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食为天

时间:2024-05-31

●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赵清源

■ 策划人语

***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让人们的目光再一次回到中国人的餐桌上,也再一次聚焦在中国人的饭碗上。

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尚书》将“食”列为八政之首,许多王朝覆灭的导火线就是粮荒引发的农民起义。民以食为天,绝不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比喻,而是真真切切地影响着每一个人。

随着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越来越稳。截至2019年,全国粮食生产实现“16连丰”,然而,连年丰收、自给自足的背后,是粮食消费量的增长仍快于产量的提高,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中国粮食的安全隐患多样且复杂,大头首先是餐桌消费环节。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满足约3.5亿人一年的口粮需要。

相比司空见惯的“舌尖上的浪费”,我国粮食从生产到加工链条上的损失鲜为人知,但同样触目惊心。另外,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适龄劳动力离开乡村进城务工,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逐年减少,“谁来种地”仍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保证粮食安全,还要打出组合拳。

■ 本刊立场

中国人如何端牢自己的饭碗

● 赵清源

民以食为天,这是中国人的信仰。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是文明的“种子”,更准确地说,粮食是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的物质基础。中华文明之所以数千年赓续不绝,其物质基础便在于发达的农业生产。粮食,是百姓的天,是国家的天,是人心安定的稳定剂,是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农业奇迹之后,中国人应该如何端好端牢自己的饭碗?

训诫和奇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人类历史上,不少地方曾燃起过古代文明的火炬,但随着历史的推移,它们又相继熄灭:公元前4000年率先进入文明时代的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在波斯和马其顿征服的风暴中衰亡;达荼毗罗人在印度河流域建立的灿烂的哈拉帕文化,至公元前1750年前后也销声匿迹;登上上古文明巅峰的古希腊、罗马,在公元前5世纪蛮族入侵后,也进入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

中华文明的火炬何以长明不灭?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过不同的答案,不论什么答案,有一点是绝对不容忽视的,那就是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发达的农业生产给予了有力支撑。可以说,没有粮食,就没有中华文明。一系列重大发明创造,形成了中华文明独特的生产结构、地域布局和技术体系。事实上,不仅是在农业技术层面,即使是在至高无上的皇权政治的语境中,粮食的地位,也和政权的稳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尚书》,儒家的核心经典之一,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阐明仁君治民之道是《尚书》的第一要旨。在训诫人君治国的洪范篇中,列举了人君应该处理好的八种政务,第一便是管理民食,正所谓“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无论是在人君之口,还是在细民百姓,粮食,都是一等一的大事。一旦出现粮食危机,那可真是“天”塌地陷。纵观中国的历史,粮食的短缺常常成为农民起义乃至王朝覆灭的导火索。崇祯年间,灾荒频繁,许多地方几乎无年无灾。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发源地——陕北,正是著名的重灾区。

马懋才的《备陈灾变疏》详细描述了崇祯元年天灾人祸的情况。疏中写道:“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诸树惟榆树差善,杂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其石名青叶,味腥而腻,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民有不甘于食石以死者始相聚为盗,而一、二稍有积贮之民遂为所劫,而抢掠无遗矣。有司亦不能禁治。间有获者亦恬不知畏,且曰:死于饥与死于盗等耳,与其坐而饥死,何若为盗而死,犹得为饱鬼也。”“最可悯者,如安塞城西有粪场一处,每晨必弃二、三婴儿于其中,有涕泣者,有叫号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土者。至次晨则所弃之子已无一生,而又有弃之者矣。”这些描述穿越400年的时空,今天看来,依然惊心动魄。

数千年来,手工耕作、自给自足的农耕方式养育了中国人,为了能够种出更多的粮食,曾经的一片片荒山,都开凿出梯田,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创造出了古代“超级工程”。而今天的中国要面对的是14亿人对食物的巨大需求,依靠传统的农耕方式显然难以满足。

