5个百分点。在强化规模经营服务方面,要围绕农机作业及维护、统防统治、农村金融等项目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学习推广吉林市棋盘村社会化服务模式,加快培育现代农业服务组织,支持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农机承包作业、养殖业粪污专业化处理等服务。

(二)加快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各市(州)、各率先县(市、区)要立足本地产业特色和发展条件,支持种植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探索推进各种类型一二三产业融合,支持农民和从事种养业的主体,向储运、加工、销售等二三产业链延伸;鼓励加工型龙头企业,通过订单、股份合作、信托等方式,直接参与种养环节,探索走出带动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产业融合高效的新模式、新机制。各地要下力气推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制定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等扶持政策,实施休闲农业示范县、示范点创建工程、星级休闲农业企业培育工程,研究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等方式支持农家乐休闲农业聚集区建设发展的模式,不断发展壮大休闲农业规模,促进休闲农业提档升级。

(三)加强培育农产品品牌。各地要积极参与全省农业品牌创建中来,突出“吉字头”品牌,按照“‘吉字头’背书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架构,重点打造大米、人参、杂粮杂豆、玉米、食用菌和优质畜产品等六大品牌。要突出本地特色农产品,建设和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核心生产基地。要抓住吉浙对口合作机遇,办好农展、产销对接、品牌推介等推介活动,塑造吉林品牌良好形象。要研究制定本地农业品牌创建工作意见和扶持政策,组建品牌产业协会,采取“政府+联盟+企业”的方式,授权管理运营品牌,强化政府品牌创建牵头作用和市场主体品牌创建的主体作用,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培育形成吉林省品牌农产品集群和整体形象。

(四)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各地一定要突出抓好重大基础性、制度性改革任务落实,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动力。一是扎实推进土地确权和产权制度改革。省里三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马上下发。各地要研究制定本地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和分工方案。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确权工作如期完成,年底前发放确权证书。要深入研究落实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启动并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二是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落实省里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要求,加快构建基础金融、物权增信、信用信息及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三支柱一市场”农村融资服务体系,为涉农主体提供全方位、多元化金融服务。抓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扩大试点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实现率先县全覆盖。三是推进农垦改革。启动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和垦区办社会职能分离试点。开展农垦土地确权登记,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发证任务。实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场提升行动。四是推进林业改革。制定出台国有林区改革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创新经营机制,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监管,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主要任务。继续抓好供销合作社改革、扩权强县改革试点等工作。

四、狠抓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组织领导

当前,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正处在关键阶段,容不得丝毫放松和懈怠。省直各部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省里部署,紧紧抓住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个总方向,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步伐。

(一)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务必要深入贯彻和切实践行***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务必把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摆上吉林振兴发展的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率先的力度不能减,抓率先的劲头不能松,抓率先的标准不能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紧扣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主题,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加快吉林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明确,到“十三五”期末全省9个市(州)城市周边和14个率先县(市、区)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说明率先县(市、区),不仅要做全省的先行者,也要做全国的先行者。从现在开始还剩三年多时间,如果慢了就有可能完不成任务,如果标准低了就有可能达不到要求。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必须要有只争朝夕的干劲,瞄准目标找差距,紧扣重点抓落实,攻克难点求突破。要注重抓标志性、关联性、引领性的重大改革举措和重点工程项目,突出典型模式示范引领,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全省农业现代化树标杆、趟路子。

(二)切实落实点面结合思路。按照以点带面、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全力推动“点”上率先突破,进而推动“面”上提升。就“点”上而言,14个率先县(市、区)和9个市(州)城市周边,就是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点”。14个率先县(市、区)和9个市(州)城市周边也要落实这样工作思路,围绕20项重点任务和重点区位,将率先工作与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农村各项综合改革任务统筹起来,瞄准标志性、引领性、示范性,分门另类地打造3~5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9个市(州)城市要制定城郊型农业发展意见,按照土地集约、特色鲜明、技术集成、效益显著的总体要求,明确都市农业发展思路目标,规划实施一批观光、体验、休闲、食品供应等重点工程和项目,推进全省城郊型农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14个率先县(市、区),要集中安排三产融合、集体产权、新型城镇化等试点任务,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互联网+、黑土地保护、农副资源综合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整合。就“面”上而言,就是对标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细化分析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一项一项对比,拿出哪些指标已达到要求标准的,哪些指标还未达到标准但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哪些指标未达标准而且从目前基础条件、政策投入等情况看,近期很难达到标准的,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将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具体部门单位,实施有针对性政策措施。省里已有部门分工方案,我们还将评价体系指标分解到具体部门,比如,畜牧业的任务和指标,就由省畜牧业局负责;水利现代化任务和指标,就由省水利厅负责。就省农委内容,也要将各项指标任务分解到处室和单位。省率先办要根据去年14个率先县(市、区)考核结果抓紧制定一个评价体系指标任务分解通知,请省政府主管领导审核后印发实施。从市(州)、县市具体情况,也要这样做,进而形成任务明确、责任明确的工作体系。

(三)切实加大政策措施力度。省直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履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责任和职责,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力度,在政策打捆、资金整合和项目落地上拿出实打实的招法。要加大涉农资金、项目整合力度和政策创设力度,围绕高标准农田、农机装备、农田水利、农业科技等农业重大基础支撑能力建设,集中办一些大事和实事。9个市(州)、14个率先县(市、区)要从打造亮点、补齐短板出发,谋划制定一批有实招、有含金量、有力度的政策措施,调动和激发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要借鉴高标准农田项目“五个集中”的做法,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各类现有涉农项目资金,统筹安排,集中投入。要加大抓项目、抓环境、抓落实力度,不折不扣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确保政策、资金和项目及时有效到位落地。各地要盯住国家有关政策,把握政策导向,对标谋划一批、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抓紧推进一批项目前期,超前做好项目审批和开工准备,尽量打出提前量,抢出工作进度。要制定积极的激励政策,探索农业BOT、PPP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鼓励和促进工业与城市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配置,调动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四)切实增强工作合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涉面广、难度大、任务重,必须举全省之力合力攻坚。要建立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密切沟通配合,强化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落实,切实把责任落实到部门、领导、岗位和人头,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省直各部门要在满足资金项目使用要求前提下,将各类涉农资金最大限度地投向14个率先县(市、区)和市(州)城郊都市农业。要加大督查督办督导力度,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制和绩效考评机制,赏罚分明,奖勤罚懒,确保工作不跑粗、不跑空、不流于形式。要充分发挥督查考察的指挥棒作用,省里已建立形成了市(州)政府绩效、部门绩效、县域经济考核、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四个方面考核体系,与14个率先县(市、区)签定了工作目标责任状。省率先办将按照《吉林省率先总体规划》所确定的20项重点任务和24个考核指标,对标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地,制定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不断加大督查、督办、督导力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省里还计划设立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全面客观地衡量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成效,推动我省率先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省率先办供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