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摘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手段必须综合运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手段,综合治理,科学防治。
关键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症状;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11.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3.0074
1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症状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海南、福建、江西、浙江等南方省份水稻主产区,病毒由白背飞虱携带传播,不能经种子传播,植株间也不互相传毒。介体一经染毒,终身带毒,稻株接毒后潜伏期14~24天。水稻感病期主要发生在秧苗期和本田初期,拔节以后不易感病,最易感病期为秧(苗)的2~6叶期。水稻苗期、分蘖前期感染发病的基本绝收,拔节期和孕穗期发病,产量因侵染时期先后造成损失约在10%~30%。水稻感染病毒后症状表现为分蘖增加,叶片短阔、僵直,叶色深绿,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现初蜡白色,后变褐色的短条瘤状隆起,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不同生育期染病后的症状略有差异。随着病毒分布范围的扩大,发生会逐年加重。中晚稻发病重于早稻,育秧移栽田发病重于直播田,杂交稻发病重于常规稻。田块间发病程度差异显著,发病轻重取决于带毒白背飞虱的迁入量。目前尚未发现有明显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和特效的防治药物。
2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
2009年茂名市晚稻大面积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其中沿海地区又比山区和平原地区发生严重。该病初传入时,大部分农户和农业技术人员对该病了解不多,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水稻得病后,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在农户中引起了恐慌,不少群众误以为是水稻种子质量问题,纷纷投诉,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经电白区农科人员和广大农户的努力,并在省、市植保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经多年试验推广,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除2010年尚有小部分发生外,2011年起,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全区基本得到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就是抓住秧苗期和本田初期两个关键环节,采取消灭飞虱、切断毒链;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办法,科学防控,综合治理。
3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技术
3.1抓住防治重点对象
南方黑条水稻矮缩病目前尚没有特效药可以防治,但该病是由白背飞虱携带病毒吸食水稻后引起的,因此消灭飞虱,切断病毒传播链条,也就达到了防治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过程也就是防治白背飞虱的过程。一是加强病虫预报,监测飞虱迁飞动向。白背飞虱是迁飞性害虫,其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对全市水稻产生危害的一共有七代。加强飞虱的监测,定期进行田间调查,随时掌握其动向,及时发布病虫预报,及时防治,是预防飞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最好方法;二是推广防虫网覆盖育秧技术。水稻播种后用40目聚乙烯防虫网全程覆盖秧田,阻止稻飞虱迁到秧苗上传毒为害。此法简单易操作,对防治飞虱危害秧苗、传播病毒起到较好的效果;三是化学防治。对飞虱的防治,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还是化学药物防治,常见防治飞虱的农药有25%吡蚜酮、10%吡虫啉、25%噻嗪酮等内吸长效性药物,以及4.5%高效氯氰菊酯、80%敌敌畏、25%异丙威(叶蝉散)乳油等触杀熏蒸类农药。采用化学防治要注意掌握各种农药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内吸性农药与触杀性农药相互配合使用,方能扬长避短,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如25%吡蚜酮、10%吡虫啉这类内吸性农药宜在水稻秧苗期、本田初期和飞虱若虫期、卵期使用,遇飞虱大爆发,则必须及时喷施敌敌畏、叶蝉散等熏蒸触杀性农药,快速消灭飞虱,压低虫口密度,降低生产损失。
3.2掌握防治最佳时机
由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发生在秧苗期和本田初期,此阶段感染发病的基本上绝收,损失最大,因此掌握防治最佳时机,及早做好防治措施很重要。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时期的防治工作。一是播种期。用药液浸种或拌种,进行种子消毒。用10%吡虫啉300~500倍液,浸种12小时,或在种子催芽露白后用10%吡虫啉WP 15~20克/公斤稻种拌种,待药液充分吸收后播种,减轻稻飞虱在秧田前期的传毒;二是秧田期。秧苗稻叶开始展开至拔秧前3天,酌情喷施“送嫁药”, 每亩用25%吡蚜酮WP 16~24克或10%吡虫啉WP40~60克或25%噻嗪酮WP50克,对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三是本田期。水稻移栽后15~20天,用药同上。要预防为主,切勿等到出现病症以后才进行施药,此时已晚,失去防治最佳时机。
3.3加强管理,培育健株
一要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偏施氮肥的秧苗贪青易倒伏,易发生稻飞虱、卷叶螟、三化螟等水稻害虫。平衡施肥、配方施肥,禾苗茎秆挺直粗壮,抵抗力强,有利于减少飞虱以及各种水稻螟虫的危害;二要合理插植,保持田间通风透气。一般亩抛植秧苗1.8万~2万株,插植密度过大不易管理,同时容易滋生稻飞虱、螟虫、纹枯病等各种水稻病虫害。
3.4营造良好的水稻生态环境
一要彻底清除杂草。用除草剂或人工清除的办法对秧田及大田边的杂草进行清除,以减少飞虱的寄主和毒源。二是推广稻田放养鸭、鹅、鱼等生态种养法,稻田不施或少施化肥农药,保护天敌,营造良好的水稻生态环境,利用生物链防治稻飞虱等水稻害虫。该法在茂名市天力大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有机水稻生产基地试验推广,取得成功。基地没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生产的有机稻米品质好,符合现代人的食品质量安全需求,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极佳。
作者简介:吴文才,专科学历,茂名市电白区沙琅农业技术推广站,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三农工作及农业技术推广。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