中国拥有辽阔的地域,但真正可以用来耕种的土地,却只有陆地面积的十分之一,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仅有1.4亩,中国真正要面对的是,用世界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这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是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美国版知乎Quora上,有这样一个提问曾引起过上万网友讨论,“中国是怎么生产这么多粮食,足够养活十多亿人的?是靠进口还是自给自足?”Janus Dongye,一位来自剑桥大学的博士用几张卫星图,给了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回答。“打开卫星地图软件,从卫星视角看中国大地上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山东省寿光市,你能从下图看出什么?是错落的岩石?贫瘠的灰土地?平原密布的,其实是上百万个塑料农业大棚。从卫星视角看,它也是看不到尽头的。利用大棚,无论哪个季节,瓜果蔬菜都能做到一年多熟。这意味着农产品产量将比普通农田提升几倍。大棚里种的莴笋,从播种到收获只需52天,这样一年可以种将近7轮,效率高了6倍。

其实,农业大棚只是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的一个例证。从贫困到富足,中国只用了半个多世纪,实现了用有限的资源养育14亿人口,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背后是中国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推进,是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以及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不断探索,而最重要的是亿万中国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巨大付出。随着今年夏粮收获,深入到田间地头的疫情防控,无人机、大数据齐上阵的农业科技,相信又可以为Quora上的这个答案添上新的例证。

到2030年,中国将达到14.5亿的人口峰值,这意味着,中国还要为未来新增的人口准备粮食。同时,中国正在进行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土地成为各个领域都在渴求的资源,让更多的土地生产粮食,正成为中国人努力的新目标。

安全和隐忧:中国粮食奇迹的背后

对于许多人来说,对农业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阶段,但现实情况是,从农业机械到农业科技,再到农业教育,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比你想象的要“高大上”多了。从育种到播种,从收获到仓储,每一个环节都有科技的身影。从全要素生产率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指出,1978—2018 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I)增长2.61倍,年均增长3.26%。其中,体现技术进步的技术变化指数(ETI)增长2.03 倍,年均增长2.81%,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的贡献约为78%;体现效率提升的技术、规模和混合效率指数(TSMEI)增长18.88%,年均增长0.43%。

如果说,数字给人的感受还不够直观,那么,一个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名字,可能是中国粮食奇迹最好的注脚。

袁隆平——他的名字和他发明的水稻种植技术一样广为人知,他的另一个名字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在中国,有超过8亿人以稻米为主食,但上世纪60年代,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00多公斤,产量,成为能否让更多人吃饱饭的关键问题。1960年,还是湖南边远地区一所农业学校教员的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技术,当时,人们质疑杂交水稻的可能性,是他从零开始,一步步完成了中国杂交水稻到超级水稻的进化。袁隆平说:“我是学农的,依靠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是我的职责所在。尤其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那场饥荒,我亲眼看到有人因为饥饿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真是锥心般的刺痛。”

中国人把荒原变成了粮仓,把戈壁变成了绿洲,把盐碱滩涂变成了良田,创造了世界农业开发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15年后,他的杂交水稻技术,把水稻的平均亩产提高到了300公斤,种植技术的提高,带来了更高的产量,中国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今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依旧在不断突破,第3代超级杂交水稻可以把亩产提高到1000公斤。令人骄傲的是,中国的杂交水稻已走进了马达加斯加、越南等几十个国家,国外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达700万公顷,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将杂交水稻列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的首选技术。

农业科技给粮食生产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使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的“16连丰”,粮食产量连续5年达到1.3万亿斤以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粮食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上。然而,连年丰收、自给自足的背后,是中国粮食消费量的增长仍快于产量的提高,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这是因为,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任何一项微小的浪费都会放大为一个惊人的数字。

