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1
李代军
(诸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山东潍坊 2622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畜禽养殖业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已然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全新增长点。同时,畜禽粪污排放量也在急剧增加,畜禽粪污污染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1]。与畜禽粪便及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不相适应的是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率仍然普遍较低,无害化处理的效率更是严重不足。在粮食、饲料和能源紧缺的当下,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既是急需解决的污染源,又是有待于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2]。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问题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经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处理的畜禽粪污,病原菌、寄生虫卵等可被灭杀,切断了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同时避免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既消除了环境污染,又生产了清洁能源,更重要的是可以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对保护农业生产环境、稳定粮食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以实现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做好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动物饲料中含有较高的微量元素,经畜禽采食后,未被消化吸收的微量元素便随排泄物排出体外。畜禽排泄物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会制约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导致土壤发生板结。畜禽粪便作为肥料直接撒在田地里,时间久了必然会引起磷、铜、锌等其他有害微量元素在环境中产生富积,从而对土壤造成污染,进而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与废弃物等会分解产生氨气、硫化氢等具有恶臭味的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对呼吸中枢产生毒害,同时也不利于畜禽生长,使畜禽生产性能下降,对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除此之外,腐败的粪便、污水,会严重污染周围的空气,甚至会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污水中含有较多未转化的氮和磷,其中一部分氮会挥发到大气中,从而导致大气中的氮含量增加,严重的会形成酸雨,进而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其余大部分被氧化成硝酸盐渗入到地表,或者随地表水流入湖泊,导致公共水源硝酸盐含量超标。同时,畜禽体内排出的残留抗生素等,在经过人为的冲洗或雨水冲刷后,大量污染物进入湖泊与地下水,使地表水质营养化或污染,严重破坏了水资源的平衡,最终使人类与动物饮水安全受到影响[3]。
人畜共患病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担忧的问题,其中畜禽粪污不恰当使用和处理是引起人畜共患病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和污水,经过风吹日晒,附着在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被广泛传播,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滋生大量的蚊虫,提高了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率,危害公共安全。同时,饲料中添加的一些微量元素或添加剂,被畜禽直接吸收利用的很少,随粪便进入土壤后,会被农作物大量吸收,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或人体,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危害。
许多地区发展畜禽养殖业普遍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就是养殖场的布局不合理,同时也是畜禽粪污防治不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养殖场只注重扩大养殖规模,却忽视了其他养殖区域如饲料存放区、疫病隔离区、粪便污染物处理区等需要设置明确、具体的位置。在畜禽养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饲料的严重浪费、病死动畜禽的随意丢弃、粪便的随意排放,也会对周围的生活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大部分畜禽养殖户只注重养殖增收,不重视环境保护。部分地区重发展轻环保,致使畜禽养殖污染日趋严重。养殖场污染防治意识较低,多见于中小规模养殖场,由于中小规模养殖场成本投入小,经济承担能力低,养殖场的管理方式普遍较为粗放,缺乏统一的监督管理模式,环境保护意识低,将畜禽粪污直接外排或沼气发酵后产生的沼渣外排,导致环境污染[4]。近年来,随着人力、饲料和疫苗等价格成本的普遍升高,畜禽养殖的效益逐渐降低,致使大部分养殖场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投入到粪污防治工作中去。另外从畜禽粪污防治角度分析,该项工作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离不开专业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导致很多中小规模养殖场对畜禽粪污处理望而却步。
一是雨污和水污未分离;二是无沼气池或沉淀池,污水外排;三是缺少集粪棚、化粪池,露天集粪,造成环境污染[5];四是有集粪棚、化粪池,但是不按照相关要求对地面进行硬化,缺少围墙,引起污水下渗和外流;五是设有沼气池但是与养殖量不相匹配,不能对产生的粪污进行有效的处理,造成污水外溢,污染环境。
