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仔猪腹泻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探析

时间:2024-05-31

何更田

(香河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廊坊 065400)

1 仔猪腹泻成因

1.1 传染性腹泻

病毒是导致传染性腹泻的主要诱因,从病毒学的角度,可以将其划分为胃肠炎病毒及轮状病毒等类型,一般来说感染了轮状病毒的仔猪表现出精神不佳、食欲不振、腹泻脱水,导致仔猪死亡率大大上升。冬季是仔猪患肠胃炎病毒的高发期,由于天气寒冷,仔猪缺乏耐寒性,造成仔猪精神不佳、体表温较高,腹泻脱水,最终死亡[1]。

1.2 非传染性腹泻

顾名思义,非传染性腹泻即排除了可传播的特征,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消化机能性腹泻。刚出生的仔猪肠道内基本属于无菌的状态,伴随时间的推移,各类细菌也逐步开始滋生。这其中就包括了酵母菌及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种,但由于仔猪肠道菌群需要依赖哺乳来维系,一旦出现断奶的情况,有益菌群的数量将开始萎缩,甚至打破致病菌群与有益菌群之间的平衡,使致病菌成为引发腹泻的主因。②病源微生物感染。病源微生物对仔猪的影响极大,这其中囊括了大肠杆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及流行性腹泻病毒等。在给予仔猪饲料喂养期间,在细菌微生物所产生的破坏下,导致腹泻症状的产生。③应激性腹泻。这一腹泻问题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即由于仔猪自身体温调节功能不佳,对温度或湿度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腹泻现象的发生。

2 仔猪腹泻综合防治技术

2.1 强化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反应

①养殖人员要注意天气变化,加强仔猪防潮湿或是防寒保暖,对此,养殖人员可以采用煤炉、电热板以及保温灯等用具,从而有效确保保育室和产房具有适宜的湿度和温度;②养殖人员需确保仔猪及早吃好初乳、吃足初乳,对此,养殖人员进行人工干预让一些弱小仔猪尽可能地都吃母猪乳汁,通过多吃母乳获得足够的抗体,从而促使自身对疾病抵抗力特别是大肠杆菌的抵抗力增强;③提前补料。通常情况下养殖人员需在仔猪5 日龄开始诱食补料,这样不仅有助于仔猪体重的增加,还能进一步促使其消化器官的发育,让仔猪的消化机能得以增强;④根据仔猪的实际情况及时断奶,依据长期的养殖经验而言,仔猪断奶的最佳时机应当在28 日龄为宜,如果断奶过早则更易造成腹泻。因此,断奶时一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实施,如在1~5d 内逐步减少喂乳频率,并对母猪与仔猪进行分离管理,移母留仔,在原圈留养3~7d 后再次转圈,以减少应激反应的产生。⑤渐进式换料。在仔猪断奶后应加强对饲料量的控制,采取少喂勤添的模式,如需要进行饲料的更换,仍然需要利用3~5d 的过渡期,逐步实现饲料的更换。

2.2 重视药物生物预防,做好防治接种工作

①重视母猪。母乳中富含丰富的母源抗体,以达到抵抗细菌、病毒的作用,为帮助仔猪形成自然免疫的能力,养殖人员要做好母猪免疫接种,从而预防其腹泻的发生,对此,养殖人员必须要掌握预防的规律和特点,采用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进行防范,一般选择在产前的40~45d 实施注射,并在28d 左右还要对其注射伪狂犬基因缺失苗。另外,还要向妊娠母猪注射大肠杆菌K88、K99、987P 三价基因工程苗,在产后或是产前8h 养殖人员还要向其注射仔猪下痢高免血清2mL,隔5d 再肌肉注射3mL,可预防各型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病引起的仔猪下痢;②做好早防仔猪工作。为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所导致的腹泻,养殖人员在仔猪生后3d还要对其注射2mL右旋糖酐铁。针对细菌性腹泻的防治,养殖人员在其出生后3d、7d、21d 还要对仔猪进行肌注20%恩诺沙星注射液。与此同时,养殖人员还要在仔猪的饲料中加入微生物制剂,防止仔猪的腹泻的发生。

2.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做好圈舍消毒工作

为预防仔猪腹泻,养殖人员一定要做好仔猪圈舍的环境卫生管理,尤其是要做好圈舍消毒工作,对此,养殖人员在保育阶段一定要做好圈舍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工作,每天都要定期圈舍粪便和饲料残渣的清理工作,同时还必须要确保圈舍通风、干燥。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通过消毒进一步减少细菌的滋生,让仔猪腹泻病发生概率得以降低。

3 结语

综上所述,仔猪腹泻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所以,养殖人员要认真分析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最大化地确保仔猪养殖安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