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1
摘要:玉米螟是威胁玉米产量比较严重的害虫之一,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玉米年产量损失8%左右,严重的会达到20%。为有效控制玉米螟的危害,公主岭市广泛推广使用赤眼蜂进行防治玉米螟,效果显著。本文从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优势入手,进行田间试验,并做出评估,以研究出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最好的方法。
关键词:赤眼蜂;玉米螟;测定;评估
中图分类号: S476;S435.1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5.032
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主要是对果穗和籽粒,这种危害严重影响玉米产量。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玉米螟防治,是十分有必要的。
1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优势
防治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提高玉米产量是实际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防治方法有很多,例如采用农药、生物菌剂和赤眼蜂等来防治玉米螟。实践证明,赤眼蜂是防治玉米螟的绿色最佳防治方法。
1.1防治效果好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原理是在玉米螟產卵时将赤眼蜂放出来,赤眼蜂寄生在玉米螟的卵中,使玉米螟虫卵死亡,玉米螟虫卵不能正常孵出幼虫,达到减少玉米螟虫害的目的。证明赤眼蜂的防治效果,采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放赤眼蜂的地块比喷洒农药和生物菌剂的地块的折茎率下降54.6%,折穗率下降79%,杀虫率上升81%。
1.2经济效益高
对不同地块进行实验发现,利用赤眼蜂对玉米进行玉米螟防治每亩可减少损失51.2公斤,实现增收83.4元/亩。一个人一天可以对10公顷的地块进行放蜂操作,相比农药和生物菌剂的效率高20倍。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成本低、效率高、容易管理,效果快,农民比较容易接受。
1.3生态效益佳
由于近年来使用农药的数量和范围的扩大,导致许多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大,在危害人们健康的同时也污染环境,并破坏了生态平衡。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属于绿色无污染的防控方法,安全无毒副作用,且不污染环境,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2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防效测定
2.1材料与方法
2.1.1示范蜂卡 选择一级松毛虫赤眼蜂蜂卡。
2.1.2放蜂时间与次数 当玉米螟始盛期且化蛹率达到15%左右时,后推10天为第一次放蜂最佳时间。第一个示范村可于7月4日、9日和14日放蜂。第二个示范村可于7月14日、19日和24日放蜂,即每个示范村放蜂3 次,每次间隔5天。
2.1.3放蜂数量与方法 放蜂卡的方法可以选择一株长势健壮的玉米,将玉米秆中部一个叶子沿中间撕成两半,一半放上蜂卡,之后向茎秆下方卷成筒状,用别针或牙签固定住。放蜂的总数量一般为22.5万头/公顷,分3次放,每次放7.5万头。
2.2防效与评估方法调查
2.2.1玉米螟卵中赤眼蜂寄生率调查 3次放蜂的当天和最后1次放蜂后7天,分别对第一示范区和第二示范区的玉米螟卵和赤眼蜂寄生率进行调查。随机抽取玉米螟卵25块,放在器皿里发育2~3天,之后检查赤眼蜂寄生情况,同时对照放蜂玉米地上风向400米之外的没有放蜂的玉米地的赤眼蜂寄生情况。校正寄生率(%)=(放蜂田卵块寄生率-对照 田卵块寄生率)÷(1-对照田卵块寄生率)×100。
2.2.2调查结果 对于放蜂区和未放蜂区都各调查2个村的2个地块,每个地块取5个点,每个点取25株玉米进行调查。计算受虫害植株减退率、虫孔减退率、虫口减退率的公式为:平均防治效果=(受害株减退率+虫口减退率+虫孔减退率)÷3。
2.2.3损失测定 损失测定主要以雌穗上部和下部折秆、穗柄受害和茎秆受害4个部位为主要观测点。分别调查不同部位受虫害率,与其受损失产量相乘,就得出产量损失率。测定显示,雌穗上部折杆的产量损失率为11.5%,雌穗下部折秆的产量损失率为31.5%,穗柄的产量损失率为12.9%,茎秆的产量损失率为5.9%。产量损失率=穗上部折秆产量损失率×穗上部折秆株率+穗下部折秆产量损失率×穗下部折秆株 率+穗柄受害产量损失率×穗柄受害株率+秆受害产量损失率×秆受害株率。
3结果与分析
3.1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卵寄生率
对于放蜂区域赤眼蜂玉米螟卵寄生率平均大概为75.2%,未放蜂的对照区赤眼蜂玉米螟卵寄生率平均大概为9.68%。表明松毛虫赤眼蜂对玉米螟卵寄生率效果比较好。
3.2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平均效果
试验发现,在秋季收获前剖开玉米秆查看,放置赤眼蜂卡的2个示范村的玉米受害株减退率平均为65%,效果良好。
3.3经济效益
公主岭市玉米平均产量为7500公斤/公顷,放置赤眼蜂的田地玉米损失挽回率为6.57%,比未放置赤眼蜂的玉米田地多收90公斤/公顷。如果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面积达30000公顷,那么可挽回玉米损失大概14580吨,玉米价格按照1.3元/公斤计算,可增产1749.6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4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措施
一直以来,农民对于玉米螟的损害并没有深刻认识,认为玉米被一点小虫子吃掉没什么,留下的总比被吃掉的多,但是调查发现,玉米螟影响的玉米地块,每亩减产玉米 5% ~10%,严重的达到10%~18%,要利用电视、网络宣传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要进到农户家对农民进行讲解、让农民意识到玉米螟的危害,提高防治意识。要让农民联合起来,进行统一防治,因此单独一家进行防治效果不明显,对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也比较适合大面积进行防治。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重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资金的投入,为此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可适当对农民防治玉米螟进行补贴,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保证玉米螟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一项成本低、安全性高的方法,其能保护环境,保障玉米的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赵秀梅, 张树权,李维艳,沈风云.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防效测定与评估[J].作物杂志,2010,(02).
[2]张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应用技术[J].中国蔬菜,2006,(09):53-54.
作者简介:曲志刚,大专学历,农艺师,研究方向:植保。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