目前我国采用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主要以制造有机肥料为主,主要的制备方式有人工堆腐和集中发酵两种,其中人工堆腐的成本较低,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式。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是场地占用多,制肥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粪污无害化处理效率极低,不适应大规模养殖场生产的需要。
采用集中发酵的方式制备有机肥料,相比人工堆肥而言,规模更大,时间更短,劳动强度也大幅降低,但对应的生产成本也显著提高。从经济效益看,采用集中发酵制备有机肥料是净亏损的行为,因此一直以来都无法被全面推广。除此之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研发工作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由于这方面的技术研发工作投资回报期望较低,企业普遍不愿意加大资金投人力度,该方向的研究工作亟需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在畜禽养殖业发展中,科学选址十分重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的畜牧业发展五年总体规划中,科学地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畜禽养殖场只能在适养区内开展养殖活动,限养区内禁止新建和扩建养殖场,严格控制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在规定时间内对不符合规定的养殖场进行关闭或取缔,逐步引导养殖场户从限养区和禁养区搬迁至适养区。另外,对养殖场进行科学分区,设置养殖区、饲料存放区、病害畜禽隔离区、粪便污染物处理区布,保证畜禽粪污科学有效的处理。
加强对广大养殖场户关于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培训,通过网络宣传、现场交流等方式使养殖场户熟练掌握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工艺和模式,真正理解畜禽粪污防治的重要性,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和效率,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从根本上转变养殖观念。在养殖场内部构建专业化的污染物处理设施,根据养殖规模大小改建沼气池、沉淀池或好氧塘等设施,做到雨污分离、水污分流,做好相关配套设施转型升级,提升畜禽規模场粪污处理能力。通过各种技术培训,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向资源循环型社会发展,形成与农村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畜牧养殖业。
为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地方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各项补贴政策,引导中小规模养殖场联合起来,积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同时,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坚持“事前指导服务,事中事后加强监管”的原则,定期、不定期对养殖场户进行检查指导,严把养殖环境质量关[6]。及时关注和掌握畜禽粪污防治的最新前沿动态,合理有效地解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难题,从而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力。
1)异位发酵床 所谓异位发酵床,就是在畜禽养殖舍外建发酵床,根据发酵床的标准铺设垫料,然后将畜禽产生的粪便和尿液抽送至预先铺好的垫料上,通过内源微生物或者外源接种微生物作用,翻动粪污使其充分发酵,进而形成有机肥,实现粪污无害化和稳定化利用。这种处理模式不仅成本低,而且无污水产生。在选择垫料时,应该采用硬质垫料如秸秆、稻壳、木屑等,为更好的保障通透性,可根据氮磷钾富集情况和垫料的腐解情况,确定是否更换垫料,一般每两年更换一次即可。
2)种养结合种养结合就是将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应用于农田替代化肥,农产品及副产品作为畜禽饲料,“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真正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机结合,相较于传统的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使畜禽粪便得以内在消化,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同时还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在应用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结合模式。在养殖的同时进行种植,将畜禽粪便经过处理后还田,有效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大大降低养殖成本,提升养殖效益。
3)厌氧发酵技术 厌氧发酵是将畜禽粪污,经过除杂、调质等预处理后,置于密闭设施中,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进行无害化处理,降解粪污中颗粒状有机物、无机物,所产生沼气作为能源,用于照明、发电和燃料等,沼液与沼渣直接作为肥料(沼肥)用于农作物种植。规模化养殖场可以根据养殖场规模建设与之相匹配的沼气池或者封闭的三级粪污沉淀池,采用干清粪工艺,堆积发酵后还田利用。
作为山东省畜禽养殖大县,诸城有500 多家规模化养殖场,各类中小型养殖场、专业户、散养户近3 万余家,涉及村庄逾1 200 多个。随着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畜禽养殖量会持续增加,同时会产生多种丰富的畜禽粪便资源。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彻底解决了畜禽粪污问题,有利于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有效提高粪污利用效率,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减少种植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率,显著改善人居环境[7]。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深入思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充分发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应用优势,为推进畜禽养殖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根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