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这些村,为何重返大集体

时间:2024-05-31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分田到户以来,广西部分农村个体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层出不穷,村民腰包都鼓了起来。然而,与其相对应的村集体经济却停滞不前,村集体经济为零的现象在我市农村普遍存在,村集体经济成了这些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块短板。

日前,记者分别走访了荔浦市、资源县和全州县的三个行政村,看到了这三个村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新变化。

荔浦南源村的“香菇事变”

“去年集体经济有20多万,今年应该也不会差。”荔浦花篢镇南源村支书刘国兆开心地说,进入5月,村里的香菇已经陆续种下,又将给村集体带来丰厚的回报。

南源村位于荔浦市花篢镇山区,距荔浦市30公里,是荔浦最边远的水库移民村。一条弯曲的水泥路延伸到村里,村子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虽然村子偏僻,但村里依然出现了不少小车和摩托车,并不显得冷清。

南源村气候温和多雨,空气湿度大,适合香菇种植,村里种植香菇的时间较长。然而传统的香菇种植模式产量低、难管护,历史上并没有将香菇种植发展成一项好产业。2017年以前,村集体经济几乎没有收入,村里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许多难题。

为了改变村里这种尴尬的境地,2016年,村支书刘国兆召集村委班子成员,一起商量如何让南源村富裕起来。刘国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南源村地处山区,有种植香菇的资源优势,可以考虑将野外种植香菇的做法改成大棚种植统一管理。

南源村村民在香菇种植基地制作菌棒。

2016年的冬天,刘国兆带领村干部随镇里的考察队到贵州考察学习香菇种植,并到附近的双江镇龙坪村等实地了解香菇种植情况。通过到县内外考察,刘国兆等人认为,将野外香菇种植转换为大棚集体种植前景广阔,值得尝试。

传统的香菇种植依靠山林的竹木,分布散,面宽而数量少,很难管理。为了方便管理,南源村委通过协调租下村民位于河边的20亩土地,同时争取到了自治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资金。有了项目资金支撑,南源村人做事更有底气了。2017年初,种植香菇的大棚很快搭好了,香菇架也焊接完毕,成功将香菇引进大棚种植,集中管理。刘国兆介绍说,香菇种植是门技术活,为了保证种植好香菇,他们还邀请村里的种植能手一起加入。同时,请来公司帮忙管理运作,当年就种下15万筒香菇,村里每筒收取一元左右的租金。这让村里在2017年有了近16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顺利实现了脱贫。

“发展前景是好的,但是2017年集体经济只得了一部分收益,很不划算,得学技术自己干。”刘国兆认为村集体经济要发展壮大,得改变种植和运作方式。于是刘国兆等村干去年初决定抛开公司自己管理。为此,村干部将管护香菇的工作进行了分工,实行轮班制度。“到了南风天,就要通风;晴天就要喷水,保持湿度,保持温差长出来的香菇才靓;没开袋的香菇要每天观察菌丝的增长情况,转色后要控制温度和光照。目前存活率达到96%,香菇种植很诱人。”刘国兆如今提到香菇种植,已经能说出一大堆经验,成为香菇种植的“好手”。

之前采用的种植方式是大棚内只种植一层香菇,如今他们摸索出往空中发展的种植模式,进行钢架焊接,增加种植层次,已经发展成了7层结构,节约了土地。在大家的努力下,去年村里的香菇种植获得了成功,毛利50万元左右,纯收入20多万元,订单也越来越多。接下来,刘国兆等人琢磨着如何将香菇种植与农业旅游结合发展,尝试“香菇采摘体验”“香菇宴”,吸引游客到村里来。

刘国兆说,种植香菇的收入投入到村里的公益事业中,逐步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和村民的生活条件。香菇产业作为村里的集体产业,带动了二三十个村民在大棚里干活,每人每天有约100元的收入,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资源白洞村:入社种菜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年底还有分红,脱贫致富不是问题了哩。”5月12日上午,资源县车田苗族乡白洞村大棚蔬菜地里,去年底成功脱贫摘帽的贫困户邹定和正在忙碌着。

邹定和是白洞村二队的贫困户,家里有两个老人要赡养,两个孩子还在读书,只有他和妻子两人在家种些西红柿勉强维持生活。“以前种西红柿是靠天吃饭,价钱好的时候还能赚点钱,价钱不好卖不出去的时候连本都搭进去。”邹定和说。而如今,随着村集体经济众鑫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有着多年西红柿种植经验的邹定和被合作社聘为技术骨干,妻子也在合作社打工。“我们两人现在一个月就有五六千块收入了。”邹定和笑着说。除了打工的固定收入,邹定和还将自家的4亩多地和5万元的贫困户无息贷款资金入股专业合作社,年底可以分红。“现在有了赚钱的门路,我们脱了贫还要致富哩。”邹定和满怀信心地说。

作为“十三五”贫困村,白洞村2015年精准扶贫识别贫困户195户678人。“要想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就必须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让村里的种植户抱团发展。”白洞村支书邹定友说。据他介绍,合作社成立之前,白洞村村民种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水果都是单打独斗,不仅种植管理技术上不来,还经常遭遇滞销的情况,村集体收入基本为零。“原来村集体收入就靠村委出租的两间房,不要说用来搞村里的水利基础设施维护,就是基本的村委办公都维持不了。”邹定友回忆说,村集体经济成了制约白洞村实现乡村振兴的一块短板。

