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探究

时间:2024-05-31

引言

农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是国家农业发展实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是实现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依靠力量。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业信息化发展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促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农业信息的流通,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高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我国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对不足,我国农业经济亟待通过农业信息化水平的进步得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1 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

农业信息化的过程是现代信息科技运用到农业经济领域发展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包括农业生态环境的信息化、农业生产过程管理的一体化以及农业教育的信息化等多个方面。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会对农业经济的增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1.1 农业信息化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生产的进行受到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的影响,而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的顺利传递则有赖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同时,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及时传递市场需求信息,也可以协助农产品进行更好的销售。农民在充分掌握市场供求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以及目前市场现有的农产品供给状况进行生产决策,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农产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产品的价值,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

1.2 农业信息化有助于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化配置。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也是改造传统农业,整合传统农业资源的过程。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各项要素的配置在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能够实现更有效的配置,通过信息的及时传递促进生产分工协作,使各个要素实现有机的衔接。

1.3 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及时传递农业政策普及的相关信息,以信息化手段加强农业政策的引导,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合作、土地流转的发展,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影响力和服务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有序增长。

1.4 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实现农业技术的运用。农业经济的增长必须依靠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而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技术顺利推广的基础。在产前,通过农业信息化传播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及时了解市场信息,进行生产品种的选择和决策;产中,通过科学的用种、施肥以及各项田间管理信息的采集,促进农业技术在农产品生产管理中的及时有效地运用;产后通过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信息的采集进行成本核算,通过新技术的运用了解市场需求信息,完成农产品生产的售卖。

2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概况

2.1 从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看,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数据通信网络系统,其中中国电信的数据通信网络已覆盖全国两千余城市。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业信息化基础信息建设现状却依旧相对落后。首先体现在电话用户数量与城市电话用户数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很多落后农村地区的信息存储和传递还依靠着传统的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近年来在农村地区实现了较为快速的普及,但就其普及的比例来看,还相对不足,农村地区宽带建设基础设施相对不足,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具有较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2.2 从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来看,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始于50年代,目前已经建成多条信息采集渠道和采集点,农业现代信息化的信息采集方式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的应用,在部分地区农业信息服务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并且,借助于新闻媒体的农业信息的传播已经成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农业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3 从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来看,随着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发展,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建成了高覆盖的农业信息中心,信息技术的发展已逐渐向农村地区实现延伸和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已经逐渐在农村地区进行推广。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农村地区互联网使用人口比例还相对较低,且主要集中于部分受过一定成都文化教育的中青年群体,信息技术应用尚未实现全方位的推广,资源分布和运用相对不均。

3 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提升建議

3.1 充分发挥政府协调引导作用

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引导力量,发展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政府应当积极发挥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协调引导的作用,优化农业信息化的资源配置,促进农业信息管理各项要素的整合和有效运用,促进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有效推广。

3.2 加快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传播农业信息,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实现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必须依靠与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切实加强通讯、网络以及邮电等多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农村地区电话、互联网信息网络的建设和普及,通过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增加,促进地区硬件和和软件的更新换代。创新运用传统农业信息推广设备,在目前尚不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的农村地区继续修缮传统的村内广播设施,以传统形式传播农村生产新知识和新信息。充分进行因地制宜地推广农业信息化基础设计建设,促进农业信息的传播和推广。

3.3 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要完善农业信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区域型农业信息服务系统,通过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沟通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消费者的信息传播纽带。完善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对农业信息进行有效的监控,促进农村信息资源得到有效运用。同时,应该更好地运用新闻媒体对农业信息的宣传和推广作用,积极发挥媒体资源在传播农业信息,在农业信息化服务中发挥良好作用,实现农业信息的有效推广和运用。

3.4 积极推广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

农民的信息化意识的提升是增强农业信息化推广效果的重要方面,因此首先要从农民运用新技术、新方式,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技术服务的意识入手,通过鼓励和宣传运用农业信息技术,增强农民的信息技术运用意识和能力,促进互联网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政府要加强对农业信息技术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定期举办农业信息技术相关讲座,张贴宣传标语,举办短期性互联网技术扫盲培训,促进农民信息运用技术的提升。

结语

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信息化发展时代背景下,必须紧紧抓住信息化发展机遇,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注入信息化力量,促进农业信息和技术的充分流通,实现农业的高效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简介:常丽锋(1977.11-),女,河南省安阳县人,本科,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现有职称: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作者单位:永和镇农业服务中心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