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乡村不能没有琅琅书声

时间:2024-05-31

● 马长军

上世纪末,我到距离河南省唐河县城不远的一所乡村小学教书,此后“以校为家”十几年,吃住都在学校,有时节假日也不离开。

学校被几个村子围着,有几个学生家就跟学校一路之隔,我走出校门就能见到家长,我们有时就站在路边聊一会儿。一开始,有些学生看见我就躲起来,时间长了,大概觉得我并不“可怕”,就站在旁边听我们聊天,有时还插话,很随意。

后来我就有意安排时间做家访,十几年里记不清家访过多少次,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我去他们家,家长们也很热情。有时本来是去一个学生家,住在附近的学生家长也都凑了过来。

其实我还有一个小心思。虽然我出身乡村,但从上学到教学,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那时的教科书上也没多少反映乡村社会生活的内容,乡村少年接受的教育其实一度促使人们在精神上脱离家乡。而家访,让我多了一点认识乡村的机会。

进入20世纪后,我最早教过的一些学生已经当家长了。这一代年轻家长跟老一辈人对孩子上学的态度有明显不同。

记得刚开始家访时,有个女孩要我去劝劝她家长——家长认为孩子成绩不好,不想让她上学了。那时村里每年都有辍学的,有两个家庭经过我不断劝说,也只是让孩子读到小学毕业。

但新世纪的乡村家长几乎没一个让孩子辍学的。一次我去家访,家长见了我先“道歉”,后悔自己没好好读书,去工厂操作机器连说明书都看不懂,然后一再交代孩子至少也得初中毕业,“打工要技术,没文化咋学技术?”

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有着比老一辈人更积极热诚的期待。不过也有家长提出,都出去也不是办法,有文化的出去打工了,没文化的才留下来,乡村就永远落后。是啊,乡村学校的教育不应该让人们更快逃离乡村,这不是我当初执意到乡村学校的目的。我并非是要所有乡村孩子都留下来“建设家乡”,但也希望他们能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思想,成为对哺育自己的土地有所回馈的人。

一次元旦放假前,在学校门口,一个家长指着山墙有些自豪地对我说,当年他还是我的学生时,我们曾一起在墙上贴“庆祝元旦特刊”。节日墙报展示学生作文、推出科普知识、传播文化信息时,总能引来村民围观。学校开学和期末典礼、节日文艺汇演这些看似普通的活动,也会成为村里一时的话题,人们似乎把这些活动看作一种乡村文化仪式。

所以,我跟年轻家长们探讨过,乡村教育不能离开现场:一方面,乡村需要学校,听不到少年琅琅书声的乡村该多么沉闷空洞;另一方面,乡村教育需要一定程度的乡土化。

我读过几本讲近代乡村建设运动的书,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先辈的开创性实验令我很激动。教师的文化水平在乡村相对较高,如果能编写校本教材和乡土读本,使学校教育和乡村建设充分融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活,了解家乡发展,他们将来也许会更支持家乡建设。乡村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成长,向家长传递现代教育理念,也可以积极呼应村民们的现实生活和生产需要。

学校影响乡村,乡村支持学校,这应该是乡村教育本来的样子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