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陕西千湖湿地朱鹮野化放飞地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4-05-31

张虎,张慧珍 *,郭容

(1.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陕西宝鸡 721100;2.陕西宝鸡市林业工作中心站陕西宝鸡 721001)

朱鹮(学名:nipponia nippon),隶属于鹈形目(pelecaniformes)鹮科(threskiornithidae)朱鹮属(nipponia),是我国秦岭四宝之一,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具有较高科研、观赏价值。全世界的鸟类学家公认朱鹮是鸟中的“东方宝石”,中国的“秦岭仙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扩展到现在的7,000余只,其中陕西境内5,000 余只,成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典范。

1 陕西千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1.1 地理位置

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千阳县千河下游的冯家山水库及周边地区,由关中地区最大的水库—冯家山水库及渭河一级支流千河千阳段构成,总面积7,168 公顷。设置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共三个区,其中核心区(水域面积)1,402 公顷,占总面积的19.6%;缓冲区2,066 公顷,占总面积的28.9%;实验区3,700 公顷,占总面积的51.5%。

1.2 资源概况

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集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沼泽湿地特征于一体的西北地区典型的黄土高原湿地。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包含湿地植物34 科61 属101 种,陆生脊椎动物5纲27 目47 科174 种,其中湿地鸟类14 目24 科81 种;哺乳类5目8 科24 种;两栖爬行类3 目8 科21 种;湖内有秦岭细磷鲑、马口鱼等鱼类5 目7 科48 种。每年冬季在此栖息的有大天鹅、黑鹳、灰鹤、白鹭、豆雁、针尾鸭等多种野生珍稀水禽。还有繁多的昆虫和微生物,众多的生物种类,是一座庞大的生物基因库。

湿地内水草、鱼虾丰富,水域平坦,是西北地区候鸟南迁通道上的重要驿站,良好的自然条件为水禽栖息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为野化放飞朱鹮的生存生活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2 朱鹮野化网笼建设、引入情况

2.1 朱鹮野化网笼建设

2014 年,在千湖湿地亲水湾选择依山傍水的适宜环境,建设了朱鹮的野化训练大网笼,呈圆柱体,占地面积530m2,顶部高度13m,四周高度8m,可活动空间约5,300m3。主要生境包括:林木(柿子树2 棵、白皮松1 棵、红叶李6 棵)、草地、浅水池塘等。网笼内架设人工栖杠2 根,并从地下深井引入水源。朱鹮的野化训练在这个大网笼进行,大网笼的规格及其内部环境可以满足朱鹮飞行、觅食和夜宿等的需求。在大网笼西边建救助网笼三间,呈长方体,规格4m× 5m× 6m,设置小水池、栖杠各一个,用于放飞后受伤等不适宜野外生存朱鹮的救助。

2.2 朱鹮引入情况

2014 年7 月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局组织专家来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将“中国陕西秦岭以北地区朱鹮放归自然活动”确定在千湖湿地。2014 年8 月15 日从汉中朱鹮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引进朱鹮30 只。

3 野化放飞后的种群现状

3.1 野化放飞后的监测

朱鹮野化放飞后,落实专人每日进行巡护监测。目前,千湖湿地流域能监测到种群数量33 只,其中在野外能监测到当初放飞的朱鹮个体12 只,在野外本地繁殖朱鹮存活18 只(野外本地自然繁育朱鹮幼鸟共27 只),放飞后因觅食困难得到及时救助,在救助网笼内饲养1只,从放飞后至今长期失联5 只,确认死亡12 只,从外地扩散到本地2 只。监测到的朱鹮33 只(12♂4♀5 不确定3 亚成体9 幼),其中野外28 只(11♂4♀5 不确定3 亚成体5 幼),救助网笼5 只(1♂4 幼)。

3.2 野化放飞后野外监测分布情况

目前,野外监测到的28 只朱鹮主要分布在千阳县城关镇千川村、安坡村、新民村、段家湾村境内,最远直线距离6km,并形成了较为集中的夜宿群体,在驯化大网笼外核桃树上夜宿。朱鹮基本每日早上天刚亮时陆续离开夜宿地,沿千湖南北两岸浅水区域、大网笼附近觅食、活动,晚上天快黑时相继回归到夜宿地。

3.3 野外朱鹮繁殖情况

野外自然孵化幼鸟27 只,存活18 只,存活率66%,其中2016 年孵化3 只,存活2 只;2018 年孵化8 只,存活4 只;2019 年孵化1 只,未存活;2020 年孵化5 只,存活3 只;2021 年孵化10 只,存活9 只。

4 提高朱鹮放飞存活率的对策

4.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针对死亡、失联偏高问题,应加大宣传力度,联合有关媒体,利用“科技之春”“爱鸟周”等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制定和实施公众宣传教育方案,建立朱鹮的保护网络及群众保护行动更趋于规模化、规范化,提高保护野生动物及栖息地意识。同时,积极配合公安、水利、工商、环保等执法部门,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对朱鹮种群发展不利的因素,确保朱鹮活动安全。

4.2 增加人力,配备相关野生动物专业人员和专业兽医师

保护区面积大,涉及朱鹮管理、巡护监测人员仅有五人,且无专业人员和兽医师,无法全方位巡护、监测、观察朱鹮活动轨迹以及朱鹮发病初期症状,往往到朱鹮生病症状出现严重时才发现,但到后期来不及治疗就容易出现死亡。需要增加人力不留死角巡护、监测、观察朱鹮活动,配备相关野生动物专业人员和专业兽医师,及时、尽早发现朱鹮异常症状并给予专业治疗,避免造成死亡。

4.3 加大野外巡护监测范围

目前监测到的朱鹮个体,基本都在保护区和湿地公园范围内,需要加大力度对保护区之外周边及邻县的适宜朱鹮生存的地区进行监测,并对保护区外周边环境加以保护,为朱鹮等湿地水禽生活和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力争发现失联的朱鹮个体,确保朱鹮的种群不断发展壮大。

4.4 与专业院校合作,佩戴环志

加强与专业院校合作,力争给脱落、磨损环志重新佩戴高质量环志或无线电发射环志,减轻野外巡护、监测、观察的难度,提高野外巡护、监测的工作质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