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1
颜瑞娟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山东潍坊 262200)
近年来,国家越发重视农牧业的发展,养禽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也有所升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所导致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养鸡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之一[1]。临床上以呼吸困难、咳嗽、呼吸道黏膜肿胀糜烂为主要特征。1925 年,美国首次报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1930 年,美国北达科他州首次分离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1972 年,我国广东首次报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此后我国多地均有报道,该病还会继发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支原体病等,对我国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该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主要编码纤突蛋白、膜蛋白、核衣壳蛋白和小膜蛋白;病毒粒子直径约100nm,呈圆形,有囊膜和纤突。本病毒对鸡肝细胞、鸡肾细胞、鸡胚肾细胞等敏感。本病毒对热敏感,56℃15min 即可灭活;对消毒剂敏感,甲酚皂、高锰酸钾、氢氧化钠等可将其灭活;但该病毒在-30℃环境中可存活数十年。
发病鸡和带毒鸡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传染源。被发病鸡和带毒鸡排出的分泌物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也可成为传染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鸡舍内若有一只鸡发病,很快就会传播到其他健康鸡只。除呼吸道传播外,本病还可以通过接触和消化道方式进行传播,也可以经种蛋造成垂直传播。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感染鸡,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鸡均有易感性,但雏鸡和产蛋鸡易感性较高,尤其是一月龄以内的雏鸡,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冬、春寒冷季节发病较严重;饲养管理差,如鸡群过于拥挤、鸡舍潮湿、通风不良、饲料营养搭配不合理等因素也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组织的亲嗜性及其导致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呼吸型、肾型、肌肉型和肠型四种主要的临床症状。
主要由M41 毒株、Beaudette 毒株和Connecticut 毒株引起。病鸡体温升高、畏寒扎堆、精神沉郁、食欲饮欲下降、羽毛脏乱、双翅下垂、不愿活动;呼吸困难、咳嗽喘气,甚至张口呼吸、呼吸有啰音;气管分泌物增多,夜间查看鸡舍时可听到病鸡发出“咕噜”的喘鸣声;15 日龄以内的雏鸡可能会出现鼻窦肿胀,鼻腔有鼻液流出,分泌物增多时会出现甩头症状;6 周龄以上的鸡和成年鸡症状与雏鸡基本类似,但流鼻液的情况较少见;处于产蛋期的鸡产蛋数量下降,产畸形蛋、软壳蛋、无壳蛋等;蛋的品质也下降,常见到蛋清与蛋黄分离、蛋清稀薄如水;即使后期康复,鸡的生产性能也会下降。
主要由T 毒株、Holte 毒株和Gray 毒株引起。2~4 周龄的鸡发病率较高,发病初期,病鸡表现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喘气、打喷嚏等,夜间比白天要明显。此后,病鸡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口渴喜饮水、胃寒扎堆,同时伴有腹泻症状,排出混有尿酸盐的水样白色稀粪,时常污染肛门周围的羽毛;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会出现脱水症状,体重减轻、鸡冠和胸肌发绀,病死率可达30%;产蛋鸡主要表现为产蛋量和蛋品质下降,死亡率较低。
主要由4/91 毒株引起,对产蛋鸡和肉鸡的危害较大,呼吸道症状较少见。产蛋鸡表现为产蛋量和蛋品质下降,肉鸡表现为胸肌肿胀、颜色变浅,有时可见出血点或胶冻样渗出。
主要由G 毒株引起,与肾型临床症状类似,主要表现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但持续时间不长。消化道中的病毒存活时间较长,可引发肠炎或其他肠道病变。
呼吸型和肾型较常见,其病理变化较明显。
病变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病鸡的鼻窦、喉头、气管、支气管内有浆液性或卡他性渗出物,后期转变为干酪样;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剖检产蛋鸡可见卵泡出血、充血、破裂或畸形,严重时可造成卵黄性腹膜炎。雏鸡感染过传染性支气管炎后可造成输卵管发育不良、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病鸡肾脏肿大、颜色变淡;肾小管和输尿管有白色尿酸盐沉积,呈花斑样,俗称“花斑肾”;病情较严重者,尿酸盐可能会沉积在其他器官,造成“痛风”。
根据发病鸡的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判断,确诊还需借助实验室检测手段。
采集发病鸡或病死鸡的病变组织,制备成病毒悬液,使用磷钨酸负染色液进行染色,于电镜下观察病毒粒子的形态,以此来判断。
提取发病鸡或病死鸡的病变组织的RNA,反转录为cDNA,使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 扩增或荧光PCR 扩增,根据扩增结果进行判定。此类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实验室检测应用较广[3]。
采集病鸡的气管渗出物、肺脏或肾脏等病变组织,制备成病毒悬液,接种至10 日龄鸡胚,进行孵化,连续传代几次鸡胚会规律性的死亡并表现出发育受阻、胚体萎缩、羊膜增厚、尿囊液增多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也可将病毒悬液接种至敏感细胞,观察是否出现细胞病变。此类方法对操作人员要求严格,且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不适用于临床大规模样品的检测。
可采集1mm 厚的18~20 日龄鸡胚的气管环于37℃旋转培养24h,之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气管环上的纤毛运动活泼;而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纤毛不会运动。
常用的方法有病毒中和试验、ELISA 试验、免疫荧光技术、琼脂扩散试验等。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比较多,检测难度比较大,此类方法不适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此病目前没有特异性治疗药物,主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预防。养殖户或养殖场要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增强生物安全意识。鸡舍要定期通风换气,及时清理垫料、食槽,防治细菌或真菌滋生;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合理调整鸡群饲养密度,避免过分拥挤;进出鸡舍动作要轻,不可高声喧哗,减少应激反应。
目前常用的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活疫苗可在短时间内产生保护性抗体,但会出现毒力返强的现象,因此不能盲目使用。养殖户或养殖场应根据本地区支气管炎的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养禽生产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对养禽业危害较大,养殖场或养殖户应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条件、合理接种疫苗,预防本病的发生,保障养禽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