白洞村采用水肥一体、测土配方施肥、大棚栽培等新技术,大力发展蔬菜种植。

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2017年以来,白洞村因地制宜,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以培育和发展有机农产品为切入点,实施优选品种、规范种植、增施有机肥、科学管理、病虫防治、生态有机示范,大力发展蔬菜种植,采用水肥一体、测土配方施肥、大棚栽培等新技术,使蔬菜产量和质量都有新的飞跃。2017年3月建立了白洞村有机蔬菜基地,并于当年取得有机转换证;基地种植户于2017年10月成立了资源县众鑫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运营基础上,标新立异整合当地一切可用资源,实行代种代养托管形式,有效解决了基地一些无劳力、常年在外上班打工农户的闲散土地资源利用及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入股的综合管护利用,有效补上了扶贫脱贫工作领域中一些贫困户无产业的短板。基地农户可凭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参劳等多种形式,与合作社统一管理发展种养及销售,亦可按统一管理技术标准要求与合作社签定订单承包,自种自养。

为更好地推动合作社的发展,同时实现白洞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2018年下半年,该村拿出政府资助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经费的一部分(20万元)入股众鑫合作社,当年年底便获得分红1.4万元。“我们如今可以说是实现了村集体和个人收入的双丰收。”邹定友高兴地说。据他介绍,众鑫合作社共带动贫困户71户284人。

据邹定友介绍,村里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的50万元经费除了入股众鑫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20万元外,还入股了风力发电和村里的另外一个专业种植合作社。“去年一年我们的村集体经济就收入3万元,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还为我们村今年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邹定友说。

全州源东村:靠水“吃”鳅

源东村在灌江边,位于两河镇东北部,与枧塘镇、白宝乡接壤。村子距离镇政府驻地超过10公里,是全镇最偏远的村之一。村里人居住分散,自然条件恶劣,祖祖辈辈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为主业。

记者了解到,源东村通车也仅仅是几年前。早在“十二五”期间,全州县就曾对这里派驻过两位第一书记,搞调研,修路,扶助村里脱贫攻坚。

2016年3月,蒋雪金被县里选派到源东村担任第一书记。在村里,蒋雪金通过走访农户、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民情分析会等方式,跟村干部村民代表商议脱贫路子。蒋雪金发现村里青壮年大多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只有老人和小孩。

源东村依山傍水,当务之急是发展产业,那到底怎么发展?蒋雪金经过走访发现,源东村民滨河而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灌江渠穿村而过。因为水资源丰富,这里的村民基本都会游泳,有养鱼的传统。

这一发现让蒋雪金十分高兴。源东村尽管地处偏远,但山好水好环境好,村民爱好养鱼,虽然一直规模不大。可不可以尝试着引进公司,扩大规模,把村民的养鱼爱好做成致富的产业?

蒋雪金把自己的想法给村民一讲,没想到得到很多村民的热烈响应。2016年末,在村支书邓金生和几位村民的带领下,大伙尝试着养殖了几十亩泥鳅。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2017年清明节泥鳅上市前夕,大家把信息发到网上,吸引了好一些来自广东等地的老板前来收购。

源东村大力发展泥鳅养殖。

源东渔业养殖基地。

泥鳅养殖一炮打响,很多村民纷纷要求跟着养鱼。蒋雪金看到大伙情绪高涨,由村党支部牵头,引进了桂林一水产养殖公司,通过“借、筹、集、请”等方式筹措资金,成立了源东升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由村“两委”占股51%,其他人占49%的股份,基本上是贫困户入股。一般村民入股每户需2000元,贫困户入股只需1000元,同等享受一份股金的权利和义务。

村支书邓金生介绍,公司运营主要由桂林的养殖公司向升源公司提供鱼苗、饲料、技术等,待升源公司的鱼出塘后,桂林的养殖公司按保护价回收,再折回鱼苗和饲料成本;若市场价高过回收价,公司养出的鱼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年底公司通过股东大会等形式结算,公司盈利除开支管理人员绩效工资和贫困户分红外,全部留存用于村内公益事业以及企业的再发展。

源东村的大多数群众就居住在灌江河与灌江渠两岸,蒋雪金带领大家养鱼,群众的积极性都很高。

在村干部王德喜看来,蒋雪金带领大家这么一“折腾”,不仅在产业上扶了贫,更重要的是,让大伙看到曾经自己认为的“劣势”实际上是可以转变为“优势”的,这让群众看到希望。

近几年来,源东村通过实施活水养殖和稻田禾花鱼套养特种泥鳅,带动基地发展鳗鱼、高密度泥鳅、草鱼等高产高效养殖。2018年产鱼1万公斤,实现产值60万元;预计今后将打造核心区连片250亩,辐射带动周边400亩的淡水养殖示范基地,创建全州县首个以淡水养殖为主题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源东村脱了贫,村里的集体收入“破了零”,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示范点。

近些年,源东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是外出打工谋生。邓金生说,通过不断引进项目后,逐渐吸引年轻人回到村里搞开发,收入不比在外面打工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