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1
近年来,钦州市立足沿海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海红米、大蚝、金鲳鱼等特色品牌产业。
钦州海红米种植地域主要集中咸淡水交汇的滩涂区域,一年一造,当年6月下种,11月即可收获,其是一种能满足中高端大米市场需求的健康食品。
据2019年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钦州海红米的检验报告显示,钦州海红米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还含有丰富的花青素、黄酮等增加免疫力的有效物质。
基于钦州海红米独特的价值,在钦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钦州海红米种植面积从1000多亩增加到了 5000亩,2019年海红米稻谷平均亩产可达170公斤以上,合计可产大米62.8万公斤以上。
截至目前,钦州已在25 个村建立了海红米产业发展基地,同时还引进海红米种植、加工、销售等领域的企业,在12 个村全部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海红米产业经营主体队伍不断壮大,整体产业持续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钦州赤禾”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
近年来,钦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牧场发展,将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造向海经济的重要内容,进而推动渔业传统产业向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等现代海洋渔业跨越式发展。
目前钦州市已建成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达308箱,养殖水体达92万立方米,养殖产量达9900吨,年产值2.3亿元,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成为钦州市渔业新的经济增长极。
此外,钦州是著名的“中国大蚝之乡”,大蚝养殖面积、产量、苗种生产在广西均排第一位,是我国大蚝的主产区及苗种供应地,种苗供应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区,其辖区内的茅尾海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大蚝天然采苗基地。近年来,钦州市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年内浮筏吊养大蚝产量28.6万吨、产值24.31亿元、增长8%。
2019年底,由钦州市农业部门牵头制定的《小青柑含茶制品生产技术规程》(DB45/T 2079~2019)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的形式批准发布,并于2020年1月30日正式实施,广西小青柑含茶制品生产从此有了标准可依。
广西小青柑含茶制品是用本地小青柑和普洱茶、黑茶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茶制品。钦州由于其得天独厚的暖湿气候和富硒土壤资源,生产的小青柑入口甘醇、香甜。该标准的制定,以标准化为抓手,统一规范小青柑含茶制品生产的生产场所要求、设备及工具要求、原辅料及配料要求、生产工艺、贮存条件等内容,用标准化和规范化更好地确保小青柑含茶制品的产品质量,对提升小青柑含茶制品品牌效益,促进了小青柑含茶制品产业化、市场化、效益化发展,推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产业生产逐渐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小青柑含茶制品主产区浦北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钦州市浦北县柑果种植面积4万多亩,加工企业100多家,带动就业1万人以上,实现产值1.5亿元,帮助产区区域内农户、贫困户就近就业,成为钦州市一大扶贫产业。其中,浦北县龙门镇柑橘种植面积超过8000多亩,有小青柑含茶制品加工企业60多家,全镇年产小青柑含茶制品超过150万公斤,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
近年来,钦州市农业部门,通过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推广“早稻超级稻+再生稻+冬种马铃薯”生态种养模式,对规划种植冬种马铃薯的稻田,进行晚造推广再生稻,再生稻收割后,一般9月下旬就开始种植马铃薯。相比传统正季稻稻薯模式,该模式不仅极大的提早了生产季节,也为提早种植马铃薯提供了土地保障,奠定了再生稻优质优价和马铃薯早上市得高价的基础。
2020年1月14日,在浦北县江城街道六桥、塘胜、塘头等早收模式冬种马铃薯示范点测产验收结果表明:1.连片实收4.16亩,地点:塘胜村,种植品种:荷兰15号,总产10738.2公斤,平均亩产2581.3公斤;2.小面积测产,测产面积10.8平方米,种植品种:桂农薯1号,亩产高达3016.9公斤,按当前3.2元/公斤价格测算,平均亩产值超过8000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