在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漫长产业链上,生产、流通、储存、加工以及消费各个环节都会造成损失浪费。在收割环节,一些尚未实现机械化收割的地方因为收割能力不足,逢雨天谷物发芽霉变时常发生,农户因为储粮方法落后导致每年粮食损失率高达8%;在储运环节,由于物流设施和方式比较落后,每年抛撒遗留损失粮食达150亿斤;在加工环节,由于过度追求精、细、白的消费误区,导致企业过度加工,每年因此损失粮食150亿斤以上。餐饮环节的浪费更为触目惊心,据专家估算,中国每年在餐饮环节浪费粮食800亿斤至1000亿斤。

造成收割环节浪费的原因首先是收割时机械作业会造成一些损伤,其次是脱粒不完全,过去手工收割,操作精细而缓慢,损失较少,现在收割速度快了,损失也大幅增加。目前,我国农业收割机主要存在作物损失和损伤两大通用技术难题,部分玉米机收割总损失率和总损伤率均高达10%。中国农业大学武拉平等学者在调研中发现,水稻和小麦的机收环节损失率分别为3.83%和4.12%。

还有的损失是因为成本考量。比如,接近成熟的水稻遇大风容易倒伏,倒伏严重的,机器难以收割,人工收割成本高,往往就放弃了,损失率有时候高达百分之二三十。此外,田块不规整带来的机收难题也导致不少浪费。比如在一些滩区,由于地块不规整,边角地狭小,无法利用机械收割。而造成餐饮浪费的原因不一,有的是受“面子观念”驱使,有的是受“社会风气”影响,有的则是形成了不良习惯,不论哪种原因,缺乏制度层面的行为引导和规范是关键。

更让人担忧的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适龄劳动力离开乡村进城务工,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逐年减少。出于对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担心,“谁来种地”仍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此外,有资料显示,中国用全世界33%的化肥,生产了世界25%的粮食。对化肥过高的依赖和不规范使用,有可能带来土壤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利于农业生产长远发展。

危机和展望:全方位制度化的解决方案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一方面是供应紧张、隐忧暗伏,另一方面却是粮食浪费仍然存在。随随便便倒掉一碗饭,浪费的不仅是粮食,还有宝贵的自然资源。粮食浪费越多,水土资源消耗就越多。国际上来看形势更加不容乐观。今年以来,联合国多次预警粮食危机。联合国发布报告称,今年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预计全世界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

在这样的景况下,中国人怎样才能把饭碗端得更稳?

首先,应当完善立法,用法治力量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这才是治本之策。立法遏制粮食浪费必须坚持“全面原则”,涵盖从育种到餐桌的所有环节,确保每一粒粮食都不被浪费。从目前看,我国现行法律中虽有一些关于制止浪费行为的原则规定和要求,但比较分散或笼统,缺乏必要的约束措施和惩戒机制。换言之,被千呼万唤的一部统摄全局的《粮食法》该出台了。事实上,早在2012年初,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家粮食局负责起草的《粮食法》就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但法案迟迟未出台。《粮食法》难产的背后,则牵涉到复杂、激烈的利益博弈。遏制粮食浪费任重道远,法治是治本之策。最新消息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决定成立工作专班开展相关工作。立法有望提速,令人期待。

其次,要想真正端好中国人的饭碗,必须依靠农业现代化。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把现代科技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应用到育种、耕作、收割、加工和流转等各个环节。更重要的是,依靠农业现代化促进粮食生产各类资源要素有效合理配置,大幅提高粮食生产的科学技术贡献率和劳动生产率;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好的问题,科学种地,合理抛荒,促进粮食生产的土地保护与地力恢复,大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劳动产出率,发展绿色生态高质量的农业。

再次,对于粮食浪费的大头——餐饮环节的浪费,应该细化、强化惩戒机制。现实中,几乎没有人故意去浪费食物,只是碍于面子或出于虚荣心才讲排场,而餐饮企业又缺乏节约的动力,加之防范和惩戒机制的缺失,最终导致餐饮浪费屡禁不止,“光盘行动”往往成一阵风。这就需要明确职能部门、餐饮经营者、消费者等各方的责任,制定出易于操作的监督措施和处罚标准,并着眼于构建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惩罚并重的制度机制。比如,明确餐饮经营者的提醒、劝导责任,若商家不尽责,依法给予处罚;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市民举报任何形式的粮食浪费现象。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通过明确的监督和处罚机制,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减少粮食损失,就是节约资源,因为这是一块无形的粮田。

