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1
35岁的盲人王慧不“盲”。
他中等个头、体态微胖;说起话来音量高,语速快;一身黑色的Polo长衫,搭配墨绿色针织马甲,精气神十足。除了方框眼镜背后那双低垂的眼睛,你不会觉得他有什么不同。双目全盲的十年时间里,王慧依靠信息技术拥有新的“眼睛”,先后成为兰州大学历史上首位盲人学士、天津市首位通过国家法律资格证考试的视障人士。
作为视障工程师,十年信息无障碍之路中,王慧自发为视障人士普及电脑和智能手机使用知识,成立“心之光无障碍智能体验中心”接待盲友咨询,被天津的视障群体所熟知。
王慧认为,残障既不“明亮”,也不“灰暗”,但由于一些便利条件没有惠及,使得部分视障群体仍困居在“黑暗”中,他试图用无障碍信息技术撬开一道口子,助其走出“盲区”。
接纳黑暗前,王慧与黑暗抗争二十年。
右眼先天失明,仅有的左眼也视物模糊,王慧顶着1000度的镜片一路念到高中,课业繁重,左眼视力急剧下降,又换上2000度的镜片。三年高中读来困难异常,即使坐在第一排也无法看清黑板。像是一场和黑暗的较劲,黑暗制造不便,他化解它。
2003年,王慧以高出一本线30分的成绩,考入兰州大学,就读政治与行政学院国际政治专业。
左眼的残存视力,是彼时王慧日常活动的倚仗。可就是这点微弱光明,还是被剥夺了。大学三年级,视力恶化,他被诊断为青光眼晚期,原本不佳的视力到这时只剩下微弱的光感,“像隔着几层纱布”,只能勉强分清白天黑夜。
2011年,王慧被宣告彻底失明。医生面前,妻子高建华哭得不能自已,王慧却难见情绪波动。“从来就没用双眼看过世界,左眼也看不清,完全失明后,我倒是觉得彻底解脱了。”王慧后来说。
看不见的日子里,他用MP3录下老师的上课音频、录下高建华的口述笔记;他上网检索到语音输入法和屏幕朗读软件,借助它们花两个月时间一字一句敲下毕业论文。2008年,他从兰州大学顺利毕业,成为该校历史上首位盲人学士。
多年后,他的事迹在本地传开,不乏有到访的媒体想挖掘他身上那些由“失明”所带来的痛苦经历,这样一些问题摆在王慧面前时,他为难,觉得“没法回答”。从孩童时期开始,失明从来就不是被父母“特别强调”的事,他在学校和普通孩子一起成长,“不是什么特别的事儿”。
倒是一场“特别”的考试,让王慧火了起来。
2019年,全国法考客观题的考场上,一场有声音的考试在司法局为王慧单独设置的机考考场进行着,王慧在读屏软件支持下,语音听题,键入答题。
此前的备考过程超过一年。阅读资料时,明眼人用眼,王慧用耳;为提高效率,他把手机读屏的速度调到每分钟600字,相当于常人语速的6倍;兼顾工作,时间紧张,王慧便凌晨4点起床听资料,到晚上理发时,高建华发现,理发师的剪子还在头顶挥动时,王慧就那么坐着睡着了。
打字不是难事,打准确难。拼音输入法对明眼人而言准确率也难达100%,对依靠听音来辨字形的盲人来说更甚。为此,王慧自学五笔输入法,遇上偏旁生涩难懂,他便喊来高建华将字形画在自己手心,靠触感识记。
这一年法考,全国有11名视障人士报名参加,均获得了单独编场考试资格,并启用了司法部专为视障考生开发的考试系统。王慧名列其中,他提前30分钟便完成了作答,其后成为天津首位通过法考的视障人士。
与黑暗相处十余年,视障群体所面临的困境王慧深有体会。盲人出一趟门并不容易,王慧每次独自出门,高建华都觉得是“大冒险”。坐公交麻烦,乘地铁麻烦,走路怕摔着。由此,许多视障人士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家中。
夫妻俩接触过各种视障人群,不乏有人能够实现正常买菜、旅行;更厉害的在每年春节,盲友们通过触摸麻将牌的花色,可以搓上一整宿。
“视障不意味着灰暗”,王慧在无数个场合强调。但不能否认的是,一些合理的、便利条件没有普及,让相当一部分视障人士仍困居“黑暗”中。
让大家走出家门,信息技术在过去十年一直被王慧作为“撬点”。当盲人的手机和电脑安装上读屏软件时,应用内的文本、操作按钮甚至是图片样式都可以被朗读出来。
王慧最早在2008年使用类似的工具撰写论文,失明伊始,它们成为王慧的“眼睛”,帮他在“黑暗”中扒出一道口子。
2008年,借天津市残联举办盲人艺术节的契机,他向当时的残联工作人员提议道“节目我不会,我给大伙讲讲电脑知识吧”。第一个讲授班在残联支持下办起来了。2012年开始,智能产品更新迭代,手机成为更便捷的上网工具,王慧随之也把教学的重点转移至智能手机的操作上。因为自发且无偿为盲人朋友讲授手机和电脑的使用知识,他成为“王老师”,在天津的视障圈内被熟知。
64岁的周发根在2012年第一次听王慧的电脑课,“他是盲人,他理解盲人,让盲人听着浅显易懂”,周发根觉得这是王慧授课最突出的特点。他还因此跟王慧戏称:“你失明了是你的不幸,却是我们的幸运。”
2008年至今,王慧的声音遍布在天津的市、区各级残联,还有文化馆、图书馆。向阳路街区云阳里小区居委会也注意到了王慧,居委会搬迁后,将原活动室作为授课场地无偿给王慧夫妇使用。希望借助王慧的专业特长,给社区的老年人普及智能手机使用知识,把他们的生活也带动起来。
“心之光无障碍智能体验中心”是一间10平方米的办公室。是王慧夫妇接待盲友咨询、普及信息无障碍技术的主要场所。
过去十年,处在信息的“盲区”中,盲女张心语的生活陷入停滞。
“视障群体既不灰暗,也不明亮,应该是透明色。”消除明眼人的刻板“盲区”和视障群体的信息“盲区”,也是他愿意讲述自己故事的原因。对王慧而言,愿景实现的第一步,首先是盲人能够走出家门。但无障碍之路很漫长,在他看来,过去十年来自己推动信息无障碍的努力远远不够。
王慧把自己出行时应对电动扶梯的经验告知张心语,“总是避开也不是办法”。按照王慧的计划,只需要两三个月的针对性学习,张心语就能学会智能手机的基础操作。不出意料的话,当惯常的户外活动提上日程时,他知道,其中也会有张心语的身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