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树与人的相互守望

时间:2024-05-31

□白旭 任丽颖

树与人的相互守望

□白旭 任丽颖

如今王文花走在山路上,看着绿树成荫,还时常会想起多年前在漫天风沙里,她挨个动员村民植树时流下的眼泪。

树海无声,但从无到有、从生到死、从退化到改造,它见证了人与自然的变化与发展。

坝上造林:从0到22.4%的绿色覆盖

王文花家住河北张家口市沽源县榛子沟村。张家口坝上地区地处蒙古高原南缘,是北京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张家口坝上地区没有树,只有散生木。全市坝上地区总面积2072万亩,当时仅有天然桦树、山杨次生林0.96万亩,森林覆盖率几乎为零。

康保县54岁的村民闫贵依然记得,当时一刮风就刮得看不见人。“放牛得拉着,不然一刮风就找不见牛了。”他说,当地很多地名比如“东一棵村”“西一棵村”就形象地反映了当年的样貌。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张家口市开始大规模建设农田林网,1978年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

“刚开始的时候难啊,要上吊寻死的人都有。”她感叹说,当时农民放牧,不愿意让在山坡上种树。因为小树苗在几年之内要被围起来,这样牲畜就无法放牧了。有些村民对她说,“我们要靠养牲畜盖房娶媳妇,不能没有生活来源。”她就告诉对方“咱们现在这样才是害了儿孙后代”。

最初和她一起植树的都是女人,因为家里的男人几乎都要种地。渐渐地,人们看到了植树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她们的行列。

榛子沟村折射了整个张家口的变化。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人工林从无到有。

如今,张家口的森林面积达到463.1万亩,森林覆盖率22.4%。站在高处,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面绿油油的成片的树林,整齐地把农田分割开。

“有了树林,风都小了。”

“降雨次数多了,莜麦长得红愣愣的,无霜期也变长了。”

退化改造:从小叶杨到樟子松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上世纪种下的杨树陆续开始死亡。

沽源县一些村民找到林业部门,说林子退化,沙子把自家的菜地都埋了,该改造了。

“树木和人一样,也有生老病死。林业部门资料显示,我国北部杨树树龄30年以上即进入过熟期。杨树防护林退化衰死最主要是生理周期到了。”康保县林业局长杨帆说。

根据张家口市林业部门的数据,2010年,坝上地区林地开始出现大面积退化,152.9万亩杨树防护林中退化面积达到121.57万亩,退化林中有41.9%衰死或者濒临衰死。

2014年,张家口开始退化林改造工程,准备利用三年时间对退化的杨树林进行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改造了96.57万亩,其中很多杨树被替换成了樟子松。

“樟子松比较耐旱,需水量没有杨树大,而且寿命长。”张北县林业局长王进焕说,防风固沙方面,两种树的效果差不多。

受益于之前的种树造林,当地百姓参与退化林改造的积极性很高。张北县村民安春福承包了200多亩林子,他每天都要去巡视。“刚种下的小苗要是羊来了一口就吃了,因此需要特别留心。”他说。

今年是树苗种下的第二年。小树像小学生一样高,伸着手臂一样的树枝排列整齐。“明年它们会长得很快。”安春福看着小树笑着说。

闫贵被选为护林员,他每天要花四五个小时,和同伴一起巡视2000多亩林子。

林下经济:从生态到富农的升级

生态林本身没有太多经济价值。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坝上地区鼓励人们发展林下经济。

在尚义县,赵树东实验性地承包了两万亩地种枸杞。他告诉记者,如果效益良好,他计划到2020年承包100万亩进行大面积推广。很多在那里工作的人都是当地村民,比如来自四工地村60岁的刘斌。

“以前在家种地,现在岁数大了,种不了了,就来到这里装盒。老伴也在这儿,负责采摘。”他说,夫妻俩每人月收入3500元。

在康保县,46岁的段贵斌承包了4000亩地,其中包括2000亩林子和2000亩荒地。林地种蘑菇,荒地种玫瑰,他雇用当地的贫困户在地里打工,一天80元。

“平时一百来人,平均年龄都在70岁以上,主要是些干不动农活也没法出去打工的村民,给他们点儿收入。”他说,年纪最大的老人已经82岁,负责栽苗。

段贵斌希望等退化林改造的小树长大以后可以发展旅游。“游客可以在玫瑰花田里拍照,还能在林间采蘑菇。”他说,现在那里正在修路。

这也是王文花的愿望。

她以前有三个心愿:村里修上路,坡上栽上树,家家通上自来水。第一个和第三个心愿已经实现了,第二个也基本实现了。村里启动生态移民后空出来一些地,她希望继续把那些地也种上树。

“愿望实现了,就还会有新的想法。”她认真地说,“我希望能栽点经济林,这样春天可以看花,秋天可以吃果。多好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