既要节流,也要开源。除了保护好耕地红线,以科技提升耕地亩产量,挖掘耕地红线之外可能的粮食耕种面积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目前,袁隆平院士正在领衔研发“海水稻”,科研团队改良试验的耐盐碱水稻,不仅在海南结出了粮食,更是在柴达木盆地的盐碱地长出嫩芽。中国有大约15亿亩的盐碱地,袁隆平表示,如果抓紧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并将其中1亿亩盐碱地改造成水稻田,按每亩300公斤估算,则有望每年增加能养活8000多万人的粮食产量。这又将是一个新的农业奇迹。

中国人把荒原变成了粮仓,把戈壁变成了绿洲,把盐碱滩涂变成了良田,创造了世界农业开发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也一定能在粮食问题上端牢自己的饭碗,守护好自己的“天”。

■ 背景·盘点

中国人的粮食记忆

粮安天下安,粮安民心安。几千年来,粮食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心里,以至于人们见面打招呼不论什么时间都问“吃了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从种到收,从做到吃,关于粮食,中国人有太多太多的记忆,这些记忆是从贫穷走向温饱的历史,也是从温饱走向富足的起点。

粮食散记

说起粮食,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西安一帮下乡知青,从城里刚到我们村,当时没有食堂,父亲是生产队队长,就把中午第一顿饭安排在我家。正值青黄不接的时候,前两天刚收过大麦,已经磨成面粉,母亲就用大麦面加一点小麦面,蒸了一锅小轱辘馍,炒了几个菜,都是自留地里种的菜,有洋葱,蒜苗,小菠菜等,再用油浇了一碗酸醋水,很丰盛的样子,吃得几位小知青直喊过瘾,好吃。他们从来没吃过大麦面,筋道耐嚼,那是母亲用热水搅拌过的,当然没了大麦面的味道,吃起来很香,让人回味无穷。

好多年过去,他们还能记起这顿饭,可惜再也吃不到了。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好转,往后再也没吃过用大麦面粉做的馍,知青们也有了自己的宿舍,他们都买面粉吃,学会了做饭,想吃啥自己做,比村民吃得好点,不用吃粗粮。

那些年还吃过一种粗粮,是高粱磨成的面粉,红红的,蒸出的馍带一点红色。当然里边也加了点细面,所谓细面就是小麦磨成的面粉,两者搅在一起,也吃不出好来。变着花样吃,可以压饸饹吃,吃个新鲜,那种涩涩的味道至今忘不掉,就像那个年代的记忆,永难忘怀。

记得有一年秋粮欠收,大队号召用红苕片代替粮食交公粮,于是大家都晒红苕片。天气好时在空地晒,有些直接挂到矮杨树上,路边渠畔挂满了白白的红苕片,煞是好看,成为当时一景。曾经熬夜切红苕片,第二天赶早又要到地里晾晒,红苕片晾干后装袋送公粮,余下的就当作口粮慢慢消化。每次蒸馍母亲就捎带蒸一些干红苕片,出锅后弟妹们抢着吃,甜甜的,特别筋道,耐嚼好吃,顶饥顶饿,是那个年代特殊的粮食。

