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高燕 崔乃红
高职院校作为地方人才和科技成果的集聚地,制定精准扶贫顶层设计,发挥其特色和优势资源,以国家政策方针为导向,因地制宜,通过对口结对、组团帮扶等形式,在社会实践中实现惠农强农富农,既助推区域精准脱贫,同时又有利于高职院校优化专业设置,加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还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在地方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为此,滨州职业学院结合滨州市滨城区脱贫攻坚精神要求,在滨城区滨北办事处、梁才办事处、市中办事处及各村居,展开了为期7天的调研,经过实践探索,总结出滨城区精准脱贫思路、措施和方法。
1 产业帮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村“两委”按照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召开了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议,确定了把产业帮扶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梁才街道大郑村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实现了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大郑村在2016年12月通过了省旅发委核验,并成为滨州市滨城区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市级贫困村,该村提前实现了脱贫摘帽。梁才街道大郑村,全村170户,有3户贫困户,人均耕地仅1.14 亩,位于黄河滩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脱贫难度大。一年多的时间内,大郑村成立了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流转了70亩优质的土地,建立了无公害韭菜拱棚160个,亩产3500多斤,这样亩收入10000到14000多元,比种玉米小麦多收入8000到1万多元;流转了土地的贫困户王学诚,在这里可以分红1500元,其他收入2000多元;去年排除他的各项补贴至少收入有3500多元。另一个产业扶贫的项目-—鑫鑫家庭农场的餐饮接待中心。郑民强将家里的土地流转给鑫鑫家庭农场,他可以在里面务工,既有打工收入,又有分红收入,增收超过二万元。鑫鑫家庭农场负责人陈立国说,“我们农场聘请的村民在这里打工,每人每月工资1500元。”利用党的扶贫政策,用好用活。党员干部来带头,群众得实惠真拥护,选准产业鼓士气,脱贫致富就没问题。”盛塘水产合作社、有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经济效益已经显现。鑫鑫家庭农场餐饮接待中心产业扶贫,让村集体有了收入,让群众得到了实惠,让大郑村的贫困户脱贫有了保障,看到了新农村发展的未来了希望。
2 项目带动,多措并举真扶贫
在全市率先建立扶贫开发项目库,涵盖总投资4.4亿元的148个项目,实现了57个扶贫工作重点村产业项目“全覆盖”,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484户、贫困人口901人。总投资3000万元的杨柳雪镇蔬菜产业示范园,现已建成各类蔬菜大棚115个,带动了区域内9个扶贫工作重点村288户贫困户增收脱贫。概算总投资3582万元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涵盖重点贫困户348户、普惠贫困户2162户,让全区4590名贫困人口均获得收益。
市中街道韓声杨居委会四个冬暖式钢结构蔬菜大棚是市中街道落户该村的一个产业扶贫项目。别看这只有4个大棚,却担负着15户贫困户(共29人)的扶贫救助金的发放。按照和街道签订的合同要求,每年这四个大棚受益的70%要拿出来全额分发给贫困户,村集体留存30%。3年后,收益则完全归村集体所有。这样一来,贫困户有了稳定收入,空壳村有了固定进项,实在可喜。这个居委会是个区级贫困村,村民世代靠种植蔬菜为生,人均土地很少。村集体多年经济空壳,可谓一穷二白。“如今,我们有了那‘绿色项目,再也不怕了!”“沿黄观光骑行道和车行道就在我们村边,7个民俗文化村中的一个就在邻村,我们搞大棚、搞采摘、搞旅游绝对错不了。”。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韩立滨韩立滨满怀信心地说。目前,这四个大棚被本村一名在外干工程生意的村民韩午克承包着,村里与他签订了三年的承包合同,并收取了承包费。钱到手后,按比例经街道发到了贫苦户的手中,剩下的村里打算继续发展大棚,并推出蔬果采摘等项目。
3 夯实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突出抓好“五通十有”建设,切实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截止目前,全区52个扶贫开发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46个,完成投资3917.9万元。总投资595万元的三河湖镇万亩节水工程,将每亩地灌溉成本从30-50元降低到15元,覆盖2个市定贫困村,并使周边15个村的118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
滨城区沿黄综合开发建设已吹响号角,这给沿黄的韩声杨带来了发展希望。其处于黄河下游入海口,沿黄长度20.3公里,土地4.2万亩,是全省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主战场。为规划好沿黄项目开发,滨城区编制完成了《沿黄流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详细规划》,重点建设贯通东西的沿黄骑行绿道和车行道两条道路,以莲文化休闲观光长廊和沿黄荷香风情带为主题的十里荷塘片区;以“沿黄风情二十里”各大景点为依托、吸引游客驻足休息的八处驿站;以黄河大桥北端两侧片区为重点、引爆沿黄人气的地标性景观“农业嘉年华”;以地域特色为主线、打造融合乡土中式文化和滨城文化的7个民俗文化村。还成立了东方黄河旅游开发管理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明晰产权归属,确保后续管理运营有序。目前,沿黄开发累计投入2.5亿元。
经过调研,针对滨城区的精准脱贫现状,滨州职业学院作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将制定服务区域精准脱贫的顶层设计,进行项目、技术、人才、智力等方面的支持,助力滨城区精准脱贫,在实践中提高社会服务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1.山东省滨州职业学院;
2.中共滨城区委党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