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猪疫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研究

时间:2024-05-31

任效雨,白胜梅

(山东省菏泽市高新区万福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 山东菏泽 274000)

现阶段,生猪养殖中猪瘟、非洲猪瘟、蓝耳病、口蹄疫、气喘病等多类型疾病发病率升高,严重阻碍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重视对当前生猪疫病发生情况的分析工作,并在此基础之上加强防治工作,降低生猪疫病发生几率,助推生猪养殖业稳定发展。

1 近年来生猪疫病发生情况分析

1.1 生猪疫病的常见种类

现阶段,生猪疫病常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其一是猪瘟、非洲猪瘟等急性、烈性传染性疾病,其死亡率极高,防控难度极大,是危害生猪养殖业的头号杀手;其二是口蹄疫等疾病,其传染性较强,患病猪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及口、蹄部溃疡糜烂等症状,严重影响猪肉质量;其三是慢性疾病,如气喘病、乙型脑炎等,其病程缓慢,阻碍猪群生长发育,影响养殖效益。

1.2 生猪疫病的发病流行趋势

对当前我国生猪疫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当前猪疫病特征主要表现为疾病类型多样、传染性强和死亡率高。具体来说,首先在疾病类型多样方面,还衍生了一些败血症、繁殖期呼吸系统障碍等疫病。其次在传染性方面,由于病毒、细菌不断变化,产生了更强的传染性。不仅如此,随着病原体的不断变异,交叉、垂直和母体感染的现象频发,增加了生猪疫病传播渠道,使得生猪疫病防控工作难度更大。最后在死亡率方面,猪疫病死亡率逐年升高,过去由于滥用药物,导致病原产生抗药性,降低了疾病诊治效果。并且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病例增多,加重了病猪病情,这使得病猪死亡率升高[1]。

2 猪疫病综合防治对策探讨

2.1 营造适宜的养殖环境

在猪疫病防治工作中,为保证猪群的健康生长,要重视对适宜养殖环境的营造与改善。具体来说,要从温度和湿度两个方面入手,应保证圈舍光照、通风正常,确保冬暖夏凉,避免阴冷潮湿。在炎热的夏季,将圈舍温度控制在28℃以下为宜,如温度过高要及时洒水、通风换气,降低温度。在寒冷的冬季,应将圈舍温度控制在23℃左右为宜。一年四季中,圈舍湿度控制在60%~80%之间为宜,只有科学合理地控制好圈舍温度和湿度,方可保证猪群的健康生长,降低猪疫病发生几率。此外,有条件的养殖场户,可以在圈舍中安装排气扇,在圈舍顶种植藤蔓植物等方式,起到良好的遮阳降温效果,使得圈舍环境更加舒适。

2.2 加强饲养管理

在生猪养殖中,要高度重视饲养管理工作,制定健全完善的饲养管理制度,创新饲养管理模式,提升饲养管理水平。具体来说,首先要保证饲料营养均衡,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微量元素及中草药,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同时也能够提高猪群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其次要保证饲料质量达标,从正规途径采购饲料,禁止喂食腐烂、变质及“三无”饲料。再次要遵循自繁自养原则,这是避免疫病传入的重要举措。如必须要进行引种,则应做好健康检疫工作,禁止从疫区和发病猪场引种,引种后要隔离饲养1~2 个月,期间要密切留意猪群健康状况,保证健康的情况下方可合群饲养。最后要制定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定期进行清洁卫生和消毒,提升上管理水平,确保猪群健康生长。

2.3 做好免疫接种

现阶段,免疫接种是防治猪疫病的重要、有效措施,因此要高度重视免疫接种工作,制定健全完善的免疫接种方案,保证免疫接种的有效性、规范性、科学化,达到最佳的免疫接种效果。目前,生猪免疫接种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紧急免疫,适用于疫病发生后的紧急免疫,另一种则是计划免疫,适用于常规疾病预防。在免疫接种前,要充分结合区域内疫病流行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方案,完善免疫程序,重点落实强制性猪病的免疫工作,避免出现漏免现象。完成免疫接种工作后,要加强免疫检测,如出现免疫失效等现象,要及时进行复免,保证免疫的有效性。此外,满意接种期间,要科学合理的应用免疫接种方法,严格控制接种剂量,确保达到最佳的免疫接种效果,实现对猪疫病的有效预防。

2.4 强化猪场防疫工作

猪病高发背景下,生猪养殖场户要制定健全完善的猪疫病防疫体系,将防疫工作落实到实处。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始终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原则,这能够有效避免疫病的传入和传出,降低疫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其次要制定完善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制度,完善生物安全防控机制,及时清理圈舍粪污,避免细菌、病毒、寄生虫的大量滋生。及时消毒,定期更换消毒药物,避免产生耐药性,保证消毒效果,使得圈舍更加卫生、健康。目前,猪场消毒药物种类繁琐,常见的包括:石灰水,常用于地面、粪便消毒;氢氧化钠,常用于口蹄疫等病毒性疾病发生前后的环境和用具消毒;甲酚皂常用于杀灭圈舍、槽具、粪便中的猪瘟病毒及猪丹毒杆菌等;漂白粉常用于车辆、食槽等消毒。再次要加强对进出入人员、车辆的消毒工作,在出入口设置消毒场所,经过消毒后方可进入养殖区,进入猪场前应穿戴专门的服装,避免带入病原菌。禁止闲杂人员和车辆进入猪场[2]。

2.5 及时治疗猪病

健康猪患病后,养殖人员要及时进行隔离诊断,针对非烈性传染性病及尚有治疗意义的猪,应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如:猪高热,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病猪会出现高烧、食欲下降、呼吸困难、皮肤发红发紫等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可采取中西结合方法治疗。西药用头孢肌内注射,剂量为0.2mL/kg,1 次/d,连续注射2 次,一周后再注射1 次;还可使用土霉素0.1g/kg·bw,每日口服2 次,连续用药2d。中药取玄参、银花、黄芩、厚朴、黄柏、大黄、麦冬、甘草各20g,枳实25g、石膏40g,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后温服,1次/d,连服3d。再例如:仔猪痢疾,是常见病,病猪会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临床上,仔猪痢疾分为仔猪红痢、黄痢和白痢,可使用庆大霉素、硫酸新霉素等药物治疗,严重脱水的猪,及时辅以生理盐水150mL+5%葡萄糖100mL+5%碳酸氢钠30mL+青霉素80 万IU治疗,1 次/d,连续服用3d 即可。

3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生猪疫病的频频发生,给养殖场户造成了不小损失,不利于生猪养殖业的稳定发展。新时期,要高度重视生猪疫病防控工作,明确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落实生猪疫病防治工作,提升猪疫病综合防控水平,有效降低生猪疫病发生几率,提高养殖效益,助推生猪养殖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