小时候,每从学校回到家,老远就闻到一股香喷喷的苦菜味,那是母亲用苦菜和面揉成的麦饭。在锅上蒸一层,等蒸出来时,一人一碗,浇点蒜水,当菜吃。这种饭带一点黑色,吃起来筋道,一种母亲的味道在里边,全家人吃起来感觉特别香甜,比什么山珍海味都好吃。每年苦菜长起来都能吃到,亏了村南那块承包地,常年生长苦菜,能吃到秋季。印象中这种麦饭每年都有,成了永远忘不掉的母亲的味道,令我至今记忆犹新。时常想起母亲挎着竹篮,挖一篮苦菜回家的情景,忘不了母亲择菜切菜的身影。如今回到老屋,仿佛又看见她老人家在忙碌,在操持一家人的吃喝,她围着布格子围裙的形象,定格在我的记忆中,终生难忘。(张琼)

国营粮店的记忆

故乡小镇国营第一粮店,坐落在名曰胜利街的街道西端。粮店就是一排坚固高大的平房,院墙上写着“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大号红色标语,它是那个年代故乡人心目中一年四季都要朝圣的“圣殿”。

粮店的营业大厅有一排坚固的水泥柜台,上有两个倒米面的方形孔洞,其下是突出的镀锌铁皮出粮口。靠墙的木制储粮槽、吊着的杆秤、柜台上的小型台秤,以及手压式售油机就是粮店的售粮设备。服务措施也仅限于提供一截细麻绳用于捆扎粮袋口子,或是墙壁上挂一个针线包,用于缝补破旧的面袋子而已。里面几位营业员身着犹如护士服一样的白大褂,胸前印有“国营第一粮店”字样,优哉游哉,慢慢腾腾。对前来购买粮油的顾客爱理不理,多有怠慢,甚至训斥,一脸国营单位职工的优越感。国营商店“服务态度”问题,是那个年代广受民众诟病的社会问题。

城镇居民的粮油都是按计划供应。一般轻体力劳动者每人每月供应24市斤,重体力劳动者供应29市斤(钢厂炉前工则是32市斤),未成年人供应9市斤至18市斤(高中生),食用油则是每人每月3两。大米供应量占全部供应量的百分之六十左右,白面供应量占百分之三十左右,还有百分之十左右的杂粮(如玉米面、高粱面、红薯面等),要想多买点白面粉蒸馍还得“走后门”。记得那时的大米是0.14元一市斤,白面是0.17元一市斤,食用油则按菜籽油、豆油以及偶尔供应一点花生油的品种单价有所不同,好像大都是五六毛钱一市斤。小镇居民之所以称买油为“灌油”,一是因为油很贵,一次购买量很小,二是因为买油需要用售油机灌装。

月初的购粮活动很有生活的庄重感、仪式感。一家人穿戴一新,干净整洁,拿着粮油供应证踌躇满志地到国营粮店购买粮油,城镇居民的社会地位优越感溢于言表。买粮油时,先将粮本、粮票和钞票送入写着“开票处”的孔洞,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算盘声,从里面递出来粮本、找零和购粮收据。粮本上清晰记载着某年某月某日,购大米多少斤、白面多少斤、菜籽油多少两,当月余额多少斤。食用油因为供应量少,极少用“斤”作为计量单位,大多数情况下用“两”来计量,我们一大家9口人一次能灌一两斤油就不错了。

营业员漫不经心地接过收据,漫不经心地称量米面,漫不经心地往方形孔洞中倒粮食。一声“接好”,忽地一下,米面就从铁皮出粮口倾泻而下,如果米面袋子还没有展开,就会溢出口子泼洒一地。而灌油则轻松得多,售油机竖杆上有刻度,一格一两,总共10格。把油瓶口对准售油机出油口,营业员轻松地摁下几个刻度就好了。粮食买好后,由家庭主劳力或自行车、架子车代劳,油瓶子则由主人如心肝宝贝似的掂着,生怕弄倒或摔烂了。回到家中,一家人便“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了。后来在职场,有的领导常用这句话告诫员工,“扶好自己的油瓶子,不要让它倒了”。(郭祥)

