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罗雅慧 厉婷
近年来,莲都区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莲都区农业局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重点对教育培训与政策扶持做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1莲都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做法
采取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培育模式。
1.1教育培训
通过摸底全区培育对象有1228人,其中主导产业水果429人、蔬菜287人、茶叶266人、粮油70人、畜牧84人、食用菌专业75人。委托区农民学校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实训基地15个。按照《浙江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大纲》标准,设置通用课程与专修课程,培训课时为45~90课时。以集中培训、技能实训、外出考察、技能考核的形式开展培训。委托国家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农业一379站开展农业资格等级鉴定。
1.2认定管理
出台《莲都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将新型职业农民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种类型以及初级、中级、高级三种级别。制订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认定程序。确定区农广校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承办机构,2017年开展第一批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认定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395人,由区政府发放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1.3政策扶持
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莲都区出台《莲都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持政策和优惠措施(试行)》,将现有的特别是新增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形成扶持政策体系。
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主要问题
2.1结构不合理
经调查,年龄结构上18~40岁占2.9%;41-50岁占43.7%;51~60岁占53.4%。文化程度结构上初中文化占86.7%、高中文化占11.1%、大专以上文化占2.2%。由数据看出18~40岁的年青人对“种地”热情不是很高,刚从学校毕业的年青人对“种地”是不感兴趣。
2.2組织培训难
职业农民培训时间要求7~15天,吸引农民自愿参加教育培训困难。主要原因,一是种养大户平时农活多安排不出培训时间,且培训时间长有一定的经济损失;二是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总量不大,且近年来农村开展电商、民宿、转移就业等培训,造成一定培训疲惫;三是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力度不足,农民参训积极性不够,同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宣传力度不够,氛围不浓,农民对职业农民培育认识不足。
2.3生产经营发展难
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做大做强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一是创业融资难,农业扩大生产走规模化经营,需要长期投入大批的资金,但农业的投入具有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风险大等特点,导致很多职业农民在具有成功经验和有条件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向金融机构融资时存在困难,丧失扩大生产经营的良好时机;二是生产风险较高,农民抵御生产风险能力较低,自然灾害轻者造成一定的损失,重者造成灭顶之灾,即使有的发展了大棚等农业设施,但在大灾之下也是损失惨重;三是农产品营销困难,农民营销水平较低,市场信息滞后,特别是农民产业发展有一定盲目性,易跟风,产量大了市场消化不了。另外,我们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冲击了我国市场。
3职业农民培育主要对策
3.1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育手段
针对职业农民结构不合理,组织培训难,应整合本地农业科研机构与农业部门的农业教育与推广资源,着眼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农广校职业教育平台,送教下乡,开展成人农业职业教育。将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青壮年农民工、退役军人、“农二代”等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后备人才进行培养,纳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计划。鼓励“农二代”接受职业教育,继承父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创新培育手段,实现从“培训”到“培育”、从“办班”到“育人”的创新,实行“分阶段、重实训、参与式”教育培训模式,采取理论教学、现场示范、考察交流、跟踪服务等形式,提高教育培训效率。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在线教育培训、在线信息技术咨询等。把实践实训作为重要内容,通过现场观摩、科技入户、组团服务等方式,组织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和实践,提高培训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使农民能在培训过程中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吸引农民参与培训。
3.2加大扶持力度
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对新型职业农民实施“四优先”,优先享受涉农优惠政策、优先申报各级项目扶持、优先享受涉农金融信贷支持、优先享受科技推广扶持等各项配套服务。金融机构对中级、高级新型职业农民可适当放宽贷款额度。大力开展农业保险,拓展农业保险范围,减轻职业农民因自然灾害带来风险造成的损失。鼓励金融机构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强银保合作,力促以“农业+金融+保险”模式发展。引导发展生态精品农业、农旅集合等创新模式,提升经营管理综合效益。
3.3加强农业服务
农业部门要拓展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功能,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存在困难,增加农业信息、土地流转、农业保险、金融咨询等服务功能。开展一对一或组团式技术指导、创业帮扶。积极争取各级农业项目,落实与帮助职业农民实施,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