卖粮去

交公粮那天早上,父亲起得很早,鸡叫头遍他便穿好衣服,母亲做早饭,父亲喂牛。早早地吃完饭,便套上牛车,装上一袋袋的玉米、黄豆等粮食,一袋挨着一袋,装满了木制牛车。我坐在牛车袋子上,裹紧军大衣,初冬的风有些寒冷,清晨的霜染白了路边的蒿草。父亲吆喝着牛一路奔向小镇,总有三三两两的四轮车、马车、牛车、驴车从不同的乡村小路上跑向小镇的粮库。一路上,四轮车嗒嗒地冒着黑烟超过去,赶马车的人挥舞着皮鞭,马脖子上清脆的铃铛声传到远方,谁都不想落后,都想早点到达粮库,排在前面。

我家距离粮库大约五里地的路程,半个小时左右便到了。粮库位于双阳河大坝的北侧,在小镇的西北角,是小镇上最宽敞最严密的所在,大门最大,院墙最高,晾晒场面积最大,一排排大房子整齐排列,一个个圆形尖顶的大粮仓威武耸立,好像戴着个大酱帽子。

粮库大墙的东西南北面都排满了各式各样的卖粮车,像一条长龙,排到拐角,再排到拐角,再排到公路上,伸展到远方。牛车,马车,四轮车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简直是寸移,一家紧盯另一家,生怕别家插队。

镇里派出所的治安管理人员戴着红袖标,穿着军大衣,来来回回地巡逻,维持着队伍的秩序。总有几个喝得红头胀脸的醉汉想插队而挨收拾。为了让牛马老实些,很多车主都扔点干草让牲口嚼。马儿不时地喷着响鼻,呼出热乎气。我在车上不耐烦地坐着,裹紧军大衣,实在冷了,就下地走动走动。谁家的鸡鸭鹅狗来捡拾掉在地上的粮食,一会一哄而散,一会又忽地回来。

眼巴巴地盯着前方,近了,近了,回望后面,还有车不断地涌来。到了中午,还没轮到我家。饿了,到附近的小摊上买根麻花,嚼一嚼。有个老太太年年到这儿卖麻花,听说都卖发了,是小镇上的万元户。

检验员终于来了,拿着长长的粮探子,随便地往袋子上扎窟窿。检验员的工作特别风光,几位检验员都是镇上的红人,手中的权力相当大。说你的粮食杂质多,水分大,你就得拉回去重新收拾。卖粮的农民、村干部和检验员说话都得点头哈腰,毕恭毕敬的,生杀大权就掌握在人家手里呢。他们抽的是好烟,在收粮的季节,整天泡在饭店里。个个都是小镇上响当当的人物,说句话谁都给面子。

牛车终于赶到了粮库院里,那里真是车来人往,吵吵嚷嚷,川流不息。紧紧地拽紧牛缰绳,连牛带车上电子秤称一称,然后办理小票,再把车赶到宽阔的晾晒场去卸粮。这一关也不能轻视,和看堆的工作人员也得笑脸相迎,说些好话。否则,他们也有权力让你把粮拉回去。粮仓里的粮食堆又高又大,仿佛小山一样,长长的运输带将粮食输送到顶端,人在成堆的粮食面前显得很渺小,人又多么伟大呀,种出了这么多好粮食。(熊哥)

难忘在海南育种

20世纪70年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三系”育种法研究成功,开始在国内大面积推广。为了加快推广速度,全国各地纷纷派出育种队到天然大温室海南岛进行冬季育种。

1976年10月底,赣县领导决定从各公社和县农业部门农技人员中抽调人员组织一支赴海南的育种队。我所在的沙地公社派农技干部肖相伦和我参加,当时我还是一名生产队农技员,非常荣幸地成为全县 49 名队员中的一员。

赣县育种队在县农技站站长郑元旺的带领下,经过近10 天的舟车劳顿,来到了海南陵水县英洲公社深屯大队。那里是少数民族黎族的聚居地,经济发展还很落后,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很差。

全队被分为两组,15 名队员由副队长曹敦汉带领去到春田农场。我与大部分队员留在这个地处海边的村庄,承担100多亩的杂交水稻制种任务。除队部住在一个仓库里,大部分队员住草棚;没有床板到山上砍来木头做;吃的大米从十几里外的粮店担回村里;由于育种人员多,蔬菜和肉食供应紧张,我们只好每餐吃水煮黄豆下饭。村庄地处海边,海风吹得到处都是沙子,天气炎热时,从农田干活回来,打着赤脚踩在沙路上,要跑步才不会感到烫脚;更可怕的是各种蛇经常出现在你面前,令你毛骨悚然。大家把这次育种经历编成顺口溜:住的是棚子,睡的是棍子,吃的是豆子,踩的是沙子,遇蛇吓破了胆子,要的是种子。

全队安顿下来后的第三天,为了抢季节,我们立即浸播第一期父本种子,按技术要求,分别完成了第二、三期父本和母本的播种及插秧任务,紧接着进入紧张的耕田施肥施药、花期调节、辅助授粉阶段,直至收割。主要农活由当地群众承担,但育种队的任务也很繁重,不但要负责整个育种过程的农事安排、劳力协调、物资化肥调运和每个生产环节的技术把关,还要与当地社员一起参加劳动。

由于经常与黎族社员在一起,我们彼此很快就熟悉了,劳作间隙,他们经常给我们讲当地的风土人情,唱山歌、讲解本地方言。经过半年多的相处,我们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还学会了几句简单的黎族用语。除夕,队部准备了十几桌丰盛的年夜饭,请当地群众和全体队员一起聚餐,欢度春节。

在育种期间,队里的技术员邹荣榕老师经常给我们上课,讲杂交水稻的起源和技术要领。每次上课我都要做大量笔记,晚上收工回来还要抄技术资料,整整写满了三本笔记本。在育种生产实践中,我经常到田间记载叶龄,观察幼穗发育情况,判断花期是否相遇。碰到不懂的问题就向老师和队友请教。通过虚心学习,我逐步掌握了基本的育种技术。

经过育种队和当地群众的辛勤努力,在次年5月,我县育种队获得了除父本种子外亩产150多斤杂交种子的好收成。这批种子运回县里很快被分配到各公社用作晚稻良种,使全县当年粮食生产获得了大丰收。更重要的是,这次育种为我县杂交水稻的推广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

海南育种回来后,我被调到公社农技站工作,由于积极肯干,多次获得上级和群众的好评,逐步走上了基层领导岗位。转眼40多年过去了,海南育种的往事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张荣湖)

■ 公众表达

杜绝粮食浪费,使“光盘行动”蔚然成风

现在,我最关心耐盐碱水稻示范工程、杂交水稻超高产攻关工程等三大工程,期望通过它们,更进一步推动我国乃至世界杂交水稻事业的发展。创新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都很重要,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来说尤其如此。我一定会带领团队,朝着新目标,继续奋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从当前我国小麦总体形势看,不需要担心供给问题,价格也不会持续上涨。主要原因包括小麦连续多年丰产,产需呈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格局,库存量大约相当于一年的消费量,而目前价格的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 唐珂

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我们必须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李国祥

中国现在粮食年年丰收,看起来供应很丰富,但中国的食物资源远远少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一方面中国人要有忧患意识,就是要加强生产食物的供给侧,加强自我保障;另一方面要杜绝食物浪费。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陈君石

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不应依赖进口,必须坚持自给为主的方针,不断夯实生产能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才能给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尤飞

只有纠正那种“浪费没什么大不了”的错误认知,在失范行为与非失范行为之间划清清晰的界限,将不浪费食物塑造为一种底线和禁忌,对浪费食物保持应有的痛感与耻感,通过精细化操作来提升教养和社会文明,“光盘行动”才会蔚然成风。

——武汉教师 杨朝清

做不到厉行节约,好多人都是因为爱面子。我们要放下这个面子,放下这个身段。

——武汉市民 许先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